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B: 忘川之上,桑梓之下,当久离故土的人们,回望那小时记忆中的家,落叶归根的夙愿已越来越浓。 C: 长假期间,学生贪玩忘了做作业,有些家长却替代孩子完成任务,李代桃僵 , 这其实是害了孩子。 D: 美女张馨平时胆小怕事,没想到这个懦夫一上场就变了个人似的,演讲振振有词,全场掌声雷动。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悖论(bèi) 镐头(gǎo) 重峦叠嶂(luán) B: 闪烁(suò) 翘首(qiáo) 肆无忌惮(sì) C: 栈桥(zhàn) 紊乱(wěn) 负隅顽抗(ǒu) D: 蜕变(tuì) 体恤(xù) 前仆后继(pú) |
3、 | “春秋三传”除了《左传》、《春秋公羊传》还包括( ) A: 《春秋》 B: 《春秋外传》 C: 《春秋谷梁传》 D: 《战国策》 |
4、 | 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澈(chè) 繁衍(yán) 万顷(qǐnɡ) B: 栖息(qī) 庇护(pì) 鹭鸶(lù) C: 远眺(tiào) 肋骨(lèi) 绵延(yán) D: 茁壮(zhuó) 丰盈(yénɡ) 牲畜(chù) |
5、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裨(bì)益 浩淼(miăo) 雕镂(lù) 美不胜(shèn)收B: 迸 (bèng )溅 静谧(mì) 积攒(zuăn) 茅塞(sè)顿开 C: 履(lǚ )历 撺掇(duō) 绚(xuàn)丽 锲(qiè)而不舍 D: 黄晕(yún) 卷帙(zhì) 提(tī)防 孜(zhī)孜不倦 |
6、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篇消息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主体是消息的躯干,他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B: 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所以作者不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虚。 C: 散文的类型多样,如《背影》属写人记事散文,《白杨礼赞》属托物言志散文,《永久的生命》属哲理散文,《昆明的雨》属写景抒情散文。 D: 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特征。要把一个或一类事物说清楚,首先要抓住其特征。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在恶势力猖獗之际,有的人苟且偷生、不辨是非,有的人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B: 生意场上,判断要准确,决定要坚决,绝对不能忧柔寡断 , 否则将会坐失良机。 C: 教书育人,培养新世纪的优秀人才,在座各位教师是责无旁代、义不容辞的。 D: 现在有少数党员干部,忘记党的宗旨,循私舞弊 , 贪污腐化,走上了犯罪道路。 |
8、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恶性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措施。(把“提高”改为“完善”) B: 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这些文物对科学家们研究古代的文化,具有很大的价值。(把“两千多年前”调到“新出土的”后面) C: 相关部门正在认真实施和策划“南国书香节”活动,确保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把“实施”和“策划”调换位置) D: 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互换位置) |
9、 |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B: 有的人明明看到花圃里有“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 C: 辩论会上,我方辩手巧舌如簧,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 西方文化有西方的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有中国的特定思维,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应相互包容和尊重。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第27届世界脑力锦标赛全球总决赛上,22岁的山西小伙张国栋与全球269位记忆高手同台竞技,最终获得“世界记忆大师”。 B: 北斗工程诞生之前,我国曾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在理论探索和研制实践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C: 阿里巴巴发布的《2018中国人读书报告》显示,杭州图书成交人数排名全国第七,然而也是全国二手书流出量排名第五的城市。 D: 设计标准达到多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通车,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大大降低了粤港澳三地的通勤时间。 |
根据《关雎》,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填空。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本诗以①______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②______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③“______”、④“______”,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病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①当涂:________ ②及:________ ③更: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3 )下列对《孙权劝学》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权劝学,既翻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然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是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能的惊人增长。 |
阅读下面的文章 ,回答相关问题。
故乡红叶
凸 凹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皆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
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
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在来年沤①出一些好肥料来。所以,未上冻前,村人的第一宗要事,便是背土垫圈。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
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所以,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②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
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便踅③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
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④:“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如山里的人们。 (本文有改动)
【注】①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②惆怅:伤感,失意。③踅(xué):中途折回。④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
别让果实长成诱惑
①她是个懂情调的人,因为爱梨花的白,她让丈夫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梨树。梨树还来不及开花的时候,丈夫就去了国外。再后来,梨树花开花落,果青果黄,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①。她却只能守着梨树守着相思过日子。每年梨树的果子还没成熟的时候,就已经引得四邻的孩子目光艳美。于是,不时有小脑袋在围墙外打探。
②她是个善良的人,明白小孩子的心思,明白他们心里和嘴里的那份馋。所以,她会主动给孩子们机会。有孩子趴在围墙上探头探脑的时候,她会回到屋里去。她家的围墙不高,孩子们费不了多少力气就可以爬上来,站在围墙上,就可以够得着树上的果实。她会躲在屋里看孩子们偷摘果子而发笑,孩子们的得逞,也是她心里的一份满足和快乐。再后来,面对孩子探头探脑的举动,她甚至故意敞开了院门。可冬春时节,当她看不见孩子们身影的时候,思念的烦闷和寂寞就又会袭上她的心头。
③梨树上的果子没有哪一个能真正等到成熟就都告慰了孩子们的馋劲。孩子们喜欢她的大度,大人们喜欢她的善良。
④但终于还是出了事。有个孩子贪恋树顶上的一枚果子,爬上了树,结果摔了下来,折了腿。孩子在医院里躺了好些日子才康复,一出院,孩子的父亲就提着斧子径直来到她家,要砍掉她的梨树,说留着这棵梨树终是祸害,不定谁家的孩子又会从树上掉下来。她觉得他这样做有些无理,四邻更是觉得他太过蛮横,自己的孩子贪嘴受了伤,怎么反倒怪起了别人。在人们的指责声中,他抢起的斧子落不下去,悻悻地作罢。
⑤这件事使她觉得很无趣,便生了去国外与丈夫团聚的念头,于是办了签证变卖房产。哪知道第一个跑来要买她房子的,竟是那个要砍掉她的梨树的男人。
⑥于是房子易了主,院子里的梨树便有了新的主人。新主人还是不容梨树存活,搬来的第一天就要将树砍倒,但被邻居们劝住了。他们说,这棵梨树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大家习惯了看。
⑦要不要砍倒这棵树,他犹豫了一阵,还是听了大家的劝,扔了斧子,放梨树一条生路。自此,梨树仍在院子里开花、结果,仍有四邻的孩子在围墙外打探,艳美枝头的果实。但他却不容孩子们打这些果子的主意。他一发现有孩子在围墙外探头探脑或站在围墙上偷摘果子,就高声呵斥,他甚至去买了防护网安在围墙的上头。这样,一树的果实被罩在了围墙里,谁也够不着。孩子们都说他吝啬,邻居们也认为他太小家子气,不就几个梨吗,何必这样宝贝着。
⑧转眼就是秋凉,一树的梨黄澄澄的。他架了梯子,一个个摘下来。摘了一箩筐,又拆去了墙上的防护网。他将那些梨分装在许多塑料袋里,然后,一家一家地送,让四邻品尝。大家都说,原来这树上的梨不是酸的,原来会有这么甜。
⑨自此,梨树在院子里年复一年地生长,年复一年地开花结果。围墙上的防护网也是安了拆,拆了安。没有孩子再打那些果实的主意并因摘果子而摔伤。每一年的秋熟季节,小区里的人们都能品尝到那一树果实的甘甜。他说,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不让那一树果实长成诱惑。邻居们消除了对他的误解,终于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
⑩他原来是想砍掉那棵梨树的,他觉得,他孩子的受伤,是梨树的过错。但后来他想通了,梨树并没有过错,错的是梨树的主人。它过去的主人是善良的,任由孩子们采摘果子,但恰恰如此,让那一树果实,成为了一树的诱惑,诱使孩子们学会了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诱使孩子们去遭遇因这种获得而带来的危险。
⑪成熟的果实是甜的,但诱惑的果实却是酸涩的。
【注】①风景: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选文有改动)
( 1 )为什么说梨树“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①梨树的“旧主人”在让孩子们“得逞”的同时,自己也有了“收获”。她的“收获”是什么?
②第⑦段中写道“要不要砍倒这棵树,他犹豫了一阵”,他为什么会“犹豫了一阵”?
( 4 )从第⑨段来看,“他的良苦用心”带来了哪些好的结果?作文。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春天∕原来,我只知道春天过了是夏天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青春∕原来,我只把青春当成了一段时间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母爱∕原来,我把母爱当成了早餐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友情∕原来,我把朋友当成了玩伴
请以“原来我没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章要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