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葱茏 旁骛 历历在目 粗制滥造 B: 侦辑 屏障 抑扬顿挫 一鼓做气 C: 热忱 隽刻 形销骨立 浮光略影 D: 愕然 贻情 相得益彰 浑为一谈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收敛(liǎn) 炽痛(zhì) 嶙峋(lín)B: 翩然(piān) 牟取(móu) 归省(shěng) C: 束缚(sù) 梦寐(mèi) 诘问(jié) D: 鄙夷(bǐ) 拮据(jū) 冗杂(rǒng) |
3、 | 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见雪景而生豪情评古论今,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B: 《致橡树》是“朦胧诗派”代表舒婷的作品,诗人通过木棉对橡树的告白,呼唤自由、平等、独立,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 C: 《扁鹊见蔡桓公》叙述蔡桓公多次拒绝扁鹊的劝告,致使病情一步步加重,最后无药可救而死去,告诫人们不能讳疾忌医。 D: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孔乙己》就选自其中。 |
4、 | 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 A: 此次暑期西北之行,最过瘾的是骑马奔 (驰、弛)在广袤的大草原上。“驰”有“跑得很快”的意思,“弛”有“放松”的意思,橫线处应填“驰”。 B: 进行科学研究,必须勤于考 (察、查)和思索,才能有所发现。“察”有细致深刻地观察”的意思,“查”有“检查”的意思,橫线处应填“察”。 C: 首张黑洞照片的成功获得,体现了科学家们格物 (治、致)知的精神。“治”有“治理、研究”的意思,“致”有“求取、获得”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治”。 D: 我们要从失敗中吸取教训,及时有效地调整策略,以免重蹈 (复、覆)辙。“复”有“又、重复”的意思,“覆”有“翻倒”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覆”。 |
5、 | 下列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B: 杭州的历史文化只有杭州的自然风景配得上,杭州的自然风景也只有杭州的历史文化配得上。 C: 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完全取决于他有理想抱负,受到良好教育和自身的刻苦努力。 D: 我们要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 |
6、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蔽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实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A: ①③④②⑤ B: ①③②④⑤ C: ⑤①②③④ D: ⑤②①③④ |
7、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自从学校严肃处理了几个严重违纪的学生,校园这几天倒也风平浪静。 B: 公安部“猎狐行动”以锐不可当之势,打击了一大批外逃贪官。 C: 真希望在游戏中英勇善战的王子文能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D: 春风以摧枯拉朽之势,吹红了桃杏,吹绿了杨柳。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诅咒(zòu) 颓唐(tuí) 濒危(bīng) 苔藓(xiān)B: 摩挲(sūo) 谷穗(suì) 擎着(qín) 驯良(xún) C: 伫立(chù) 要塞(sài) 氤氲(yīng) 遗骸(hé) D: 舷窗(xián) 灼热(zhuó) 祈求(qí) 静谧(mì)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他(藤野先生)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B: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C: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D: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
10、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声调 愤然 霉菌 几次三翻 B: 照像 芋梗 威慑 油光可鉴 C: 亵渎 枪毙 和蔼 好意难却 D: 绎站 寓居 脱漏 喜不介意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泞,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 1 )简述“彩虹似的梦”这一比喻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2 )诗中用了多个叠句,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下面的诗句作简要分析。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以光先帝遗德 ( )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③引喻失义 ( ) ④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 )诸葛亮在本奏章中表达了“报先帝而忠陛下” 的真挚情感。从选文中来看,“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4 )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萨拉的夏天
【美】朱利•布罗森•卡瓦奇
车子在白色灯塔脚下停了下来,车上的两个人看着眼前这个巨大的湖。波浪轻轻拍打着湖岸,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就是这里了,萨拉。北风灯塔,我们的新家。”
那天晚上,萨拉和爸爸就在他们的新家住下了。爸爸领着她经过一个狭窄的、弯曲的楼梯,上到一个四面都是玻璃窗户的小屋。萨拉把手放在玻璃上,紧张地看着下面的湖。她数了一下,至少有20艘渔船在湖面上,但她看不到湖的对岸。
在屋子中间,萨拉看到了那个巨大的玻璃罩子,它看起来就像一个蜂房,几乎有她那么高。爸爸把手伸进去, 给里面的一盏小灯注满煤油。“千万不能碰这盏灯。”爸爸说,“但你可以帮助我。因为这盏灯必须在日落时准时点亮,到时你可以给我发出指示。”
萨拉看着太阳慢慢沉入了湖里,湖面上镀上了一层金光。当她再也看不到一丝光亮的时候,她转过身说:“爸爸,点灯!”爸爸擦亮了火柴,当火柴点燃灯芯的一瞬间,整间屋子顿时亮如白昼。微弱的灯光经过放大镜瞬间变得巨大,透过窗户,向漆黑的水面蔓延。
萨拉认为爸爸的工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每天黄昏,她跟着他来到灯塔,专注地看着太阳,在该点灯的那一刻给他发出指示。每天晚上,爸爸都守着灯光直到天亮,确保它不会熄灭。
一天早上醒来时,萨拉发现天阴沉沉的。那天,爸爸一整天都呆在悬崖上,一直盯着湖面上的那些渔船。“爸爸,你为什么不到屋里暖和暖和?”“我不喜欢这种天气。等所有渔船上岸后,我再休息。”爸爸答道。
下午,湖面开始变得波涛汹涌。雨点落在萨拉的额头上。波浪变得更高时,渔船相继回到了避风港。
突然,爸爸叫了起来。他跑到灯塔脚下,迅速解开救生艇的绳子。这时,远处响起了轰隆隆的雷鸣。萨拉焦急地问:“出什么事了?”“一个渔民遇到麻烦了。”爸爸说道。“但是,爸爸,你不能出去。暴风雨就要来了!”萨拉大喊。“我会没事的,萨拉。你在屋里等我。”说完,他把救生艇推进湖里,跳上去,开始划动双桨,朝湖的深处迅速划去。
萨拉恐惧极了。她跑上灯塔,通过望远镜,看到那艘渔船正在波涛中挣扎。爸爸的救生艇快要靠近它了,但巨大的波浪又把它们分开了。
萨拉的心在颤栗。暴风雨在屋外怒吼,而且天空很快暗下来了。萨拉几乎无法看到爸 爸的救生艇以及那艘渔船了。
萨拉大惊,她意识到太阳已经完全躲到到雷雨云后面去了。爸爸不 在家,无法亲自点灯。她紧张地盯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
现在,萨拉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爸爸在哪里?如果他的救生艇翻了怎么办?如果他无法游回岸边怎么办?如果他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办?
萨拉抓起火柴。当亮光穿透黑暗时,萨拉的泪水涌了出来: “我必须让它整晚都亮着!”
接近黎明时,雷声停止了,雨也停了,灯火还在燃烧。
萨拉走下灯塔,来到湖边,爬上爸爸观察渔船的那个悬崖。
突然,远处的两个黑点引起了她的注意。是爸爸的救生艇和那艘渔船!
一个小时后,爸爸和那位渔民回到了岸边。萨拉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点亮了灯,我想你也许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很高兴你点亮了灯,萨拉。我们整晚都跟着它。”
“爸爸,你还好吧?”
“没事。暴风雨把我们吹到了对岸,但我们最终回来了。”顿了顿,爸爸又说:“萨拉,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夏天你长大了许多。”
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冷,萨拉的身体在轻轻发抖。爸爸把外套披在她的肩上,笑道:“我想我 再也不需要向上级申请一个助手了!”
萨拉裹紧爸爸的外套,心里充满了自豪。
( 1 )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从萨拉的角度补全情节。跟随爸爸来到北风灯塔安家(开端)→________(发展)→________(高潮)→得到爸爸的肯定和赞许(结局)
( 2 )结合语境,揣摩句中划线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①她紧张地盯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
②萨拉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 3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二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4 )萨拉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5 )爸爸为什么认为萨拉能做自己的助手了?请分点作答。阅读下面的文字。
红楼启示录
王 蒙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 “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像的翅膀,生出浪漫的色彩,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察、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你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1 )从节选文字看,作者从《红楼梦》的创作中受到的启示是什么?( 2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 《红楼梦》“一方面强调了不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了不可当真”,这体现了曹雪芹的创作思想。生活中的事情,有了开始,就会有结束。在结束前的最后一刻,你或许会激动、喜悦,或许会失望、悲伤……总是令人那么久久难忘。
请以“最后的时刻到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