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侧重回忆作者“少年”时的“愁”,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而今”的“愁”。 B: 上片中“不识”描绘了年轻时的纯真无知,下片中“识尽”概括了作者艰辛的历程。 C: 词的上片作者把不谙世事的闲愁当作了愁,词的下片作者感慨“欲说还休”的愁绪。 D: 词的上片作者的情绪悲壮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哀婉凄绝,全词形成鲜明对比。 |
2、 | 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B: 《红色歌曲,唱响津城》活动,表达了天津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C: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等等。 D: “大家都注意听,这件事很重要。”程老师屈起食指轻轻敲着讲台。 |
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B: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C: 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4、 | 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B: 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 这位所谓的专家在台上絮絮叨叨,声音沉闷,抑扬顿挫的宣扬他的学说。 D: 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
5、 | 下列划线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焉红。 B: 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青春的美。 C: 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的这一棵古藤。 D: “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比“古城寡人”一词更具有现代意识。 |
6、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②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 ③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④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⑤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 ⑥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A: ④③②⑥⑤①B: ③②⑥⑤①④ C: ②⑥③⑤①④ D: ③⑥②⑤①④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3月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举行全民公投,大约近97%的投票者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B: 环保部门再次公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数天重污染还将持续。 C: 气象专家介绍,某地区如果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达到或超过10℃,那么就算是别冬入春了。因此,从3月22日开始,港城已经进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了。 D: 通过“爱水周”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港城百姓认识到:连云港也是水资源较为紧缺的地区。 |
8、 | 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频繁pín 忧郁yù 赌注dǔ 衡量héng B: 搜寻sōu 凋零diāo 洒下 shǎ 稀疏shū C: 覆盖fù 试探tàn 州郡jùn 黑鹂lì D: 缄默xián “狩猎 [shòu liè]shǒu 蹼鹬pǔ 环颈雉zhì |
9、 |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天津实验区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后果。(将“后果”改为“成果”) B: 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将“充分”调到“发挥”的前面) C: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在“个性化”后面加上“的服务”) D: 今天下午,我们聆听了李华老师关于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做合格中学生的专题报告和讲座。(将“讲座”和“报告”互调位置) |
10、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B: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早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陈涉世家》就节选自《史记》,“世家”是《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 |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境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1 )李清照是著名的________派的代表作家,但这首词的风格却十分________。( 2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________ ②会宾客大宴________ ③众宾团坐________ ④施八尺屏障________ ⑤满坐寂然 ________ ⑥妇抚儿乳________ ⑦妇拍而呜之 ________ ⑧当是时________ ( 2 )为什么作者在前后都要交代表演者使用的道具?( 3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口技人表演的九种声音。依据原文,它们分别是________、妇人惊觉欠伸声、其夫呓语声、儿醒,大啼声、________、儿含乳啼声、妇手拍儿,口中呜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 4 )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A: 心情舒畅B: 动作舒缓 C: 舒筋活血 ( 5 )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A: 莫可名状 B: 至理名言 C: 有名无实 ( 6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妇 抚 儿 乳,儿 含乳 啼 ( 7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
阳台上的遗憾
韩少功
南方人指路,总是说前后左右。北方人指路,总是说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以人为转移,是一种主观方位;东西南北,以物为坐标,是一种客观方位。这样说起来,似乎南人较为崇尚主观意志,北人较为遵从客观实际。
指路方式的不同,当然还可能有更多的原因。比方说,南方降雨量偏多,云雨当头时四野茫茫,如果行人没有随身携带指南针,就很难像在北方多见的晴空之下,瞥一眼日头,轻易辨出东西南北。
再比方说,北方平原地较多,建房不常受到地形限制,可以建得四向方正,多以皇宫或神庙为中心,次第森严秩序井然组成棋盘式格局。在那个棋盘里,东西南北已被纵横街道刻入人心,很难有南方的一份模糊和混乱。
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人心的外化和物化。南方在古代为蛮,化外之地,建筑上也就多有蛮风的留影。尤其到海口一看,尽管这里地势平坦并无重庆式的山峦起伏,但前人留下的老街几乎很少有直的、正的,这些随意和即兴的作品,呈礼崩乐坏纲纪不存之象,种种偏门和曲道,很合适隐藏神话、巫术和反叛,要展示天子威仪和官府阵仗,却不那么方便。留存在这些破壁残阶上的,是一种山高皇帝远的自由和活泼,是一种帝国文化道统的稀薄和涣散。虽然免不了给人一种混乱之虞,却也生机勃勃。它们不像北方四合院,俨然规规矩矩的顺民和集体,一栋一梁的定向都不越雷池,严格遵循天理与祖制。
乙。建筑外观上的南北之异,并不妨碍南方某些宅院与北方四合院一样,也是很见等级的,比方有一些耳房和偏间,可供主人安置男仆和女佣。这些宅院也是很讲究家庭和合的,有东西两厢,有前后几进,可供主人安置庞大宗亲体系,包容儿孙满堂笑语喧哗的大团圆。在那大堂里正襟入座,上下分明,主次分明,三纲五常的感觉油然而生。倘若在院中春日观花,夏日听蝉,箫吹秋月,酒饮冬霜,也就免不了一种陶潜式的冲淡和曹雪芹式的伤感——汉文化一直在这样的宅院里浅吟低唱。
丙。这一类宅院,在现代化的潮流面前一一倾颓,当然是无可避免的结局。金钱成了比血缘更为强有力的社会纽带,个人成了比家族更为重要的社会单元,大家族开始向小家庭解体,小家庭又正在被独身风气蚕食,加上都市生育一胎化,已使旧式宅院的三进两厢之类十分多余。要是多家合住一院,又不大方便保护现代人的隐私,谁愿意起居出入喜怒哀乐都在邻居的众目睽睽之下?
更为重要的是,都市化使地价狂升,很难容忍旧式宅院那样奢侈的建筑容积率。稍微明了国情的人,就不难理解高楼大厦是我们唯一现实的选择。看到某些洋人对四合院之类津津乐道,不必去过分地凑热闹。
丁。这种高楼大厦正在显现着新的社会结构,展拓着新的心理空间,但一般来说缺少个性,以其水泥和玻璃,正在统一着每一个城市的面容和表情,正在不分南北地制定出彼此相似的生活图景。人们走入同样的电梯,推开同样的窗户,坐上同样的马桶,在同一时刻关闭电视并在同一时刻打出哈欠。长此下去,环境也可以反过来浸染人心,会不会使它的居民们产生同样的流行话题,同样的购物计划,同样的恋爱经历以及同样的怀旧情结?以前有一些人说,儒家造成文化的大一统,其实,现代工业对文化趋同的推动作用,来得更加猛烈和广泛,行将把世界上任何一个天涯海角,都制作成建筑的仿纽约,服装的假巴黎,家用电器的赝品东京——所有的城市,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
这种高楼大厦的新神话拔地升天,也正把我们的天空挤压和分割得狭窄零碎,正在使四季在隔热玻璃外变得暧昧不清,正在使田野和鸟语变得十分稀罕和遥远。清代张潮在《幽梦三影》中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如此清心和雅趣,似乎连同产生它的旧式宅院,已经永远被高楼大厦埋葬在地基下面了。全球的高楼居民和大厦房客们,相当多已习惯于一边吃快餐食品,一边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业,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想开发区批文。当然,在某一天,我们也可以步入阳台,在铁笼般的防盗网里,或者在汽车急驰而过的沙沙声里,一如既往地观花或听蝉,月下吹箫或霜中饮酒,但那毕竟有点像勉勉强强的代用品,有点像用二胡拉贝多芬,或者是在泳池里远航,少了一些真趣。这不能不使人遗憾。遗憾是历史进步身后寂寞的影子。
(摘自浙江文艺出版社《韩少功散文》一书)《读者》供稿
( 1 )根据选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 1 )简要分析第①段的作用?请你就这种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②字数在150—200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