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母校,驻足端祥 , 触景生情,不禁(jìn)潸(shān)然泪下。 B: 面对安全生产问题,不可麻痹(bì)大意,更不能敷衍(yǎn)搪塞,而应积极防犯 , 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C: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zī)孜不倦(juàn)地获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 嫉(jì)恶如仇、自命不凡而又滑稽(jī)可笑的堂吉诃德,模仿真正的骑士锄强扶弱。 |
2、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蟹腿(xiè) 琐屑(xiè) 踌躇(zhú) 八卦(guà) B: 蹒跚(mán) 拭泪(shì) 举箸(zhù) 青头菌(jūn) C: 栅栏(lán) 游逛(guànɡ) 晶莹(yínɡ) 彩釉(yòu) D: 俯瞰(kàn) 狼藉(jí) 濒临(pín) 凋谢(diāo) |
3、 |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衣食所安 安,有“养”的意思B: 小信来孚 孚,信服 C: 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D: 遂逐齐师 遂,于是,就 |
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 ( ) A: 自从古人写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多有把它当做品评山水的论断。B: 《故乡》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C: 他想知道“铁块比木块重”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D: 为了激励和教育学生,洪泽外国语中学于9月18日下午组织初一年级召开了以《不忘九一八 保卫钓鱼岛》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
5、 | 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屋檐 热列 畅快 呼朋引伴 B: 潦草 烘托 决别 各得其所 C: 烂曼 草垛 捶打 花枝招展 D: 造访 憔悴 遮蔽 暴怒无常 |
6、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狩猎(shòu) 脑髓(suǐ) 羁绊(pàn) 针灸(jiǔ)B: 哺育(bǔ) 亘古(gèng) 慰藉(jiè) 纤维(xiān) C: 藩篱(fān) 拮据(jū) 酝酿(niàng) 酗酒(xù) D: 咫尺(zhǐ) 荒谬(miào) 媲美(pì) 忏悔(chàn) |
7、 | 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妈妈对经常与网友聊天的女儿说:“你不要再与网友聊天了,妈妈怕你被坏人欺骗,也怕你分散精力,耽误学习。”女儿回答说:“____________” A: 我有我的权利,你强行剥夺我与网友聊天的自由是违法的。 B: 我求你别唠叨了,我以后不与网友聊天不就得啦。 C: 谢谢提醒,我会注意,请妈妈允许我以此交流思想,缓解压力吧! D: 好吧,我可以不与他们聊天,但我给他们发短信或打电话总可以吧。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一般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是叹惜自己挣钱太少就是羡慕别人赚钱太多,可苏拉底在逛完市场之后,却说:“原来我不需要的东西这么多啊!” B: 在农村不乏“家电盲”,一旦使用电器,胆小的束手无策 , 胆大的就盲目操作造成用电事故。 C: 昆铁路横穿髙安并设立火车站,交通将迅速发达,吸引着海外投资商纷至沓来 , 不久的将来,髙安将跻身于中等城市的行列。 D: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 , 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
9、 | 下列对作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 一“聚”一“怒”,一“表”一“里”,将潼关一带山河的险要特征呈现出来。 B: “伤心秦汉经行处”表达作者对秦汉王朝覆灭的伤感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 C: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直接描写战争,使历代改朝换代的惨烈图景跃然纸上。 D: 整首曲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完美结合,具有强烈感染力。 |
10、 | 对下面文段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B: 则吾斯役之不幸斯:此,这 C: 向吾不为斯役向:从前 D: 则久已病矣病:患病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1 )说说“青山横北郭,山水绕东城”中“青”、“白”、“横”、“绕”四字的表达效果。( 2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阅读孟子《鱼我所欲也》完成下列各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B: 二者不可得兼/得之则生 C: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 D: 所欲有甚于生者/以美于徐公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3 )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论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风
杨绛
为什么天地这般复杂地把风约束在中间?【A】硬的东西把它挡住,软的东西把它牵绕住。不管它怎样猛烈地吹,吹过遮天的山峰,挣脱缭绕的树林,扫过辽阔的海洋,终逃不到天地之外去。或者为此,风一辈子不能平静,和人的感情一样。
也许最平静的风,还是拂拂微风。果然纹风不动:不是平静,却是酝酿风暴了。蒸闷的暑天,风重重地把天压低了一半,树梢头的小叶子都沉沉地垂着,风一丝不动,可是何曾平静呢?【B】风的力量,已经可以预先觉到,好像蹲伏的猛兽,不在睡觉,正要纵身远跳。只有拂拂微风最平静,没有东西去阻挠它:树叶由它撩拨,杨柳顺着它弯腰,花儿、草儿都随它俯仰,门里、窗里任它出进,轻云附着它浮动。水面被它偎着,也柔和地让它搓揉。随着早晚的温凉、四季的寒暖,一阵微风,像那悠远轻淡的情感,使天地浮现出忧喜不同的颜色。有时候一阵风是这般轻快,这般高兴,顽皮似的一路拍打拨弄。有时候淡淡的,带些清愁;有时候润润的,带些温柔;有时候亢爽,有时候凄凉。谁说天地无情?它只微微地笑,轻轻地叹息,只许抑制着风拂拂吹动。因为一放松,天地便把持不住。
假如一股流水,嫌两岸缚束太紧,它只要流、流、流,直流到海,便没了边界,便自由了。风呢,除非把它紧紧收束起来,却没法儿解脱它。放松些,让它吹重些吧,树枝便拦住不放,脚下一块石子、一棵小草都横着身子、伸着臂膀来阻挡。窗嫌小,门嫌狭,都挤不过去。墙把它遮住,房子把它罩住。但是风顾得了这些吗?沙石不妨带着走,树叶可以卷个光,墙可以推倒,房子可以掀翻。再吹重些,树木可以拔掉,山石可以吹塌。可以卷起大浪,把大块土地吞没,可以把房屋城堡一股脑儿扫个干净。听它狂嗥狞笑怒吼哀号一般。愈是阻挡它,它愈是发狂一般推撞过去。谁还能管它?地下的泥沙吹在半空,天上的云压近了地,太阳没了光辉,地上没了颜色,直要把天地捣毁,恢复那不分天地的混沌。
不过风究竟不能掀翻一角青天,撞将出去。不管怎样猛烈,毕竟闷在小小一个天地中间。吹吧,只能像海底起伏鼓动着的那股力量,掀起一浪,又被压下去。风就是这般被压在天底下,吹着吹着,只把地面吹成一片凌乱,自己照旧是不得自由。末了,像盛怒到极点,不能再怒,化成恹恹的烦闷懊恼;像悲哀到极点,转成绵绵幽恨;像狂欢到极点,变为凄凉;像失望到极点,成了淡漠。风尽情闹到极点,也乏了。不论是严冷的风,蒸热的风;不论是哀号的风,怒叫的风,到末了,渐渐微弱下去,剩几声悠长的叹气,便没了声音,好像风都吹完了。
但是风哪里就吹完了呢?只要平静的时候,夜晚黄昏,往往有几声低吁,像安命老人,无可奈何地叹息。风究竟还不肯驯服。或者就为此吧,天地把风这般紧紧地约束着。
( 1 )第1段中说,“风一辈子不能平静”;第2段中又说,“只有拂拂微风最平静”。说说它们的含义。①“风一辈子不能平静”,为什么?
②什么情况下,“一辈子不能平静”的风可以成为“最平静”的风?
( 2 )文中画线的【A】【B】处,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3 )“风”的形象给你什么启迪?请联系语境,展开联想谈一谈。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幻觉吗?
岑嵘
①单位里最近开展了一次“头脑风暴”,探讨赚钱的新方法。风暴刮得相当成功,大家一改沉默,你一言我一语,灵感大迸发。虽然我最后记不得究竟想出了什么好的点子,但这场头脑风暴让大家都很愉悦。
②那么头脑风暴有用吗?
③我们今天所谓的“头脑风暴”指的是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产生出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的。不过大家有所不知,“头脑风暴”一词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专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
④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头脑风暴虽然说不上是精神病发病,但效用恐怕很有限。
⑤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头脑风暴呢?头脑风暴的好处在于,很多人在讨论之后,会把别人的意见误认为是自己的意见。如果问题难以处理,每个人都能看出其他人也同样认为这个问题难以解决(不是自己傻,而是问题太难)。这就使得人人都感觉很好。
⑥在《红楼梦》第十回中,秦可卿病倒了,尤氏说:“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哪里要得?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儿,人怎么说,他也添几句文话儿说一遍;可倒殷勤得很,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大家商量着立个方儿,吃了也不见效。”一群庸医给秦可卿看病,大家头脑风暴一下,集体商量弄了个方子,成功地把秦可卿折腾个半死。因此,头脑风暴最大的好处就在这里:即便这件事最后办砸了,但这可是集体讨论的结果,谁都不必为此担责任。
⑦那大家思维碰撞总有点用吧?研究者也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头脑风暴是一种花时间却不太有效的方式,因为通常人们独自思考比在群体中思考能想到更多的点子。一项对22个群体的研究发现,其中18个群体中的人在群体中生产力不高,而且群体越大生产力下降得越多。心理学家称之为“群体生产力的错觉”。有许多人太依赖于他人的努力,想获得免费意见。然而让人吃惊的是,即便如此,人们仍然倾向于高看群体讨论的重要性。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群体头脑风暴比个人的思考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⑧米开朗琪罗把所有的助手都赶走,锁上了西斯廷礼拜堂的门,独自创作出了壁画《创世纪》;巴尔扎克爱将自己锁在小黑屋中创作,将百叶窗拉牢实,郑重地点燃蜡烛闭门不出,在浑浊的光线中天昏地暗地写出皇皇巨著。如果他们喜欢的是拉上一大群人,大家拍脑袋想点子出主意,那么这些旷世作品我们恐怕永远也见不到了。
( 1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作文
文题:以“心中有话对你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写出你的真情实感;②文章不要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