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丑闻总是抱有一种安之若素的态度,那么幼儿园虐童事件就不可能让我们真正痛心和思考。 B: 最近,一些奇葩的名字引发广泛争议。有人给孩子起名“王者荣耀”,无独有偶 , 济南一对夫妇给孩子起名“北雁云依”,被拒绝落户。 C: 电影《芳华》上映后,许多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认为电影所反映的部队文工团生活以及一些战争场面都与真实的情况大相径庭。 D: 世界那么大,我们想出去走走。可是去哪儿省钱又好玩?去哪儿舒适又安全?这些问题,大家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 |
2、 |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语言》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向我们介绍“物候”相关知识的事理说明文。 B: 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在《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两篇短文中都谈到恐龙灭绝。所说明的问题相同,只是方式不同。 C: 《大雁归来》是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 D: 《时间的脚印》是一篇介绍岩石具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的科普说明文。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滞苯 触目伤怀 莫名其妙 长途跋涉 B: 颠沛 鸡零狗碎 诺诺连声 穷愁潦倒 C: 吊唁 情郁于钟 祸不单行 风尘苦旅 D: 糟糕 生死祸福 絮絮叨叨 人才挤挤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五四青年节前夕,身残志坚的蒋萌,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B: 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支持。 C: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 D: 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它曾经拥有多少优秀文化,更在于它今天还能拥有多少优秀文化。 |
5、 |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各县市疾控中心未雨绸缪 , 迅速开展了H7N9流感防控工作。B: 官员带头用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宴客的违法行为,纪检部门必须严肃查处,绝不可不了了之。 C: 张老师知识面很广,想问题很全面,每当我遇到问题他都能给我指导,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 D: 1月20日,鲁先圣的《春节,乡愁弥漫的期待》发表在《辽宁晚报》上,这篇鸿篇巨制的散文,表达了人们对家乡春节的殷殷的期待。 |
6、 |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 B: 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 C: 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 D: 前面来一个红领巾。 |
7、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碘能抗核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B: 深圳市将举行“鹏程杯”百科知识竞赛,同学们都当仁不让地推荐百科知识渊博的林宇同学参赛。 C: 在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中。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 , 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D: 元旦晚会上,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 |
8、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B: 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 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
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海鸥 推祟 疮疤 任劳任怨B: 淳朴 追溯 澄澈 习已为常 C: 诓骗 馈赠 赶趟儿 日薄西山 D: 要诀 威慑 藏污纳诟 人声鼎沸 |
10、 |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经历了四次冲顶失败,69岁高龄且身患疾病的夏伯渝,终于站上了‘世界之巅’。”这个句子中的“经历了四次冲顶失败”充当状语。 B: “中国速度”“打赢硬战”“直播空间”“远见卓识”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 到五代的史事。《孙权劝学》就出自《资治通鉴》。 D: 三皇五帝,是传说中中国远古时代的帝王,具体说法不一致。有的说,三皇指伏羲、神 农、女娲。据《史记》记载,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
诗歌鉴赏。 采莲曲 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飐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 1 )解释词语:①萦波 ②飐风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 ①余得罪迁高安( ) ②渡桥而东 ( ) ③汇为大车轮 ( ) ④穷水之变 ( ) ( 2 )下列加线字与“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中“于”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 )。 A: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 受地于先王 C: 皆以美于徐公。 D: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虽玆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开篇即点明这次游山的时间、地点和机缘,叙事简洁。 B: 文章层次井然:先写栖贤谷,后写栖贤寺。写谷先写水,后写石;写寺,先写位置,再写寺内僧堂。 C: 作者运用一连串的比喻,且与三峡作比,表现了水声势浩大、险急、多变等特点。 D: “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相纠”,这几句从形和色两方面描绘“杉松竹 箭”,使景色鲜明突出。 |
玉米在人间
茂盛的玉米地,散落在村庄的周围,一片连着一片,把村庄包围在万绿丛中,带着乡亲们的体温,聚着他们的心血,成为乡村最朴实、最优美的风景。在我的眼睛里,这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波涛起伏,涌动蓬勃的生命。
身居城市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闭上眼睛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家乡的那些景物,尤其是那些庄稼,那碧波如浪的玉米林。我仿佛听到风儿吹过来的沙沙声响,嗅到阵阵夹杂着甜味的清香。每当这个时候,我好像又找回了那些丢失了的东西,找到了我的乡村记忆和童年快乐时光。
闲暇时翻阅史料,得知玉米的渊源来自墨西哥的古印第安人,墨西哥因此被誉为“玉米的故乡”。历史风云,世事沧桑,我想,当年墨西哥那些土著居民,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培育的这种黄金般的玉米后来竟漂洋过海,养活了无数中国人。在漫长的岁月里,玉米用一代一代的生命轮回精心地呵护着村庄民众,与村庄一起经历风雨洗礼,一起接受阳光的爱抚。
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每逢春风吹醒冻裂的泥土,父亲总在这个时候左手持鞭右手执犁,跟在那头老牛后面,用一把锋利的犁铧划开春天的序幕。农事是一波接一波的,耕好了地,接着就要把玉米种子播进地里。乡间的路上,随处可见推着种子化肥、肩扛锄头的人们,偶尔还能看见拖拉机“突突”地驶过,整个田野像一锅煮沸了的开水欢腾起来。
一场春雨过后,玉米就开始疯长。放眼望去,一片葱茏、一片苍翠,漫山遍野的绿像大海一样铺天盖地卷来,淹没了村庄。闭上眼睛,整个田野里都是玉米拔节的声音。这时节的天空是明朗干净的,土地是妩媚舒展的。玉米生长着,长到一筷子高的时候,又要追一次肥,追过肥的玉米像发育期的少年,在土地的滋养和阳光的照耀下,使劲地蹿个儿,似乎不几天,田野成了青纱帐,一片浩瀚壮观的风景。
玉米快要成熟的季节,大自然的芬芳犹如久违的甘露沁人心脾。我们孩子们难以控制焦急等待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往玉米地里钻。童年里玉米秆的美味是无与伦比的,它的汁水甜得黏牙,是我们最喜欢的免费零食。孩子们像挨了饿的小兽,迫不及待啃生棒子,甜甜的有种牛奶的香味。还有煮玉米,水是村中甘甜清澈的井水,把嫩乎乎的小玉米丢进煮饭的开水锅里一起煮。煮熟的嫩玉米水灵灵的,热气氤氲。握住玉米的两头,用牙齿轻轻地啃食,满嘴都是清香。
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地里的玉米成熟了。经过阳光照耀的玉米,籽粒饱满、色泽光亮。一个个大棒子看上去就像兵马俑的方阵,威武而庄严。轻轻抽动鼻翼,满口满鼻都是甜蜜的气息。那年月收获玉米没有机械化,一家一户的几亩地,全是人工收获。人们拉上车子,提着袋子,挎着篮子,来到地头。掰玉米的人一手握紧秆子与玉米蒂,一手握紧玉米棒一折,一个玉米棒子就掰下来了。
玉米秸秆砍下来后,捆成直径一尺的草捆子,再一簇簇地把十来个这样的草捆子聚拢,让它们彼此依靠着,站立起来。玉米秸秆要在收获后的玉米地里晾一段时间,等到水分全干了,再运回家仔细地垛起来,作为牲畜越冬的草料,到了冬天,或铡成草料喂牲口,或用来搭建菜窖的顶棚,或烧火做饭,或沤制农家肥……到了春天还可以扎成菜园子的篱笆。人们一点儿也舍不得丢掉。
吃过晚饭,碗一推,剥玉米又要开始了。干这种活,不用点灯,白白的玉米皮已经映得院里发亮。或搬个小凳子,或席地而坐,大家围着玉米堆,去除玉米的外套,只留下几片薄薄的内叶,成对成对地拴在一起。待绑好一掐,一下子搭在事先栽好的木桩上,挂在一个个树杈上,炫耀着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丰收……
( 1 )请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①蓬勃________
②呵护________
③沁人心脾________
④机械 ________
(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一个个大棒子看上去就像兵马俑的方阵,威武而庄严。
( 3 )在文中第二段,作者用虚拟的手法引出了家乡的“玉米林”,其中都运用了哪些感官来描写的?有何作用?阅读金建云《倒挂的油画》,回答下列各题。
我家的餐馆开在美院边上,美院的师生常常来餐馆吃饭。我的父亲是个很优秀的厨师,他不懂艺术,但是一直很尊重这些搞艺术的人。
父亲眼中似乎只有两类画家:一类是成功的,另一类是怀才不遇的。成功的画家常常请客,在餐馆里提前存上一笔钱,吃完饭就拂袖离去;怀才不遇的画家都喜欢赊账,偶尔还掉账单的一部分,然后继续赊账。
陈是个怀才不遇的画家。有一天,陈吃完饭后,找父亲借钱。他说自己的母亲病危,他非常想去见她最后一面。父亲想都没想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一个月之后,陈重回餐馆吃饭。他对父亲千恩万谢,一定要送他一幅画。父亲指着餐馆墙壁上挂满的画说:“你看,很多有困难的学生都以画抵账,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画了。过去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尽管来吃饭就是……”
陈恳切地说:“这幅画不是为了抵账,而是为了报恩。我陪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咽气的时候,最感谢的人就是你。你让我没有留下终身遗憾,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画了这幅油画。您务必要收下,否则我……”
父亲终究不忍拂了陈的好意,便把这幅画带回了家里。这是一幅抽象派的油画,几团大大的色块,深浅不一,形状莫名。由于客厅、卧室墙壁上都有了装饰品,所以父亲把这幅画挂在了厕所里。于是,我们家人如厕的时候都可以欣赏这幅画了。
厕所靠东,朝阳温暖的光线常常落在这幅画上,色块隐隐浮动,凸凹有致。我们越看越觉得奇妙,不知不觉脑中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联想。母亲说她每次注视这幅画的时候都会想到她的家乡,想到漫天彩霞和她少女时候的梦;父亲说他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无法送终,那种挥之不去的哀愁也浓缩在浮动的色块中了……
后来,父亲把这幅画从厕所请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父亲常说陈能画出这么伟大的作品,让我们这一家“粗人”都为之感动,有朝一日他会大有出息的。果然,没过 10年,陈成为我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之一。他的画开始被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据说市面上每幅画已经卖到了百万元。陈还是常常带朋友来我家的餐馆吃饭,他早就不赊账了,还常常请父亲喝一杯他自带的洋酒。相识于贫微时的感情,不用太多的言语,一颦一笑中就能看懂。
有一天,陈忽然说想看看当初送给父亲的画:“这么多年来,那仍是我这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父亲将他带到了家中,一进客厅陈就大叫起来:“你把我的画挂颠倒了!”
我们一家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原来当年他忘记了签名,而我们都是些看不懂抽象画的“粗人”。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哪一天你缺钱了,打电话给博物馆,他们会送钱上门并千恩万谢的。”
父亲很认真地说:“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了,看了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有了感情。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绝不会卖艺术和感情的。”
陈高兴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老哥,你真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厨子。这幅画在你手里,真是值了。”
于是,这幅画就继续留在了我家的墙上。只是,我们一家人还是喜欢扭头来欣赏它颠倒过来的样子,就好像它本来就该如此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很多鱼龙混杂的现象,我越来越感觉到父亲朴实话语中的真谛﹣﹣﹣一个人风雅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和美,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
开端:父亲借钱给画家陈回家探母,陈感恩送画。
发展:________。
高潮:________。
结局:我家珍藏了这幅油画。
( 2 )文中父亲是不懂艺术的“粗人”,为什么画家陈却说他是“最有文化的厨子”?( 3 )结合语境,说说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理解。①父亲想都没想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②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 4 )文章以“倒挂的油画”为题有什么好处?写作表达。
请以“感谢生命中的美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鲜明。
(2)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在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