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泰宁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画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 然(è) 拮(jù) 孜不倦(zī)
B: 于(chán) 褓(qiǎng) 强不舍(guō)
C: 进(bìng) 恣(suī) 成吉思(hán)
D: 渎(xiè) 凿(nè) 怒不可(è)
2、李白有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中“孟夫子”指的是( )
A: 孟子
B: 孟浩然
C: 孟郊
D: 孟云卿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洪荒女孩”在里约奥运会之后死灰复燃 , 再夺亚洲游泳锦标赛女子50米仰泳冠军。
B: 改革开放走过四十年坎坷之路,所取得的瞩目成绩不是一蹴而就的。
C: 自从跟他在车站分道扬镳后,我就再没他的消息了,实在可惜。
D: 我们年轻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工作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4、

下列没有语病的是 ( )

A: 经过慎重思考,使他做出一个重大决定。
B: 努力学习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 周杰伦的一曲《千里之外》,声情并茂,让人流连忘返,触目伤怀。
D: 我校开展了“讲诚信”系列教育活动。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而当老师、学生和家长在自己的生活中经常看到男生数学成绩比女生好时,更是会不断加深这种认识。

②最近,科学家给出的生物学证据否认了这种说法。

③他们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对大脑进行测量,发现男孩和女孩在发展数学能力时用的是相同的神经系统,在相应的神经功能上具有显著的相似性。

④“男生的数学成绩总体比女生好,因为男生天生比女生擅长数学。”类似的说法在中外都很流行。

⑤在中国高中文理分科的年代里,这一现象还进一步发展出“男生适合学理科,女生适合学文科”等说法。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A: ⑤④①②③
B: ④①⑤②③
C: ④①②③⑤
D: ④⑤①②③
6、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新鲜肥美)
B: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指夏季的第二个月)
C: 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非常浓密的样子)
D: 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吃惊的样子)
7、下列选项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灯(long) 领(yù) 火(yàn) 马前(zú)
B: 洁(jiǎo) 色(tuì) 旋(wò) 熙然(xī)
C: 灯(gōng) 点(zhuì) 然(qiāng) 暖融(róng)
D: 怅(wǎng) 幽(qiāo) 身(fén) 滴金(dī)
8、

下列词语划线字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A: 变(tuì) 落(duò) 洗(zhuó) 盘卧龙(qíu)
B: 蹂(1ìn) 枯(hé) 纳(hǎn) 忍俊不(jìn)
C: 拖(1ěi) 背(wéi) 运(è) 慧心未(mǐn)
D: 丰(shuò) 时(chà) 磅(bó) 闲情致(yì)
9、下列加横线的词语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妄自菲薄 ,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 这孩子,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 , 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
D: 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10、

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云南省昆明火车站发生了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恶性砍杀事件。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此次暴力事件造成29死143伤。政治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一事件。评价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 学生甲:如此恶性事件真是骇人听闻!
B: 学生乙:如此恶性事件怎能不让人深恶痛疾。
C: 学生丙:如此恶性事件真可以说是骇人听闻啊!
D: 学生丁:这难道不是一件让人深恶痛疾的恶性事件吗?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满江红》(小住京华),回答问题。
( 1 )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 2 )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
( 3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 1 )选出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陈胜.吴广皆当行(编次)
B: 天大雨(聚会)
C: 广数言欲亡(所以)
D: 王侯将相有种乎(宁愿)
( 2 )选出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 苟富贵,无相忘(如果有一天谁富贵了,彼此不要互相忘记)
B: 天下苦秦久矣(天下人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C: 卒中往往语(士卒们常常谈论这件事情)
D: 将军身被坚执锐(将军亲自穿着铁甲,手里拿锐利的武器)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陈胜.吴广皆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所旁丛祠中
B: 天大雨,道不通,非已失期 宾客大宴,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C: 当立者公子扶苏 丹书帛曰
D: 今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 4 )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表现陈涉年轻时对压迫剥削的雇佣生活无可奈何,无法摆脱痛苦处境,只好认命.
B: “会天大雨”,“失期”,“法皆斩”,既点出了起义的直接原因,也说明了秦王朝刑罚的残酷,逼得农民走投无路.
C: “天下苦秦久矣”一句,概括了秦王朝对人民压迫.剥削程度之深,这是起义的根本原因.
D: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表现了陈涉.吴广起义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响应和支持,证实了陈涉“宜多应者”的预见,显示了农民革命战争的伟大力量.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母亲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 1 )文中为我们记叙了和母亲有关的哪几件事?
( 2 )请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

②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 3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
( 4 )文末说到“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生活中,父母也一定是你的榜样,请结合文章,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父母的榜样作用(80字左右)。
阅读《人行羊迹》,完成下面小题。

人行羊迹

凸凹

(一)

祖父俊美,身形高大,面白无须。但右腮上,却孤零零地长了一根长毛,与洁净的面额不协调。家人说,还是拔去吧,因为它让人感到怪异。祖父说,不拔。问其理由,他说:“这根长毛有说辞,它叫‘玲珑须’,是仙人才有的物件。为什么独独长在我脸上?是造化让我与你们不同。”

真是不同。

他1938年就入党了,为了能顺利地搜集情报,组织上给他配了一群羊让他放。全国解放了,作为革命功臣,组织上给他安排了一个让人眼红的差事,让他当地区的武装部部长,他居然辞了。理由是,他尽跟羊打交道了,跟羊有说有笑,跟人却谈不来。

私下里祖父跟家人说:“你们不要认为放羊就委屈了人,与其说是人放羊,不如说羊放人,是羊让人懂得了许多天地间的道理。譬如说吧,羊一撒出去,就争着吃草。以为只有眼前的草好,如果不赶紧吃进肚里,就失去机会了。可羊不知道,山这么大,遍地是好草,然而羊只有一个胃,这搭吃饱了,那搭就吃不下了,为什么羊的眼里常汪着泪蛋子?因为羊拿遍地的好草没办法。都说属羊的命不济毁就毁在一个‘贪’字上。”

(二)

祖父一生,育有六男二女,香火延续,半个村庄都是他的人丁。但对子孙们的生活,无论顺畅,还是艰辛。他都不过问。每到晚间,他都要喝上一杯,仅仅一杯。他既享受又节制,从不胡言乱语、怨天怨地;从容自在,一世清明。

祖母对他说:“子子孙孙可都是你的,无论如何也应该给一些照拂,他们过得好与坏,可都连带着你的脸面。”

他说:“不。你看到羊没有,无论瘦肥,都是它自己在啃青草,难道他们还不如羊?你想,那些病了的羊为什么不能喂吃喝?因为你一旦喂了,它就真以为自己病了,到了山上,也懒得吃草,因为它对人产生了依赖,知道你不会让它饿死。以后,它会连跑山的本事都比别的羊差了,不是掉队,就是被狼撵上。怜就是害,道理就在这里。”

祖父又说:“你就说这鞭子吧。它不只是为那些调皮捣蛋的羊预备的,更是为那在偷懒撒贱的羊预备的,羊的勤快和矫健都是鞭子抽出来的。所以,对儿孙的不管不顾,反而是又管又顾,使他们及早懂得自立,自己活出尊严。”

祖父的做法,断了子孙们的指望,他们只好咬紧牙关。在苦日子里硬撑硬挺到了后来,家族里的人竟都变得很有气性:个个要强,个个勤勉,个个乐观,个个本分。家境也都渐渐地发达起来,且人才辈出:父亲当了村支书,老叔当了南海舰队的营长,堂兄做了石材加工厂的厂长,幺表妹是县里有名的中医……

(三)

我在文学的路上走过许多年之后,一个时期,突然生出焦灼,因为那时我心中有了“高峰”之想,面对文章发表之后的不温不火,就陷入了幻灭与寂寞。

祖父对我说:“你能不能跟我放一天羊?

一天下来,祖父问我:“你看,羊最喜欢待在哪里?

我说:“半山腰的阳坡。”

他又问我:“羊最不喜欢待在哪里?

我懵懂无言。

祖父说:“羊喜欢待在半山腰的阳坡上是对的。因为那地方水分存留多,土质也肥,光照温暖,百草繁茂。羊最不喜欢待的地方是山顶,山顶无遮无拦,只生荆棘和苦草。这样的瘦寒之地。羊是待不下去的。羊都知道,到了山顶,就意味着走下坡路,就意味着归栏,就意味着被关起来,远离了青草。”

我明白了祖父的用意。他让我感到,所谓“高峰”之想,无非是名利之念与文学的本质无关。如祖父所说,到了山顶,就一步一步地走下坡路了,那才是终极的失落,才真正可怕。所以,一如羊喜欢待在青草繁茂之处,写作者能够自由地读写,而且总是有的写,就是生命的喜乐福地了;也一如羊只关心草,写作者只关心写作本身,心无旁骛。自然就会下笔有神,乐其中了。

(四)

祖父以90岁的高龄无疾而逝。去世前一天,还赶着羊群,在大山里矫捷行走,绝无老态。他是在睡眠中飘然而去的,最后的面相安详,唇角像有一丝笑。子孙们感到他还活着,均肃然起敬。

祖父是没读过书的。站在他的灵前,我想:有文化的,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的,不一定有喜乐。祖父的智慧与喜乐,得益于他终生与羊为伴,在大自然里行走。大自然虽然是一部天书,但不刁难人,字里行间说的都是深入浅出的道理。只要人用心了,就会终有所得。如果说祖父像个哲人,那么。他的哲学主题就是四个字:人行羊迹。

(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凸凹,原名史长义,北京房山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文联理事、北京作协理事,北京作协签约作家。

( 1 )文章第(四)部分最后一句写道:“他的哲学主题就是四个字:人行羊迹。”请结合前三部分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羊的行为

给人的启示

只吃眼前草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人要自立

羊不喜欢呆在山顶

③________


( 2 )把“头羊走得直,后边的羊就会走得齐整”这句话放入文章哪一部分比较合适?结合相关内容说明理由。

答:这个句子应放入第(________)部分。理由:________

( 3 )祖父说自己与众人不同,作者也说“真是不同”。请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简要说明祖父在做人与教育子女的方式上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四、写作(分值:60分)

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年轻的心灵始终充满了对外界无限的好奇,每天我们都用自己那敏锐的触觉与生活“伴读”,我们读家园,读父母,读老师的眼神;也读幽兰,读沧海,读夜空流星;更读丹心,读正气,读人生道义……

请以“我读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题目横线上填入一个短语,让题目完整通顺(如星星、天空、爷爷的脸、妈妈的眼神……),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②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恋你柔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