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伟(àn) 身(xiū) 预(zào) 不知所(cuò)
B: 念(xuán) 缠(yào) 影(shè) 络绎不(jué)
C: 达(hā) 听(líng) 难(jiān) 兴致勃(bó)
D: 劳(lù) 天(fèn) 晶(yíng) 妙手得(ǒu)
2、下列说话不正确的是( )
A: 《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18世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夫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其辛辣的讽刺中包含了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隐含了作者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C: “英雄辈出”“工匠精神”“共筑梦想”“绿水青山”,分别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并列短语。
D: 林冲是《水浒传》中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之一。从误入白虎堂开始,他中州劫法场,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最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雪夜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要注意规范用药,尤其是这些抗生素的用量,必须请教医生,切忌不要自行使用。(“切忌”改为“切记”)
B: 艺人们过去常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青睞,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 着人间的温暖。(“温暖”改为“温情”)
C: 2018年顺德美食节将于上个月7日在大良德胜广场圆满结東,为游客奉上了一场欢乐盛宴。(删去“将”)
D: 2018年10月,华为公司推出的最新款手机初步定价大约1万元左右。(删去“大约”或“左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时间好比无情的巨轮,它能把青春碾碎;时间如同记忆的年轮,它将沧桑历史镌刻
B: 春暖花开之计,被禁锢在家的人们终于又能来到户外,看到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象。
C: 五道峡景区以洞、林、溪、瀑为景观,以奇、险、雄、幽为特色,它与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民间传说交相 辉映。清澈湍急的溪流四季不断,10 多处瀑布蔚为壮观
D: 疫情期间,各地实行了严格的交通管控,昔日繁华的街道上万人空巷
5、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B: 郭沫若,现、当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等。
C: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为战国末期秦国宰相吕不韦所著。
D: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都属于敬辞,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都属于谦辞。
6、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忽然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多年来屡禁未绝的非法野生动物交易,推至舆论的风暴眼。(删去“忽然”)
B: 良好的家庭氛围能有效防止青少年患抑郁症,因此父母要为孩子建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将“建造”改为“营造”)
C: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删去“能否”)
D: 不仅广东的“北运菜”富了农民,也带动了区域内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将“不仅”改为“既然”)
7、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潭西而望
B: 斗折行,明灭可见
C: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 骨,悄怆幽邃
8、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B: 随着刘翔的夺冠,全场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同声呼喊着同一个名字:刘翔!
C: 他在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D: 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杭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武林门献血点,3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分别献出200毫升鲜血
9、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只有提高了产业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B: 电影《建军大业》气势恢宏,情节跌宕起伏 , 看完后令人回味无穷。
C: 2017年绿野音乐节在南宁李宁体育园开幕,35支本土乐队粉墨登场
D: 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但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
10、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正确的一项是( )

A: 刚走到村口,他就看见一幅写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巨大标语。
B: 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考虑和讨论到底要不要把这棵树移走?
C: 老师要求此次作文的题目里含有“秋”字,如“秋风”“中秋”……等。
D: 《山中避雨》选自《丰子恺随笔精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偶题

朱熹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

( 1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

( 2 )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B: “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C: 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D: 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然,受地先王/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两峰之间者
B: 且秦灭韩魏/马无故而入胡
C: 大王尝闻布衣怒乎/闻寡人耳者
D: 徒有先生也/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 2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 3 )唐雎为什么要说到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的故事?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人生需要“顶住”

李秦卫

①“打一分赚一分,我们一起顶住!”“我们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也得顶住!”“女排精神就是不放弃,能顶住!”……

②中国女排在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上赢得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后,女排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也送给我们一块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顶住”。

③赛场是最高强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较量。“顶住”,既是一种姿势表象,也是一种内心观念。“顶住”,不是无可奈何的被动选择,更不是安于现状的消极保守。对于人生而言,“顶住”,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发动机”。

④“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是成功的偶然性。然而,这种“不费功夫”的偶然,却存在于“吾将上下而求索”“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之中,是千辛万苦付出后的某种必然。世间事,除了岁月,没有“不费功夫”就得来的好事。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说达1700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年复一年的“顶住”,最终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

⑤“顶住”是毅力,坚忍不拔。“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关键看能不能“顶住”。爱迪生说:“失败了一千次并不可怕,最起码我知道这一千次的努力都是不可行的,于是我就会做出第一千零一次的努力。”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说到底都是一个屡败屡试、愈挫愈奋、不断“顶住”的过程。成功路上,不仅要看能否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还得看能否受得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忍之苦。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一个个失败、挫折和困难,就会从“绊脚石”变为砌筑人生进步的“垫脚石”。

⑥“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当年长征,尽管起初红军不知道战略转移何时才能结束,不知道最终去往哪里,但大家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坚信“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旗帜一定能达到”。正是因为对这一目标的坚定不移,才使“红军不怕远征难”,把二万五千里的艰辛远征,化作了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马克思说,他能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前后坚持40余年时间进行《资本论》的研究撰写,关键是“目标始终如一”。凡事咬定一个目标,矢志不渝,必会凌绝顶而览众山。

⑦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中会遇到难题,工作中也会面对压力,但只要我们选择“顶住”,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执着,就一定能实现理想,让生命绽放异彩。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 4 )阅读下面材料,你认为把它放到第几段合适?为什么?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之一的支月英,十九岁成为深山女教师,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已将近40年,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再到现在的“支奶奶”,绚烂了大山深处几代人的童年。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各题。

马航客机为何会失联

①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大搜索行动举世瞩目,牵动人心。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一架先进的客机为什么会发生突然失去联系的情况?要了解个中缘由,那就先要从飞机是如何与地面保持联系的说起。

②正常情况下,飞机会通过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其中高频通信系统是远距离通信系统,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千米。近距离的甚高频通信系统最为常用,在高度为300米时作用距离为74千米。因为起飞和降落期间是飞机和地面联系最频繁的时间,也是飞行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所以为了保证甚高频通信系统的高度可靠,民航飞机上一般都装有一套以上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③地面管制雷达也是管制人员获取飞机位置信息的途径之一。管制雷达分为一次监视雷达与二次监视雷达。一次监视雷达通过扫描获得回波,屏幕上显示的一个个小光点就是空中的飞机。二次监视雷达将向空中的飞机发射询问脉冲,机载应答机接收到询问脉冲后,将应答机代码及高度、速度等信息编成应答脉冲,发回地面。二次雷达所获取的信息与一次雷达获得的飞机位置信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最终在地面管制人员终端上所显示的综合信息,并通过该信息与飞机保持联系。

④飞机除了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地面管制雷达这两种途径与地面保持联系外,还会通过ACARS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ACARS系统是地面监控飞机飞行状态最重要的手段,地面控制中心可以随时了解飞机的引擎、高度、航向等数据。

⑤如果一架飞机甚高频无线电呼叫不到,一次雷达扫描不到,二次雷达问询不回答,甚至ACARS系统也被关闭,那么这架飞机便与地面管制系统彻底失联了。

⑥从技术角度来看,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与现有主要依靠地面雷达的空管技术难以掌握飞机实际位置有很大关系。而被誉为下一代空管技术的航空管制技术其实早在10多年前便已研发出来,迟迟未能推广开来并不是因为技术原因,而是由于需要对目前所有航空管制系统的地面和空中设备进行更新,所有航空管制员和飞行员都需要重新培训,难度可想而知。不知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的助推剂。

(原文有改动)

( 1 )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 2 )第②段划线句子“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 3 )第③段划线词语“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 4 )阅读选文第④段,找出飞机与地面保持联系的三种途径。

( 5 )请结合选文第⑥段内容,说说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的助推剂?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从小学到初中,生活看起来简单平凡,实际上却也多彩多味,充满了酸甜苦辣……

请你从“酸甜苦辣”中任选一种或几种“味”,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情绪不安思绪被封住了口”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