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B: 青海湖,醉人的湖,那充满梦幻色彩的奇异景色总是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安之若素 , 久久不愿离去。 C: 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 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 今天的青年肩负着把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 C: 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 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
3、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你的朋友生病了,你安慰他:“这点病不算什么,死不了的,安心养病吧!” B: 小军打篮球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小华,他马上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小华说:“没关系。” C: 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果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你太过分了!积点德吧!” D: 说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
4、 |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B: “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 《论语》《乡愁》《端午的鸭蛋》《变色龙》的作者分别是孔子、余光中、汪曾祺、 契诃夫 。 D: 《石壕吏》是杜甫《三吏》之一;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五行”即水火木金土。 |
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禹锡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寄情山水,写了《永州H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一篇。 B: 袁宏道,字中郎,荆州公安人,与其兄宗道、其弟中道并称为“公安三袁”。 C: 余光中,我国当代著名诗人、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乡愁》是他的经典诗作之一。 D: 《读书杂谈》是鲁迅在广州知用中学的一篇演讲,文中作者很推崇“嗜好的”读书,但并不片面。 |
6、 | 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②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③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 ④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A: 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B: 比喻 排比 对偶 拟人 C: 排比 对偶 比喻 拟人 D: 拟人 排比 比喻 对偶 |
7、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呜咽yè 愠怒wèn 泥泞níng 蓦地mò B: 蹊跷qiāo 字帖tiě 恐吓hè 琐屑xiè C: 殷切yīn 豌豆wǎn 妯娌zhóu 瞥见piē D: 惺忪xīng 褴褛lǚ 逶迤yí 宿营sù |
8、 | 假若你正忙于作业,一同学来问你题目,下列哪项回答最为恰当( ) A: 请你耐心地等我把作业完成了,再来教你。 B: 对不起,我自己的事还没做完呢,另请高手吧。 C: 等我把这题做完了,再一起讨论吧。 D: 等我做完作业,你再来请教我吧。 |
9、 |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蝉则千转不穷 B: 略无阙处 C: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D: 属引凄异 |
10、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驻扎 夜幕 剃须刀 真知灼见 不容质疑 B: 蹦跃 报歉 度假村 逢场作戏 甘拜下风 C: 宣泄 抉择 满堂采 德高望重 等闲视之 D: 坐标 安详 洽谈会 包罗万象 容光焕发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我们从现代诗歌中获得了太多的启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友谊的珍贵、时间的流逝……我们在诗歌中生活,我们在诗歌中成长。我们已经与现代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下面是冰心的小诗《弱小的草》,仔细读读看。 弱小的草呵! 骄傲些罢, 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选自冰心《繁星·春水》) ( 1 )“骄傲”原本是一个贬义词,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 2 )读完这首小诗,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 )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是日更定矣________ ②拥毳衣炉火________ ③客此________ ( 2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的“痴”表现在“痴行”“痴景”“痴情三方面,在文末通过舟子口中道出“痴”字,看似随意,实则意味深长。 B: 本文写景奇绝,巧妙使用“痕”“点”“芥”“粒”等量词,按照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次序将景物特点勾勒出来。 C: 作者夜游湖心亭,实有舟子相伴,却说“独往”,这不是前后矛盾,也不是目中无人,而是他独立不羁精神的表现。 D: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是金陵客人与作者共同的心语,与后文“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相互映衬。 |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檫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檫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檫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 1 )概括文章第③④的主要内空。(不超过30字)( 2 )文章第①段“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 3 )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 4 )本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品析。①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
②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
( 5 )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卑微的母亲”?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根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根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年第3期,有删改)
( 1 )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不一定鲜花满地,也许会有学业上的困惑,生活中的失意,情感上的烦恼……它们就像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坎,需要我们去跨越。请以“迈过那道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