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呼兰区莲花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B: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C: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D: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常见的新闻体裁有消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等。
B: “孤山寺北贾亭西”,“亭”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报君黄金台上意”,“台”是厅堂前的露天平台,即月台;“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多为高而敞的建筑,但体量不大。
C: 汪曾祺《昆明的雨》中“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前句出自杜甫《春望》,后句出自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D: 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言简义丰。如李清照《渔家傲》中用典《庄子•逍遥游》,“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表现出诗人对现实处境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 , 热闹非凡。一场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B: 江苏籍院士钱七虎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江苏人,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C: 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学有所成的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勤奋和不求甚解
D: 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4、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挑见piē 吞shì 龙肝凤suǐ
B: 背jǐ 黑yǒu 热zhì 丑陋可zèng
C: 罚chéng 铁桶gū 睥睨pìnì 如法制páo
D: 齿niè 发quǎn 踌躇chóuchú 长短叹yū
5、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③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④如若有一天,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

⑤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

A: ④③⑤①②
B: ③④②①⑤
C: ③⑤④①②
D: ④①②⑤③
6、下边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冗杂(繁杂)恬静(安静)周匝(环绕一周)
B: 遽(急速、骤然)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自失(忘了自己)
C: 撺掇(从旁鼓动别人做某事)委实(实在)弄潮(在潮头搏浪、嬉戏)
D: 归省(回家看父母)夭折(得病死亡)愠色(怨恨的神色)
7、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遗(shǔ) (qiáo)首 (páo)哮 (píng)息敛声
B: (quán)发 (diàn)农 洗(dí) 藏污纳(gòu)
C: (bì)首 (bīn)临 喧(xiāo) (qián)滋暗长
D: (zhì)热 (qiú)枝 倔强(juè jiàng) 惟妙惟(xiào)
8、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____到索头,抽身______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


A: 飞 跃
B: 跃 飞
C: 跳 跃
D: 飞 跳
9、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等,《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选》。
B: 刘鹗,笔名洪都百炼生,著有《老残游记》,该书写了一个江湖艺人老残在各地的见闻和活动。
C: 酬赠诗,是诗人赠送酬答之作,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送给亲友等的作品,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D: 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其山水游记散文以《永州八记》为代表,著有《柳河东集》。
10、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爱因斯坦童年时说话做事都比较慢,从小就被认为天资鲁钝
B: 他担心那人脊椎受伤,因此不敢贸然搀扶 , 以致延误了救治时间。
C: 随着世锦赛的日子越来越近女排姑娘们的竞技状态也在与日俱増
D: 莫扎特的大名在音乐界如雷贯耳 , 音乐爱好者几乎无人不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1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或妻子)相见的苦涩与无奈。
B: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好友(或妻子)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 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 2 )“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用得极其生动,说说妙在哪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略无处________

②沿阻绝________

③虽乘御风________

引凄异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其水势大。寥寥一百五十多余字,就把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B: 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
C: 文章描写抒情结合,有景生情,情景融合,动人至深。句式多用对偶,而兼用散句,使文章富于节奏感。
D: 本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两文也都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2015年6月1日,重庆东方轮船公司所属“东方之星”号客轮沿长江由南京开往重庆,当航行至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大马洲水道时翻沉,造成严重的人员死亡。

②这起惨痛事故的背后有一个“罪魁祸首”,它就是下击暴流。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它看不见、摸不着,就像一个隐形杀手,总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致命的伤害,所以又被称为“低空风怪”。

③什么是下击暴流呢?通俗地讲,下击暴流就是从云中快速下冲的一股强烈气流,触及地面后向四面八方散开。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一个从天而降的气流炸弹,到达地面后爆炸,气流就像炸弹的碎片一样向周围飞溅。还有人将下击暴流比作高悬在空中的水龙头向下放水,下沉的气流就是倾泻而下的水柱。

④那么,下击暴流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认为,下击暴流的形成与暴云顶的上冲和崩溃紧密相关。上升气流在其上升和上冲的过程中,从高层大气运动中获得了水平动量。随着上冲高度的增加,上升气流的动能变为势能(表现为重、冷的云顶)而被储存起来。以后,一旦上升气流迅速消失,云顶迅速崩溃,便产生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在下降过程中吸收了巨大的水平动量迅速向前推进,当到达地面时,就可以形成下击暴流。

⑤下击暴流属于小尺度风暴系统,虽然“个头小”,但“脾气”大,其破坏性不可小觑。

⑥首先它是飞行安全的劲敌。飞机起飞和着陆都是先逆风飞行,然后飞进下击暴流区,最后顺风飞行。在逆风飞行时,飞机空速(空速就是飞机相对于空气的运动速度)增大,飞行员为了保持空速,必然会减油门。当油门减下来后,飞机飞进下击暴流区,这时飞机空速减小,飞机突然下降。飞行员为了保持空速和高度,必须增大油门。当油门增大后,飞机飞进顺风区,容易造成速度失控。如果下沉气流不强,飞行高度高,飞行员经验丰富, 有可能飞出这危险区;但如果碰到下沉气流强度大, 飞行高度低,飞行员缺少飞行经验, 一旦操作不当就可能造成飞机失速坠毁。历史上因下击暴流造成的飞机失事的事故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⑦另外,下击暴流触地后,带来的瞬时大风破坏力极强。下击暴流影响区域内可能出现超过17.2米秒(8级)的瞬时地面大风,最大地面风速可达50米秒(15级),造成农作物倒伏、树木折断甚至房屋倒塌,如果发生在水面上则可能掀翻船只。这种突发性的大风灾害难以提前预测,往往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很短时间内就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伤害。(有删改)

( 1 )第①段从“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写起,有什么作用?
( 2 )阅读文章后,学生甲和学生乙有一段对话,请根据选文,补出对话内容。

生甲:你好,文章第③段为了说明下击暴流,先作了解释,后来又把它想象成气流炸弹和水龙头,这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呀?

生乙:哦,这里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下击暴流的特征以及它的破坏力。

生甲:有人说第④段中的“一般”一词不能删去?,这是为什么呢?

生乙:________

( 3 )请结合文章内容,根据提示,分析文章的说明思路。

提示:首先________,接着________

然后________,最后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英雄无悔报国志

陈家兴

英雄罗阳的故事,在人们心底激起阵阵涟漪。网络上,人们不吝真情文字,向英雄表达诚挚敬意。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有多少值得尊敬的专家、技术人员累倒?他们默默无闻,燃烧了自己的生命,照亮了国防的未来,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才51岁!敬请诸位国之栋梁,善自珍重,因为你们的血肉之躯不只属于自己,更是属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人们理解敬重英雄,却又为英雄痛惜伤怀。漂亮地完成了任务,却舍弃了生命;把身心扑在事业上,却忽略了家庭。

善良的人们都喜欢圆满,总希望英雄的故事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不要留下什么遗憾。付出了心血与汗水,要尝到甘甜的果实。经历过漫漫长夜,最好能看得到灿烂的黎明。然而,在英雄的人生中,只有无悔的奋斗。英雄所憾所悔者,是“把吴钩看了”的“闲愁最苦”,是报国无门而“揾英雄泪”的无限惆怅。

当年,郁达夫曾这样说道:“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我们敬重自己的英雄,投去敬佩的目光,对英雄来说,这已足够。英雄不问是否王侯将相,英雄不为能否名彪青史,英雄最可贵的精神在于报国,英雄最优秀的品质正在于把这鸿鹄志、报国情全部融入他的青春、热血与奋斗中。

从我们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开始,多少英雄就用他们或微薄或震撼的力量,肩起黑暗的闸门,向着崛起与复兴挺进,用鲜血和生命构筑起一个个里程碑。其为众所知者,不过万一。其所奋斗者,又岂是为了让人所知?懂得了英雄的理想信念,就能理解林觉民《与妻书》中“勇于就死”的家国情怀,就能感受罗阳胜利完成任务时疲惫的笑容,敬重罗阳为了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英雄的故事如何不同,报国的精神与品质始终是英雄的恒定价值。正是在报国志向的驱动下,罗阳们甘愿默默奉献,殚精竭虑,责尽心安,死而后已。尤其是秉持航空报国志如罗阳者,更始终以质量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为念,夙夜在兹。他们也许有愧于妻儿父母,不能像很多人一样享天伦之乐、过悠闲生活,但一定无悔于当初的抉择、艰辛的奋斗,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去想生前功名利禄、身后名声荣华,不会去想必须分享到胜利的果实、成功的鲜花才是完美人生。只要报国有路径、干事有平台,他们就会欣然而无悔。

民族复兴是中华儿女的执着梦想,历经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曙光已经在前方耀亮。有千万个罗阳的矢志报国、埋头奉献,在时代洪流中彰显生命的价值,构筑人生的高度,书写青春的光彩,我们这一代人定能担负历史重任,成就我们自己的英雄传奇。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0日)

( 1 )善良的人们总希望英雄的故事是什么样的?而英雄所憾所悔者又是什么?

( 2 )“其所奋斗者,又岂是为了让人所知?”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3 )文中作者既引用了郁达夫的话,又引用了林觉民《与妻书》中的内容,请你说说这两处引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4 )我们国家有很多罗阳式的英雄,他们虽不能像很多人一样享天伦之乐,但为什么却无悔于当初的抉择?英雄最优秀的品质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

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没有夏的酷热,没有冬的严寒,有累累的果实,有凌霜的秋菊,有满山的红叶;秋天又是一个引人愁思的季节,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北雁南飞……

这学期,我们学了许多描写秋的诗句,也听史铁生讲述了发生在秋天的故事。那么,你对秋天有怎样的感受呢?你记忆中有没有发生在秋天,令人难忘的故事呢?

请以“秋天”为题,写一篇作文,围绕一个主题,可以写景,可以叙事,也可以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作文纸第一行

②字数600-800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要怎么抉择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