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安源区青山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B: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她的代表作有散文《生死场》《呼兰河传》。
D: 《卖油翁》是北宋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所写,文章选自《归田录》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池塘边小乌龟看到了一个模模糊糊的蜗牛。
B: 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
C: 诸葛亮神机妙算 , 我真比不上他!
D: 那女人马上跟进去,喋喋不休地说那毯子太昂贵。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更胜一筹 乐此不疲 猝然长逝 不可名状
B: 重蹈覆辙 迫不急待 微不足道 精巧绝伦
C: 吹毛求疵 故名思义 销声匿迹 沧海桑田
D: 一泄千里 断章取义 恪尽职守 莫衷一是
4、下列字形与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异(zhà) 罚(chénɡ) 步(duó) 浩浩荡荡
B: 迫(qiǎnɡ) 住(ɡěn) 痛(zhì) 家偷户晓
C: 红(zhānɡ) 白(huà) 鸣(háo) 色彩班斓
D: 古(ɡèn) 默(qì) 头(ɡǎo) 力挽狂澜
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这区区小事,你们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互相厮打 , 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B: 开学伊始,教师应引导新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长此以往 , 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C: 今年2月初,奥巴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抛出对台军售案。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 , 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D: 对于全球变暖问题,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而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却作壁上观 , 态度消极。
6、下列说法不对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作者是老舍,代表作有《骆驼祥子》等。
B: “张艳艳今天的情绪不对劲,好像生气了似的。”这句话不是比喻句。
C: “今天中午你是吃面条呢?还是吃米饭?”这句话标点符号没错误。
D: “学校”、“家”、“图书馆”是名词。
7、

下列的组中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步》 莫怀戚 长篇小说《诗礼人家》
B: 《济南的冬天》朱自清 小说家、剧作家
C: 《观沧海》 曹操 三国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
D: 《荷叶母亲》 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这种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B: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国家,两国关系需要稳定。
C: 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使我市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D: 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7年5月26日以“数据创造价值,创新驱动为来”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幕。
B: 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 由于受阴天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D: 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10、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一书中,《父亲的病》一文,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亡父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揭露了中华民族医学落后的事实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泛滥。
B: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在课堂上居然和好友哈泼玩逗扁虱的游戏,这一章节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表达了对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的讽刺与批判,引发社会对“顽童”的关注。
C: 《西游记》中,乌鸡国国王被狮子精推入井内淹死,狮子精变成国王。国王的鬼魂求告唐僧搭救,沙僧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那里讨来金丹,救活国王。
D: 《水浒传》里浪里白条张顺曾率梁山水军凿破海鳅船,大破高俅官军,并生擒高俅本人,一时梁山声威大震。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1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诗的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短文两篇》,完成下面小题。

【甲】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

( 1 )解释划线词的词义。

①晓雾将歇________

②月色入户________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________

( 2 )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之:山川美 甚矣,汝不惠
B: 是:实欲界之仙都 问今何世
C: 与:念无为乐者 未复有能其奇者
D: 寻:张怀民 病终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4 )简答。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_。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____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师! 老师!》

阎连科

①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②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③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④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⑤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⑥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⑦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①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⑧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⑨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⑩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选自《读者》有删改)

【注】①耄耋(mào dié),指老年,高龄。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耋,七八十岁的年纪。

( 1 )请分析开头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 2 )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

( 3 )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⑨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 4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呵。(魏巍《我的老师》)

蔡芸芝老师和张梦庚老师多是极普通的老师,可两位作者都认为他们伟大。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位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 5 )这篇文章中的老师和“我”给了你哪些启示?请任选一个说一说。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就不能劳驾你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学上班,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⑦……

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地,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 1 )文章叙写了奶奶做的哪些事情?请逐一概括。
( 2 )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 3 )品读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中的“胡乱”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到我跟前”中“凑”字有何妙处?

( 4 )品读下面的语句,请从语气的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 5 )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每个人都有憧憬,特别是青春年少爱追梦的孩子。请你以“憧憬”为题,说真话写真情,抒写内心愿景。
要求:不少于600字;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支离破碎的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