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唐县北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恻隐 订书机 顶礼膜拜 默守成规
B: 宣泄 挡箭牌 开源节流 绵里藏针
C: 坐落 震摄力 妇孺皆知 开诚布公
D: 家俱 发祥地 轻歌曼舞 凭心而论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敝。
B: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C: 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忽,害怕和疲劳己经让我麻木。
D: 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劾人听闻了。
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yì)丽 崩(cǔ) 兜(mòu) (zhì)罚臧否
B: (kuí)镜 曹(guì) (bì)补 妄自(fěi)薄
C: 玉(bó) 狗(dòu) (chōng)谷 一(ɡǔ)作气
D: 旗(mǐ) (lǔ)钝 臣(qiè) 门(tínɡ)若市
4、下列各选项中,语言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 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C: 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D: 交警大队在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大家进出校园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5、选出对下列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简·爱》中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后,经历了贫穷、饥饿、露宿、淋雨和乞讨等种种苦难,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筋疲力尽的她被罗切斯特收留。
B: 《水浒传》中行者武松斗杀西门庆,拳打镇关西,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C: 《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曾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降伏了她的儿子红孩儿,她怀恨在心。
D: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书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已全部变成现实,因此他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6、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以“温晴”为主线,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水,文章情景交融。
B: 川剧《变脸》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身怀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抗日老英雄的形象。
C: 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
D: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引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7、关于修辞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表明受伤的手指头在赫留金看来是主持公道、要求赔偿的证据。
B: “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围观人聚集之快。从而反映了当时民众无聊的状态。
C: “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本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传神地表现出小狗委屈害怕的状态。
D: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反映了当时典型的社会环境。
8、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春节期间,你的同学李晨常常拿着红包钱去网吧上网打游戏,有时甚至夜不归宿,她的父母请你帮忙劝说他,作为朋友,你将怎么说?


A: “李晨,你的父母多爱你呀,红包钱一分不留全给你了,你可要用好这“爱子钱”,千万不要去上网打游戏,那可是耗钱又伤身体呀!”
B: “李晨,你夜不归宿上网打游戏,你父母多担心你呀!”
C: “李晨,你真不应该那红包钱上网打游戏呀。”
D: “李晨,千万不要去上网打游戏,那可是耗钱又伤身体呀!”
9、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 ③②①④⑤
B: ①②⑤④③
C: ①⑤③④②
D: ③⑤①④②
10、下面对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学生应该了解自然科学。
B: 要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C: 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D: 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人认为的真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题金陵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 1 )“潮落夜江斜月里”一句中“斜”字用得妙,请说出它妙在哪?

( 2 )全文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二)知之难乎哉!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知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读其书,知其所以为言矣。”此知之难也。人知《离骚》为辞赋之祖矣,司马迁读之,而知悲其志,是贤人之知贤人也。夫不具司马迁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则几乎罔矣。

(选文有改动)

【注释】本文节选自章学诚的《知难》。知难,即知音难,是说古代贤人在后世少有知音。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之者谁 非知其姓与
B: 醉翁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知难乎哉
C: 人知《离骚》辞赋之祖矣 或异二者之
D: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欲知屈原之志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峰路转: 回:________

②得之心而之酒也: 寓:________

③夫不司马迁之志 具:________

④则几乎矣 罔:________

(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②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

( 4 )为什么司马迁能真正“知其所以为言”成为屈原的知音?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的暖,一寸长

①这是个身着工作服、满身油漆和泥土,满面灰尘,约莫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

②他隔着车窗,朝我弯弯腰,腼腆地笑着,给我递了根香烟。

③看我接了烟,他大喜过望,慌忙从兜里摸出打火机帮我点上,咧开大嘴一笑。说:“大哥,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④我一听,就有点蒙。

⑤他好像瞧出了我的心思,憨憨一笑,说:“俺这烟差,你们城里人瞧不上眼。您是第一个接俺烟的人,俺激动哩。您绝对是一个瞧得起俺们乡下人的好人。”

⑥“有事吗?”我笑笑,为这个中年男子的“油嘴滑舌”。

⑦“是这样的,大哥,”男子搓搓手,不住地点头,“俺就是想,能坐坐您的车不?”

⑧“你要到哪里?”我轻轻皱了皱眉,不是我小气不让他搭车,而是他那一身的油漆和泥土,实在是让我心有芥蒂。

⑨“不不不,”他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俺哪几也不去,就在上面坐一会儿就行,今儿不坐,明天坐一回就行,还是今儿这个时间。”

⑩说完,他那布满血丝的大眼睛,充满着乞求。

⑪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说:“行!”我话音刚落,还没来得及问他我心中的疑惑,他就一连向我说了几个谢谢便离开了。临走前,还特意向我的前车牌望了一眼。

⑫第二天,他准时到了学校门口。看我在,他一脸兴奋,轻轻坐上了副驾驶座位,和我聊了起来。

⑬还没聊五分钟,放学的孩子们便冲出了校门。他透过玻璃,紧张地看着人流。过了一阵,他飞快地推开车门,站在车旁大喊着。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跑到他的面前,他让小男孩喊了我一声“叔叔好”,然后还介绍说我是他在城里刚认识的朋友。他递了根香烟给我,便带着孩子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他望向我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⑭我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只坐这么一小会儿。直到三天后,在学校门口又遇上他,他才告诉了我答案。

⑮原来,孩子刚进城读书,因为农村和城里的生活习惯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一些同学很瞧不起他的孩子。孩子的心理因此出现了阴影。

⑯“其实俺明白,大多数城里人也像您一样,待俺们如亲兄弟般的好,只是孩子小,暂时还不能理解。”他笑笑说,“俺上次坐您的车看着孩子向我跑来,然后我就告诉孩子,您和我是顺路的,常免费载着我一起来学校!”

⑰他握着手,又憨憨地补充道:“别的家长给自己孩子的温暖那么长!”他张开双臂,比画了一段很长的距离,然后又接着说,“俺不中用,俺只能给孩子这么点的暖!”说完,他用手指比画了一个大约一寸的长度。

⑱“一寸长的暖!”这形象的比画瞬间击中了我的灵魂,我深深地震撼,被它的朴实,又被它的深沉!

( 1 )文中的“他”为孩子做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2 )文章第①段使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 3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您是几天来第一个接俺烟的呢。

( 4 )“一寸长的暖”深深地震撼了“我”,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一寸长的暖”的理解。
阅读

挫折教育:孩子应补上的一课

①如今的孩子普遍被家庭呵护惯了,在挫折面前往往缺乏足够的抵御能力。为此,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家长纷纷提出,孩子成长得太顺利并非好事,他们应该接受挫折教育,否则他们一旦面对挫折,往往不能拥有正确的心态。

②在日前举行的某青少年情商训练班上,挫折教育成为最受到家长重视。

③上海某重点高中学生宋醇炀的爸爸,在情商培训班的报名会上告诉记者,他之所以要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是因为他的一位朋友曾有过血的教训———这位朋友是某金融公司的老总,女儿是大队长,品学兼优,人也长得漂亮。有一次她上课迟到了,老师按对待其他同学的惯例让她到门外站一会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跑到顶楼,然后一跃而下……“只怪孩子平时太顺了,没有受过挫折呀!”浦东莲溪小学四年级同学付卓娅的妈妈也指出,孩子平时在家里很受宠,样样事情都得顺着她,孩子对挫折的承受力比较弱,这次让她来上训练班,就是要增强她的承受力,要让她明白,在社会上随时有可能遇到挫折和逆境。

④“其实,孩子在学校里遭遇的挫折并不少,根据一份全国性的调查,81%的孩子在学校遭受过‘语言伤害’。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说,挫折是随时可能发生的。”训练班上,老师向家长指出,“假如你到现在还没有告诉过你的孩子‘不管发生怎样的挫折,都要珍爱生命,你的生命永远是最宝贵的,’那么,现在请用两分钟时间立即告诉你的孩子。”现场立即热闹起来,父母们不敢疏忽,马上补上了这不该缺少的一课。

⑤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等专家对此指出,上情商培训班只是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一种方式,关键需要家长们平时多与孩子沟通,要及时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孩子在平时拥有健康的心态,才能避免在挫折面前发生悲剧。此外,家长还可让孩子参加勤工俭学等活动,孩子遭遇挫折的经历多了,才能产生对它的抵御能力。

( 1 )文章的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2字)
( 2 )第⑤段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等专家指出了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哪几种方式?请简要概括。
( 3 )作者在第③段列举两个事例的目的是为了论证( )
A: 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弱。
B: 孩子成长得太顺利并非好事。
C: 挫折教育成为最受到家长重视的一门课程。
D: 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 4 )“孩子成长得太顺利并非好事”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30字左右)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生活中,你有时可能不经意间随口吐了一口痰,随手摘了一朵花,随心讲了一句话,随意毁了一本书……一般人都会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不值得一提。可是,殊不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很多时候小事变成大事,小错酿成大祸。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对待生活中所谓的“小事”。
请以“这可不是小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②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小小的幸福”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