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嵊州市越风美术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B: 崀山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湘西南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
C: 通过观看电影《战狼》,使我重新认识了“爱国”“血性”的真谛。
D: 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2、

选出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 如果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 小邹真是别出心裁 , 制作的飞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C: 全班同学刻苦钻研,合作探究,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真是不堪设想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纶(lún) 留(dài) 轩(miǎo) 深痛疾(è)
B: 首(qiào) 气(fēn) 教(huǐ) 夕日欲(tuí)
C: 冽(lǐn) 热(zhì) 斟(zhuó) 无声息(qiāo)
D: 责(jié) 刻(juān) 蒙(mèi) 息敛声(bǐng)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目前,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映,之所以好评不断的原因,除了剧情精彩,演员们的演技也是一大亮点。
B: 不少中央企业纷纷响应,表示将以实干历史赋予的使命和机遇,争做雄安新区建设的排头兵。
C: 报道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计划打造一支拥有多达60艘056/056A型江岛级护卫舰的舰队。
D: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这里的美,虽然在于景,更在于人。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儿童文学家要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
B: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 当前,全国多个城市市民响应“全国共享单车行业文明骑行倡议活动”,主动规范自身用车行为。
D: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6、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莫言从“内部” 中国社会,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令人震撼地挖掘了其中最隐秘的真实。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

③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代表的一大批平凡人物“舍生忘死”“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 沉沦在冷漠与麻木中的人们:善与美主宰着世界,恶与丑终将被埋葬。

A: 审视 期待 警醒
B: 审查 期盼 唤醒
C: 审查 期待 唤醒
D: 审视 期盼 警醒
7、阅读以下文字,请在横线的空处,选择衔接恰当的一项( )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①是为了现在和未来的不忘却纪念

②是为了中国与世界更好地沟通

③是缅怀过去

④是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⑤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

⑥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


A: ③⑤①②⑥④
B: ③⑤②①④⑥
C: ②④⑥③①⑤
D: ①④⑥③⑤②
8、

下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 《呼兰河传》中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B: 《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
C: 孕育孙悟空的仙石高三丈六尺五寸,象征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其二丈四尺围圆则象征着我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
D: 鲁滨逊热爱航海,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他幸好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庄园主。可是他不安于现状,第二次又出海,到非洲贩卖奴隶。
9、下面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B: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互相比较着,看看各自的两膝是否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C: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D: 故日: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10、下列元代戏剧作品作品中,属于四大爱情剧的有( )
A: 《西厢记》
B: 《窦娥冤》
C: 《梧桐雨》
D: 《柳毅传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1 )这首诗张弛有致,刚柔相间,堪称唐朝边塞诗的压卷之作。根据题目来看,它在内容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半部分重点描写了西北边塞的________;后半部分紧扣题目中的“________”字,叙写了宴别场面的________等、送别友人的时间之长和送别地点的转换之多。
( 2 )结合诗句内容,说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抒情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①又何焉( ) ②小惠未( )

( 2 )下列选项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入见 入据陈
B: 再而衰,而竭 人行,必有我师焉
C: 肉食者之 为人而不忠乎
D: 何君为长者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4 )本文中曹刿这个人物形象血肉饱满,奕奕动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许多美好的东西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从曹刿身上汲取些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百年老街王府井

七爷

①去北京旅游,你会由此想到什么?是去天安门打卡升旗仪式,还是去紫禁城刷脸刷存在?或是去攀爬凸显古人智慧的万里长城?但你是不是忘了,在北京还有一条聚文化、历史、建筑、艺术、时尚、潮流、美食、百货于一身的中华第一街——王府井大街。

②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1600米,钻石珠宝、日用百货、国际超奢、豪车名府等不计其数,有“金街”之称。它的规模之庞大,琳琅之满目实不负“第一街”的盛名。

③说起王府井,应该不会有人感到陌生,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经济区叫作“王府井”。同时,很多人都会疑惑,哪家王府的水井这么出名?为什么会用一口井为大街命名,还是享誉中外的金街。

④辽金时期,王府井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忽必烈定元朝国都于北京之后,在这里辟出一条街,这里才开始热闹发展起来,因为地形呈“丁”字状,便有了“丁字街”的名字。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效仿唐朝长安旧制,在丁字街一带修建了十个王府。于是,丁字街开始改称“十王府街”。

⑤由于十王府街的位置独特,就在东安门外,与皇宫毗邻而居的达官贵人出入不断。为了满足官宦们的消费需求和百姓的生意兴隆,这条街上的商贩只增不减。由此形成了明朝最热闹繁华的大街,每到佳节年庆,这里更是熙熙攘攘。清军入关后,在北京实行旗汉分居,百姓被迁至三门外的外城,内城居住着大清的王爷和官员。明朝的王府被翻修后赐给大清的王公贵臣,众多的王爷、郡王、大臣居住在十王府街,这里也因此显赫一时,而这条街便改称“王府街”或“王府大街”。

⑥由此可见,“王府井”的王府可不是说的哪家王府,而是由于这里位置优越,王府众多,是赫赫有名的王府群。

⑦这王府有了,那么井呢?

据清光绪十一年《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北京内外城共有水井1258口,大多水质咸苦,只有极少数甘甜,能饮用的不多,而十王府井则在甘洌可用之中。“王府井”的得名始于明中叶街上的一口甜井,因为地处王府林立之处,始称“王府街之井”“十王府街之井”,由于太过拗口,简称为“王府井”。

⑨虽然王府井的名字早早定下来了,但紧限于那口甜井。以“王府井”为大街命名是在1915年,北洋政府把这条街划分为三段,南大街的王府井历史渊远,便称南大街为“王府井大街”。随着王府井大街的名声逐渐远扬,又是老街的根,于是“合三為一”,统称这条街为“王府井大街”。

⑩水井可以说是这条街的根本,它养育了这里一代又一代的百姓,聚四方人民于一处,见证这里的繁华衰落和风云变幻。而王府井这条百年老街,就像一位和蔼睿智的老人,从历史潮流中走来,它的每一块砖、每一家店、每一处风景都充满了故事。

⑪“王府井”,这个名字包含了太多的故事和风雨,它在历史的起起落落中,靠着一口甜井颠簸地走到今天。对很多人来说,去北京,逛王府井大街和爬长城一样重要,因为它承载着人们太多对老北京的回忆与向往。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 1 )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王府井大街的特点。
( 2 )文章第④至⑨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
( 3 )第⑦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4 )第⑧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5 )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1600米。

阅读《橘子酸,橘子甜》。完成下列小题。

橘子酸,橘子甜

马国福

将近二十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那一幕。

冬天的时候,母亲生病了,城里的一个亲戚拎着几个橘子来看望。物质匮乏的年代,对于乡下的孩子而言.能吃到一颗水果糖就已经很幸福了,如果能吃到甜甜的橘子,那无异于过一个盛大隆重的节日。

亲戚走后.睡在床上的母亲让哥哥拿来那一兜橘子。我知道。她要给我们兄妹分橘子。人小心大,排行最小的我,贪婪地盯着那盘放在瓷碟子里的橘子,昏暗的灯光下,橘子光芒四射。诱得我口水一阵阵在胃里翻江倒海。我是多么希望母亲把那最大的橘子给我啊。我用舌头舔着因为冬季的干燥而起皮的嘴唇,一会儿望着橘子,一会儿望着母亲,祈求的眼神如丝一样,越扯越长。

母亲慈爱地摸摸我的后脑勺,给了我一个很小的橘子。我小心翼翼地接过橘子,委屈的眼泪掉了下来:我是多么希望得到很大的那个橘子啊。我没有立即吃掉这个橘子,我想把它带到学校。晚上睡觉时我把橘子紧紧地攥在手心,舔着冰凉的橘子皮,不知不觉睡着了。

那时候上学很早,天还没有亮就要早早起床到学校。没有人给我们做早饭,我们的早饭就是两个放在蒸笼里的馒头。厨房里的灯坏了,在黑暗中我将手伸进蒸笼,我摸到的不是柔软的馒头,而是一个冰凉的大橘子!这让我无比欣喜,我想是母亲特意给我留着带到学校吃的,我将手又伸到里边,摸到的是一个小橘子,再摸,是一个馒头。拿大橘子还是小橘子,我犹豫不决。在兄妹当中我的地位并不高,学习并不好。大橘子肯定是留给经常帮着干家务、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姐姐吃的,内心的贪婪使我将大橘子装进书包。

在课堂上我无心听老师讲课.满脑子全是诱人的橘子味道,我盼望着早点下课,心里默默数,一秒。二秒,数到六十秒,又从一秒重新数到六十秒,周而复始,以此计算下课的时间。愣愣怔怔中那个橘子如同长了翅膀的燕子,飞向我空洞的胃部。

终于等到下课了,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那个橘子,躲到无人的角落,像科学家用显微镜审视肉眼看不见的化学物质一样观察橘子。我想吃,但又舍不得吃,不敢吃。最终,我把那个橘子放进书包,带回家,又悄悄放到蒸笼里。

晚上,母亲把我们兄妹五个叫到跟前,她表扬大姐,说她懂事,爱怜弟弟,把大橘子主动放到蒸茏中,留给弟妹吃,而自己却舍不得吃。母亲的话还没说完,姐姐和哥哥把各自的橘子全部捧了出来,说:“妈,你身体不好,这是留给你吃的。”他们把带有体温的橘子又交给了母亲。

母亲把大橘子分成几瓣,把最大的一瓣给了我。把其他的给了哥哥姐姐。我们分享着冬夜里的温暖和甜蜜,仿佛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大橘子酸酸的,根本没有我所预想的那么甜。母亲看穿了我们的心思,又接连剥了几个小橘子。我只顾自己,接连吃了几瓣,果汁从嘴里流了出来,那个甜哪,仿佛渗到了骨头里。姐姐吃得很慢,她说:妈,你也吃吧,小橘子可甜了!等到盘子里的橘子只剩一瓣时,我才发现,母亲没有吃一点。母亲说,好好念书,长大了你们天天有橘子吃,想吃多少吃多少。

我暗暗发誓,努力学习,长大了考上大学,有了钱让全家人天天吃又大又甜的橘子。

第二年姐姐考上了一所师范。三年后她有了工作,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她买了好多橘子。就在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橘子时。姐姐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有的人拿到大的就抱怨酸,拿到甜的就抱怨小。还记得几年前我们吃橘子的情景吗?当时我拿到小橘子,我就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就感谢它是大的。”

突然间我明白了姐姐的心。此后,我不再抱怨,也不再贪玩,我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现在,有了钱,可以随时吃到新鲜的橘子了,但是我总吃不出多年前的味道。我不再迷恋橘子,但多年前那盘橘子一直闪亮在我的心灵深处。

橘子甜,橘子酸。甜里头裹着酸,酸里头流着甜……

( 1 )为什么“我把那个橘子放进书包,带回家,又惝悄放到蒸笼里”?
( 2 )理解“我们分享着冬夜里的温暖和甜蜜”一句的深刻含义:
( 3 )“突然间我明白了姐姐的心”,“我”明白了什么?
( 4 )结合语境,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 5 )“但多年前那盘橘子一直闪亮在我的心灵深处”中的“那盘橘子”仅仅是橘子?请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以“ 在其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你可以从“趣”“美”“情义”“做人”中选填,也可以填其他的词语。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克制自己的思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