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石家庄市第八十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带(yíng) 红(yān) 分道扬(biāo) 兀穷年(wù)
B: 然(yàn) 气(shuò) 遍群籍(jī) 乎不同(jiǒng)
C: 可(hàn) 字(tiè) 明眸善(lài) 忍俊不(jìn)
D: 古(gèn) 愧(zuò) 移默化(qiǎn) 为人知(xiǎn)
2、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小说,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敬爱和怀念之情。
B: 《回忆我的母亲》以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典型的事例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C: 《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描写了托尔斯泰的肖像,不仅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而且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
D: 《美丽的颜色》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我们从作者的叙述中,感受到科学发展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喃喃自语 喜出望外 无可耐何
B: 开杯大笑 垂头丧气 状如雕塑
C: 摄手蹑脚 心事重重 紧紧搂住
D: 囫囵吞枣 嫩白光滑 跌倒在地
4、下列句子中结尾应使用叹号的一项是( )
A: 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____
B: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____
C: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____
D: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___”
5、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qiǎng)褓 (xiāo)鸟 一代天(jiāo)
B: (yìn)庇 (qiú)枝 引颈受(lù)
C: 沉(miǎn) (yì)测 相(rú)以沫
D: 希(jì) 倒(tā) 一(xiè)千里
7、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用自己的汗水培育祖国的花朵,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 见到自己的孩子到处惹事不学好,惹得四邻投诉,张先深恶痛绝 , 深感对不起去世妻子的嘱托。
C: 爸爸笑着对明明说:“我出差这阵子,你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这真是让我刮目相待啊!”
D: 张玲大大咧咧的,对老师的言外之意完全没有领悟,让在一边旁听的好朋友王晓哭笑不得。
8、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亦乎(“说”通“悦”,高兴 ) 如星点(“裁”通“才”,只有 )
B: 项为之(“强”通“僵”,僵硬 ) 是也( “知”通“智”,聪明 )
C: 诲知之(“女”通“汝”,你 ) 尊君在(“不”通“否”,在不在 )
D: 省吾身( 三,多次 ) 与儿女讲论文议(儿女:儿子和女儿 )
9、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全无定法,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B: 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
C: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D: 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
10、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考和高考都提出了对字迹工整、书写清楚的试卷酌情加分。修改:在句末加上“的要求”。
B: 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和前提。修改:将“保障”和“前提”互换位置。
C: 联邦调查局为打开恐怖分子的手机密码,向专业黑客支付了大量酬金。修改:将“打开”改成“翻译。
D: 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修改:将“能否”删掉。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鉴赏。

花下____

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 1 )诗歌的标题中应该填入下面哪个字?请选出并说理由,

A.醉 B.眠 C.游

我选________ 理由:________

( 2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表现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篇,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 1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又何(参与)焉
B: 肉食者(地位低)
C: 战则请(跟随)
D: 便(通“邀”,邀请)还家
( 2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谋
B: 长跪而谢
C: 辍耕垄上
D: 小大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4 )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聪,亲爱的孩子:

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有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凉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还能向谁去诉苦?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跟头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在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____________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有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 1 )画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不协调,应改为________。
( 2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害而已”一句与前面对应的句子是( )
A: 我们并没有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B: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C: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 3 )如果把画波浪线的句子换成“要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好不好,为什么?
( 4 )填入空格的一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作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B: 就是不再去想失败的惨痛,而振作起来走向前去。
C: 就是吃一堑,长一智。
( 5 )作者用“克利斯朵夫”的事例主要意图是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照要求答题。

让土地休息一会儿

豆春明

①一进冬天,村庄便闲下来。风跑进跑出,一刻不停地收集温暖。这个时候,感觉到最寒冷的,不是牲畜,也不是人,而是风。没有村庄,风也许会被冻死的。不过不要以为村庄就很了不起,如果风不来取走温暖,村庄便遭遇不了冬天。村庄需要休息,而风正是一个不错的借口。

村庄里的树休息了。树藏起耀眼的花朵和多情的叶子,从一年的忙碌中抽回身子。在寒风中,树站成树本来的模样。这是树以休息的名义,在一遍一遍地温习自己。人也休息了。人尽量躲在一个角落里,避免让风发现。人变得有点清心寡欲,而且很大方,第一次把广阔的世界归还给草木、山川、流水……

③土地也该休息了。

④要说忙土地最忙,要比累土地更累,可是很少有人心疼土地。人天天走过田野,心疼的是地里的庄稼。哪株庄稼长高了,哪棵庄稼生病了,人一清二楚。但哪块田老了,哪片地伤了,人根本不去过问。人把土地折腾够了,就抛在一旁不管了。

⑤只有风心疼土地。风理解土地的苦,到了冬天,风就看管好土地上的麦苗,不允许它疯长。监督地里的蛇虫,安排它去冬眠。这些东西比人听话,整个冬天都安安静静的,不去惊扰土地。当然也有如梅花之类不懂事的,在人的鼓动下硬要绽放得轰轰烈烈。风生了气一个劲儿地吹,直到把梅花吹光了事。风做的一切,是为了土地能休息一会儿。

⑥在冬季的天空下,土地舒展着自己。一块田挨着一块田,田依偎着好像在取暖。等到稍微有些暖意,风坏坏的,偷偷溜过来,又把那点温暖抢走了。田挨得更紧了。 平日里,在人的干涉下,田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此刻又重新聚拢,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田在冬天里会不会也像人一样出趟远门,去看望一下多年未见的亲友呢?

⑦每一年,风都如期出现在村庄。

⑧但风显然忽视了人的善变。

⑨从前,人衣衫褴褛,不得不听风的话。现在,人锦帽貂裘,可以不怕风,不理睬风了。眨眼之间,人又把广阔的世界从万物手里夺过来。人想干什么就做什么。风记得昨天还同一块地说着笑话,今天就发现那块地上立着高楼。风急得围着楼转圈,想把土地找回来。住在楼里的人抱怨:风太大了。是的,够大的了,可风越来越觉得无能为力。

在人的带领下,花不想在冬天凋谢,草木也不肯在冬天枯萎。风不敢肯定还有谁会听自己的话。更担心的是,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村庄会没有冬天,世界也无冬天,土地就彻彻底底无法休息了。如今,人们只在盼雪的时候才会想起风,想起冬天。有时雪真的下在村庄或者另一个叫城市的村庄里,人便兴奋地哇哇怪叫,以为发现了天地之间的大美。可是雪一停,人就把风扔了,把冬天扔了。今天的村庄,正在习惯没有冬天的日子,已经习惯不让土地休息。 不知道累坏了的土地,还有没有力气留明天的村庄

⑪自然也会有人想起那些老旧的时光。那时的冬天冷得像冬天。土地懒懒的,啥也不干。水也不去流浪,大大方方地躺在土地的怀里,清清亮亮的,似一面镜子。这种田,名叫冬水田。人走到田边,可以照一照自己的美丑。白云飘过,也能映出自己的厚薄。风吹过来,田和水有些动荡。风安慰说:不要紧,现在是冬天,放心休息好了。

这话听起心酸,像是一句绝唱。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改动)

( 1 )根据选文内容,简要说说风与人分别是怎样对待土地的。

( 2 )联系上下文,第③段“土地也该休息了”这句话不能删去,请简述理由。

( 3 )细读第⑩段第一个画线句,从语境看,“花不想在冬天凋谢,草木也不肯再冬天枯萎”反映的是一种什么现象?为什么要特意强调“在人的带领下”?

( 4 )“绝唱”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①具有最高水平的诗文;②生前最后的歌唱。第⑫段“这话听起心酸,像是一句绝唱”中“绝唱”一词的理解该选哪一项?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 5 )结合选文,仔细揣摩,下列语句跟括号里的句子相比,有什么优点?

①村庄里的树休息了。树藏起耀眼的花朵和多情的叶子,从一年的忙碌中抽回身子。

在寒风中,树站成树本来的模样。(村庄里树木的花朵萎谢了,叶子凋零了,曾经是繁枝密叶的树木,成了光秃秃的一片。)

②平日里,在人的干涉下,田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此刻重新聚拢,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平日,人们在田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庄稼,一块一块,形色各异,高低错落。此刻田地便都还原了本色,合成了一片。)

( 6 )挑战作者。

①有读者认为,选文第①段“村庄便遭遇不了冬天”中“遭遇”一词不够恰当。

A请你帮助阐述理由;

B如果要修改这个句子,你认为怎么改更合适?

②选文第⑩段最后一句:“不知道累坏了的土地,还有没有力气留在明天的村庄?”有读者提出,从立意看,如果把这里的“在”字改为“住”字,会更好。请你帮助阐述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根据下面的信息,写一段关于“义务教育教科书(教育部组织编写)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体系的说明文字。

要求:①说明对象明确,信息不泄露;②说明顺畅合理,条理清晰;③符合说明文语言要求;④字数在150至200字之内。

第四单元


板块

内容

阅读

1、纪念白求恩(毛泽东);2、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3、*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4、诫子书(诸葛亮

写作

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注:阅读课文分“教读”和“自读”两类,篇名前标有*的为自读课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天然呆智仅限于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