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记叙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和三味书屋枯燥的读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教育的批判。B: 消息常采用“金字塔”式结构,即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写出,然后按“重要——次重要——次要”的结构形式一一写来。 C: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说明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征,表达作者对烈士的崇敬之情。 D: 《观刈麦》一诗描写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苦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 |
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信与普通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体例格式上而非内容上。在书信中可以记叙事情,描写景物,说明事物,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对人生和社会的议论。B: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C: 俄国诗人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直接用劝说的口吻,对世人进行嘱咐。 D: 《变色龙》是一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他与美国小说家欧﹒亨利、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
3、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济南的冬天》节选自《老舍全集》第十四卷。 B: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是他的一部散文集。 C: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我们学过她的散文诗《金色花》。 D: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作家。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
4、 |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评价“周恩来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毛泽东是红军稳定的象征”。 B: 《长征》的作者王树增搜集资料,采访老红军战士,实地调查,着力发掘伟大的长征精神,与读者一同感受历经苦难仍然保持高昂的革命理想和永不屈服的革命精神。 C: 《飞向太空港》全景式地描绘了1990年4月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场,成功将“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此书被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的开山之作。 D: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的作者卞毓麟把人类征服宇宙尺度的方法和过程普及给大众,提炼深奥的天文知识,让这一“通向遥远距离的阶梯”清晰实在、赏心悦目。 |
5、 | 下列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角度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 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C: 文章列举事例和阐述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结构紧凑,论证缜密。 D: 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对今天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 |
6、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德先生的《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B: 随着更多免费社交通信工具的出现,“校讯通”是否还有必要存在?引发了众多家长的热议。 C: 特朗普使用平板电脑向夫妇展示外孙女阿拉贝拉用中文演唱歌曲、以及背《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 D: 没有花儿的同意,春天来了;没有大地的欢迎,雪花落了。 |
7、 | 下列对《木兰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附合 诓骗 镂空 不屑置辨B: 擅自 带契 阔淖 忐忑不安 C: 琐屑 瑟索 萌发 别具匠心 D: 晨羲 瞥见 箱箧 眼花瞭乱 |
9、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中“稍逊风骚”的“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C: 敬称是表示尊敬的称呼,我国古代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驾、陛下等。 D: “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
10、 |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 B: 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向高处和远处) C: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阅读《大道之行也》与《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小题。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1 )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不独子其子 妻子邑人 B: 天下为公 不足为外人道也 C: 盗窃乱贼而不作 其中往来种作 D: 大道之行 渔人甚异之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3 )《大道之行也》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特征,《桃花源记》则写出作者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用自己的话说说《桃花源记》所描绘的哪些社会生活场景,分别再现了《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会怎样的特征。( 4 )《大道之行也》善用对偶句,造成铺排的效果,增强说理的气势;《桃花源记》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请任选一篇,结合文章内容,对其写作特点作简要赏析。 |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
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 1 )文中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有什么作用?①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围猎”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脸”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 3 )赵爷爷记性差,常常忘记银行卡密码,银行建议他办理刷脸取款业务。他担心别人会拿着他的照片去刷脸取款,自己皱纹增多难以识别,请你用文中相关知识帮助他消除顾虑。 母亲的三句话
周华诚
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
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毕业后到一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我记起来,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
作文。
“正能量”意思为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进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它早已不是科技名词中简简单单的“正能量”这三个字,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每个人肌体里“向善”的细胞,是骨髓里一种“进取”的态度,它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请以“正能量”为话题,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