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安福县洲湖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qiān)绳 喷(bó) (háo)叫 埋(mò)
B: (yán)罗 (fěi)翠 (xī)灭 (pī)柴
C: (juàn)属 (tuó)手 (wō)行 (bó)船
D: 干(biě) 笑(wō) (suì)洞 富(r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惋惜 隐匿 南国峰烟
B: 疲弊 礼娉 斟酌损益
C: 劝戒 收揽 心旷神怡
D: 涉猎 藻饰 目不忍睹
3、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她的代表作有散文《生死场》《呼兰河传》。
D: 《卖油翁》是北宋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所写,文章选自《归田录》
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师告诉我,读书要心无旁、(qiè)而不舍。一篇篇优美诗文让我心弛神往,它们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
B: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中国馆的“锦绣如意”体现着(yǒu)久绵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和。
C: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tī)除思想的槽柏,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D: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在祖国恢弘乐章中,每个人都是灵动的音符。连(zui)每一次奋斗,汇聚每一点成绩,不畏艰险,开拓奋进、久久为功,我们必将书写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璀璨篇章。
5、“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与这副对联蕴含的道理相一致的是( )
A: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 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D: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B: 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
C: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表达了作者对获奖者的羡慕之情。
D: 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
7、

下列选项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杳然 奥密 器宇轩昂 粗制烂造
B: 滞留 长髯 暗然失色 诚惶诚恐
C: 譬如 诘责 油光可鉴 翻来复去
D: 解剖 禁锢 鹤立鸡群 油然而生
8、下列各句意思与其他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理性,怎么能损害国家形象?
B: 一个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理性,千万不能损害国家形象。
C: 一个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理性,不能不损害国家形象。
D: 一个人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要理性,绝不能损害国家形象!
9、

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东青岛一名年仅 16 岁的高中学生有感于老家土路崎岖泥泞,借助网上“众筹”方式召集资金帮助乡亲们修路,引起社会关注。(改“召集”为“募集”)
B: 为鼓励更多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决定,对在海外 市场票房收入达到 100 万元以上的国产电影给予奖励。(改“达到”为“超过”)
C: 经过五局鏖战,吸引了无数人目光的“人机大战”以韩国棋手李世石一胜四负的结局落败。(改“落败”为“落幕”)
D: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师范专业学生禁止毕业后三年内到任何一个其他行业就业。(将“师范专业学生”与“禁止”互换位置)
10、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呜(yè) 地(qiào) 磕(pàn) 言简意(gāi)
B: 溅(bèng) 褴(lǚ) 雄(jù) 明眸善(lài)
C: 级(shè) 精(suí) 恣(suī) 清新永(juàn)
D: 据(jié) 藤(màn) 惊(chà) 不置辩(xi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 )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两句诗。
( 2 )两诗画线句都流露出忠贞报国的意愿,诗人抒情方式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任末(人名)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书籍)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通“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任末十四时/北山愚公者,且九十
B: 人恒/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C: 削荆笔/今为宫室之美
D: 则无敌国外患者/皆酒食
( 2 )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虽 死 犹 存 不 学 者 虽 存 谓 之 行 尸 走 肉 耳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 4 )乙文表现了任末的什么精神?这与甲文中哪个观点相吻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节”盛行,是喜是忧?

今天是西方传统的鬼节——万圣节。早在上周末,湖州市区很多商场、电影院、学校等地,就已经提前开始举办各种万圣节活动,吸引了很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参与。

现场——湖城掀起万圣节热

10月29日晚,一场由商家组织的大型万圣节鬼马狂欢夜,在湖州火热上演。记者看到,现场人头涌涌,热同非凡,南瓜灯、骷髅等道具比比皆是。很多“90后”“00后”,甚至“10后”儿童打扮成西方经典恐怖片中的各种角色,引发了不少市民的驻足观看以及拍照和合影。

青少年——“洋节”更新奇好玩

“我挺喜欢过万圣节的,因为可以化装成搞怪的造型,觉得很新奇、很好玩。”八年级学生小玲(化名)对记者说道。

“90后”小周表示,“洋节”之所以吸引年青一代,主要是因为它比中国传统节日更新鲜、活动内容更丰富多彩,“我可以变成平时不敢打扮的样子。还有很多小伙伴,大家一起尽情狂欢。而中国传统节日,对于我们来说有点太‘古板’。”

七嘴八舌——“洋节”vs传统文化

某高校闫玉科教授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地区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并相互渗透,一些“洋节”传入中国并日益流行是不可避免的,“当今时代,人们需要娱乐和放松的活动,来缓解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西方节日具有娱乐性、开放性、互动性、情绪发泄性,刚好契合了不少市民的需求。”

“过‘洋节’,其实更多是在炒作节日经济概念。”某中学刘英老师表示,“中国人过传统节日更多的是团聚,显得形式有点单一,不像‘洋节’那般可享受快餐式的狂欢。”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在“地球村”和生活日益多元化的当今时代,更应该重视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要让中国传统节日显得落寞、受到冷落。

(选自《湖州新闻网》,2016年10月31日,有删改)

材料二

传统节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要了解和懂得我们灿烂的历史文化,继承并不断将其发扬光大。

节庆里蕴含着传统文化精髓。我们通过不断挖掘传统节日的精神标识,便可让传统节庆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

传统节庆和传统文化应该与时俱进,增添新的内涵和形式。时代在进步,一成不变的事物终将会被淘汰,我们要积极引导群众对节庆的正确认识,取其精髓,去其糟粕,发挥其积极因素。我们应该把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时代语境,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上下功夫,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节庆文化的优势,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

(逸自《封面新闻》2019年11月19日,有删改)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洋节”曾经盛行的原因。
( 2 )请给材料二拟一则小标题。(15字以内)
( 3 )小安与小兴在阅读了以上两则材料后,展开了讨论,请你一起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安:节庆里蕴含着传统文化精髓。比如:中秋节一家人赏月、吃月饼,月儿圆圆,月饼圆圆,阖家分吃,团圈和睦。春节快到了,你能说一个你记忆中的旧年俗及其内涵吗?

小兴:________

小安:传统节庆和传统文化也是与时俱进的,增添了新的内涵和形式。旅游过年、________

网络年货节等正成为新年俗。

小兴:学“洋节”,过春节,我有个更妙的点子:________

小安:你太有创意了!

( 4 )今年圣诞节前夕,学校在校园网上发出禁止过“洋节”的通知,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你如何看待学校的做法?请结合文本,就如何处理好过“洋节”和过传统节庆的关系,给学校提出建议。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红枣女孩

郑渊洁

当女孩儿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时,她发现自己的妈妈是一棵枣树。女孩儿看到了自己的姊妹和她一样牵挂在妈妈身上,每位女孩儿都 是一朵小小的枣花,在蓝天下用笑容彰显美丽。妈妈对自己的每个孩子都悉心呵护,她不遗余力地从贫瘠的土地汲取营养,再通过自己的躯干将营养传输给每一个女儿,促使她们女大十八变。妈妈有时力不从心,她每天只能给孩子们吃两顿饭。

一天,女孩儿问妈妈:“世界上的生命都是我这个样子吗?”

妈妈说:“不都是你这个样子。还有很多种,比如有的生命会飞,刚才落在你身边的叫鸟。”

女孩儿:“我为什么不会飞?”

妈妈:“如果所有生命都会飞,世界就乱了。坚守同样光荣。”

女孩儿:“还有别的生命吗?”

妈妈:“有的生命会造汽车。”

女孩儿:“什么是汽车?”

妈妈:“现在从远处开过来的那东西就是汽车。”

女孩儿:“能造汽车的生命很了不起吧?”

妈妈:所有生命都了不起。咱们不会造汽车,但他们不会开花。

女孩儿:“我想坐汽车。”

妈妈:“那你就要克服很多困难,坚持成长。等你成为果实时,就会坐上汽车周游世界。”

妈妈所说的困难,女孩儿很快就领教了。烈日当头,女孩儿无处藏身,她咬牙坚持,就为了坐汽车的愿望能实现。没有一滴水,没洗过 一次澡,女孩儿每天风浴,灵魂一尘不染。

一些姊妹坚持不住,从妈妈身上逃脱,女孩儿目睹她们化为腐朽。

女孩儿在贫困、干旱和酷日下凝聚生命,由青变红,成为一颗魅力四射的红枣女孩儿。

这天,一辆汽车开到枣树下。

妈妈对女孩儿说:“祝贺你,你坐汽车的时候到了。”

女孩儿:“您怎么知道?”

妈妈:“因为你红了。”

女孩儿:“我的红皮肤很好看吧?”

妈妈:“那是血的颜色。”

女孩儿:“血是什么?”

妈妈:“造汽车的生命离不开血。如果没有血,他们就造不出汽车了。”

女孩儿急了:“他们会缺血吗?”

妈妈:“会。”

女孩儿:“那怎么办?”

妈妈:“你可以为他们补血,你是红枣女孩儿,你的颜色就是血的颜色。你愿意吗?”

女孩儿:“我愿意。”

妈妈:“会造汽车的生命中也有女孩儿,她们会失血,她们最需要你的帮助。”

女孩儿:“我要去帮助她们,为她们补血。”

女孩儿坐着汽车离开了贫瘠的土地,用自己的生命去给别的生命补充血液。

( 1 )“妈妈所说的困难,女孩儿很快就领教了”,女孩儿领教了哪些困难?


( 2 )文中画横线句①富有哲理,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 3 )文中画横线句②③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何作用?

( 4 )文中哪句话表现了红枣女孩儿的愿望实现了?从这句中你读出了她的什么精神?她的精神让你联想到了哪些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这并不奇怪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后来你对我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