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云霄城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把这些关系导入互联网中,对习惯了与陌生人在互联网上聊天的网民来说,无疑是捅破了虚拟和现实间的最后一层窗户纸,实现了互联网和真实生活的“无缝连接”。

②仅3年多时间,微信已经变成了移动互联网上的“巨鳄”。

③沉淀在手机通讯录和邮箱联系人中的关系是个人最稳定的社交关系。

④微信的4.0版本正式增加了朋友圈功能,随后又逐渐增加了评论、隐私、收藏等功能。

⑤这种模式的即时通讯应用迅速得到传播,在国内首先有了“米聊”,随后又出现了“微信”。


A: ①⑤②④③
B: ②④①⑤③
C: ③①⑤④②
D: ④⑤②③①
2、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要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卷有益
B: 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海阔难越,但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 , 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
C: 2016年12月28日,沪昆高铁豁然贯通 , 这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D: 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中国男、女乒乓球队重蹈覆辙 , 成功卫冕奥运乒乓球男团、女团冠军。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温家宝在会见安南特使时指出:当务之急是保障叙利亚平民的生命安全,各方要立即停止暴力行动。
B: 近年来,随着华裔青年林书豪奇迹般地崛起美国篮坛,华裔“虎妈式”教育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焦点。
C: 2012年预期房价将有所回落,但总体降幅不会很大,人们希望的一触即发的情景是不会出现的。
D: 中方再次敦促菲律宾切实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停止一切挑衅 , 拿出诚意与中方进行认真的外交对话。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一般在秋天举行,称“秋闱”,因正是桂花开放时节,故金榜题名也称“折桂”。
B: “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堂”是居所名称,古代居所前为“堂”,后为“室”。成语“登堂入室”出自《论语》,意即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指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
C: 古代制竹简以火烤竹去湿,刮去竹青部分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或“杀青”。后来“汗青”指“史册”,例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杀青”现多指影视作品前期拍摄完成。
D: 古人将一夜从19点开始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一更,即零点前后。
5、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教/论/未雨绸 不容发/挑拨离
B: 亵/救 造/根深固 提纲领/而不舍
C: 视/竹/言简意 随声附/心平气
D: 掠/偷/金铁马 目不接/闻名
6、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B: 排球比赛结束后,同学们津津乐道地谈论起球员们的表现。
C: 三月撄花节期间,磁湖南岸,樱花盛开,如云如霞,游人鳞次栉比
D: 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雏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由于嫦娥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探月工程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B: 学校狠抓后勤管理,防止学生校园食品中毒事件不再发生。
C: 云南各地政府积极制定抗旱措施,调查旱灾情况。
D: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关注生活质量。
8、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落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释】①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


A: 诗的前两句写乡村景致,鸡鸣、农舍、修竹、清溪、小桥,构成一幅静谧的山村风景画。
B: 第三句写农事,“妇姑相唤浴蚕去”,透着亲切,虽然农事繁忙,但家庭成员关系和睦,其乐融融。
C: 妇姑浴蚕去了,雨中的山村,唯有栀子花开在庭院枝头。一个“闲”字,烘托出农家生活的悠闲舒适。
D: 全诗描写了山村幽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农家景致,表达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9、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举办“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使人们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了。
B: 是否拥有积极进取的热情,是一个人年轻的标志之一。
C: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扩大少年儿童的基本文化素质和书写水平,邗江区教育局组织了2013年(上)江苏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
D: 法国皮诺先生近日表示,他将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
10、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潇洒 凌空 由衷 眼花潦乱
B: 监视 操纵 桅杆 阵耳欲聋
C: 馈退 坠毁 紧绷 惮精竭虑
D: 浩瀚 遗嘱 吞食 白手起家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________”终。以“________”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

( 2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3 )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①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________________

②赏析: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補、允等之慢,以彰其谷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出师表》)

【乙】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徵亦喜逄知已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丞。

(节选自《旧唐书·魏徵传》)

(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耕于南阳 躬:亲身,亲自
B: 后倾覆 值:遇,遇到
C: 夜忧叹 夙:早,早晨
D: 至于斟酌损 益:益处,好处
( 2 )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3 )语段【甲】中,作者为什么要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
( 4 )结合语段【甲】和语段【乙】,概括说明为国尽忠的诸葛亮、魏徵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漫谈桥的美
游览祖国的名胜,也许你醉情于名楼古刹,也许你忘返于名山大川,而我,偏爱恋桥的隽美。那横跨在间的仪态万方的桥,常常把人带进一个诗情画意的美的境界。“水从碧玉环中过,人从苍龙背上行。”多么令人神往。远古的神话,把天上的彩虹说成是“人间天上的桥”;而古往今来的诗人,却爱把人间的桥比做天上的彩虹。
桥的美,首先在于它的建筑艺术的美。无论是拱桥、联拱桥、梁桥、开合桥,还是卧桥、浮桥和悬桥,它们在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质地等方面,都十分讲究均衡、对称、变化、和谐,甚至还有韵律和节奏,显示出造型的美。饮誉中外的赵州桥,是我国目前还保存完好的一座古代石拱桥。它横跨在河北赵县洨河之上,一个大拱,状若长弓,桥面与水面却几乎平行。大拱的两肩上,又各驮着两个小拱,拱上加拱,这样不仅减少了水流阻力,减轻桥重,而且使桥身多变化,不呆板,更显美观。整个拱身结构匀称,精巧空灵,雄伟之中见秀逸。历代人们都赞颂赵州桥的美。唐朝张鷟说,远望赵州桥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宋朝杜德源则有这样的诗句赞美它:“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坦平箭直千人过,驿马驰驱万国通。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水去朝东。”今天人们不仅观赏它的巧夺天工的造型美,而且为它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拱肩加拱的“敞肩拱”型桥,感到自豪。这也许就是赞叹赵州桥的歌舞剧《小放牛》至今还流传不衰的缘由吧。
桥的美,还在于它融合了多种艺术的美。雕刻、绘画、亭阁、工艺美术,乃至碑亭中的诗文,共同构成了桥的美。北京丰台的卢沟桥,桥上的石柱雕刻着狮子四百八十五个。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侧耳谛听,有的凝目远望,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颂此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的石狮,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桥东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亦为桥增色不少。广西三江的程阳风雨桥,在五座青石桥墩上,建有五座不同屋顶的四层宝塔式楼阁。楼阁间有廊相连,上有屋盖,楼、廊浑然一体,相映生辉,形成一条壮丽的水上游廊。
桥的美,还因为它往往和周围环境、自然景色互相配合,格局相宜,融为一体,造成一种美的境界。人们称这为“借景”。泰山中天门北的云步桥,驾凌深涧。附近常有云气弥漫,人行桥上如在天际。桥北石崖名御帐坪,传说是当年宋真宗观赏云步桥的月色与泉声,凿穴支帐野宿的地方。坪前飞瀑悬挂,穿行桥下,水气蒸腾,金鼓齐鸣。明代诗人陈凤梧有诗赞道:“百丈崖高锁翠烟,半空垂下玉龙涎。天晴六月常飞雨,风静三更自奏弦。”云步桥的高崖、飞瀑、行云、苍松,使此桥脱尽尘埃气,而产生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使人神清气爽。
桥的美,还因为桥本身的特殊经历。典故传说及其引起的思索和遐想,让人产生一种意境美。西安灞桥,是历史上富有诗意的古桥。唐人送客多至灞桥,折柳赠别,至此黯然,故又名消魂桥。春夏之交,来至灞桥,翠柳低垂,絮花纷飞。口中吟咏着唐朝王之涣的诗句:“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此时此地,诗的氛围和桥的景物水乳交融,产生一种深蕴淡出的意境美。苏州枫桥,唐诗人张继作有著名诗篇《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为枫桥竖起一块丰碑。枫桥、寒山寺和寺里的大钟从此名扬海外。诗人通过天脚残月、江畔枫树、渔舟火光、栖鸦夜啼、古刹钟声的描写,使枫桥的夜色显得无比的幽美。杭州西湖的断桥,以其“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而断桥的著名和给人的美感又似乎不在残雪,而在《白蛇传》的民间传说。白娘子和许仙断桥相识,互相爱慕,由此而产生一出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白娘子终因爱情而献身。人们对白娘子的悲惨遭遇,同情、怜悯和赞叹不已。
还有一种并非属于建筑艺术的桥,它也是美的。比如神话中的桥。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牛郎织女的故事。那可恶的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织女的美满姻缘,用一道银河,隔断了一对生死不渝的夫妻。是那成人之美的花喜鹤,每年七月初七,在银河上搭起一座鹊桥,使夫妻俩得以相会。这鹊桥,是爱情之桥,幸福之桥,自然它是十分奇丽动人的。

( 1 )第一段中哪句话是该段的中心句?

( 2 )作者从哪几方面表现桥的美?

( 3 )“桥的美,还在于它融合了多种艺术的美”这里的“多种艺术”指的是什么?文中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 4 )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能否去掉?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这也许就是赞叹赵州桥的歌舞剧《小放牛》至今还流传不衰的缘由吧。
②桥的美,还因为它往往和周围环境、自然景色互相配合,格局相宜,融为一体,造成一种美的境界。

( 5 )为什么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要写到一种非建筑桥呢?

( 6 )这篇文章在行文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阅读文章,完成题目

换位思考

①我有一位在医院当院长的朋友,最近去趟银行办事,饱受排队之苦还不算,因银行等候大厅座位不够,干站了近半小时,心情非常压抑。回来后,他马上增加医院的收费窗口,在病人候诊的地方增加座位,大家纷纷为此举点赞叫好。

②我的这位院长朋友之所以会这样做,我认为是换位思考后的结果。他受银行办事的遭遇启发,想到患者就诊排队等候之苦,于是马上改善服务条件,为广大患者做了一件大实事。看来,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③其实,换位思考是一种美德。大凡经常换位思考、时时处处替人着想的人,都是心胸开阔、与人为善的人,这种人往往人缘很好,德高望重。在一次饭局上,一位老友谈起了他的父亲,谈到二十多年前的旧事。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重点大学,这在当时当地是一件非常轰动的事情,按风俗要大摆酒席庆祝一番,然而他父亲却不同意摆酒,他母亲及众多亲朋多次相劝,他父亲却坚决不松口。他父亲的理由是,同屋的两位考生这次高考都考得不好,全家人都处在伤痛之中,如再大摆酒席的话,势必会刺激邻家使他们更加不好受。他当时很不理解父亲的决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感受到父亲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品德,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何在村里有那么高的威望。

④换位思考也是一种智慧。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经常遇到要说服他人的时候,怎样才能使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呢?这不仅需要艺术,更需要智慧,而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往往能收到奇妙的效果。大家颇为熟悉的《触龙说赵太后》便是经典之作。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不得不向齐国求援,而齐国一定要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太后溺爱长安君却执意不肯,并扬言对进谏者格杀勿论。面对国家危急的形势,左师臣触龙冒着生命危险,在与赵太后谈家常事缓和她的情绪后,以派长安君做人质是“让他为国家立功,增加长安君的威望”为理由,终于让赵太后下决心送长安君当人质,从而解救了国家,留下了美谈。触龙之所以能说服赵太后,就是运用换位思考,站在赵太后和长安君的立场上陈利弊,使赵太后明白了“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让她的爱子出质于齐而换取救兵。触龙的这种智慧,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已,世人均为触龙善于做思想工作的才能大表敬仰。

⑤换位思考更是一味良药。前些年,我托平时关系不错的校长帮我亲戚的小孩调整班级,我这位校长朋友说为不影响教学秩序,开学时他已宣布任何人不准调班,所以他不能帮这个忙。我说这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吗?他说这事虽小但影响大局。尽管我说尽好话,他就是不松口。当时我对他意见很大,认为关系这么好连这点小忙也不肯帮,于是再也不跟他交往。后来他似乎察觉到了我的不满,于是请我吃饭再次向我解释,并问我假如你在我这个位置你会怎么做?我听后马上转念一想,自己当校长也不可能这么做,这样做一是会失信于民影响威信,二是开了这个口往往人家有样学样,最终影响教学秩序。经这么一换位思考,很快理解了他的苦衷,反而觉得自己太自私了!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不仅可以改善和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更主要的是能理解对方的行为,对人就不会苛求,容易产生宽容的心理,从而打开自己心中的死结,使自己释怀。

⑥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妨多作换位思考,这样,你的心胸就会更加开阔,你的人际关系会变得好。

( 1 )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 2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述的?
( 3 )第①段在文中充当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
( 4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 5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这,是一种修养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那抹、淡悸の优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