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武钢第三子弟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虽然是个农民,平常喜爱学习,读书看报,识不少字,跳广场舞也在行。
B: 他大声地说:“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每一个科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C: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任何人不能修建围堤,种植农作物,弃置垃圾。
D: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端正党风、增强党的凝聚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国际马拉松比赛首次在黄冈激情开跑。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比赛中,黄冈人以奔跑的姿势跑进春天,拥抱春天。
B: 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 , 在此节目中,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青睐。
C: 近期在遗爱湖举行的焰火表演晚会中,璀璨夺目的焰火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拍手称快
D: 在科幻、冒险类大片《流浪地球》中,航天员刘培强因执行任务,导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陪伴,父子关系疏远。吴京将这一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该企业狠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将“一倍”改为“一半”)
B: 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去掉“能否”)
C: 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与“解决”位置对调)
D: 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在“登高远眺”前加上“享受”)
4、对《蒹葭》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共三章,每章的前二句是写景,点明季节;后六句是写寻找“伊人”。
B: 全诗叙述了在一个初冬的早晨,苍苍的芦苇上白露凝霜,“我”寻找在水一方的“伊人”。
C: 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所能到达的路曲折难行,伊人好像置身于洲岛之中,可望而不可及,可思而不可得,表现了寻求者怅惘失落之情。
D: 全诗音节上回环往复。意境上创造出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朦胧美,有一唱三叹之韵。
5、名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蜘蛛是一种非常怕冷的动物。——《昆虫记》
B: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是周恩来。——《红星照耀中国》
C: 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藤野先生》
D: “核战争会招致人类毁灭,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地球环境污染也会招致人类灭亡。”——《寂静的春天》
6、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辑录了《阿长与〈山海经〉》、《风筝》、《藤野先生》等作品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B: 《范文正公集》和《欧阳文忠公集》中的“文正”和“文忠”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的谥号,这两本书都是以作者去世后的封号作书名。
C: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达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D: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期,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7、

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乡愁打动观众心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舌尖2》)开播后,在网络和电视上创造了收视奇迹,并跃居微博话题榜首位。许多观众说,喜欢《舌尖2》就是因为它不仅拍摄了美食,更讲述了做美食的人和事。其中浓浓的乡情更让不少背井离乡打拼的人留下了眼泪。也有网友说,看到人们为准备食材付出的艰辛,让我们在体味美食的同时,学会感恩。

A: 温情催人双泪垂
B: 体味美食学感恩
C: 佳片掀起收视潮
D: 新作追求国际化
8、下列对课文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赞美了马帮汉子粗犷豪迈的性格和勇敢无畏的精神,突出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时镇定自若的品格。
B: 标题既点出了核心事件,也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C: 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D: “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马帮的密集和移动的缓慢。
9、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油菜地里“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留影,让人无可奈何。
B: 在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参会人员对鞭辟入里的分析深受启发,不禁都鼓起掌来。
C: 国庆长假,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 , 赏风景,品小吃,其乐无穷。
D: 面对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10、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惶失措
B: 狼籍 烦躁 荡然无存 消声匿迹
C: 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因地制宜
D: 归咎 喷嚏 铸剑为梨 穿流不息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1 )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 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2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诫外甥书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①。使庶几之志②,揭然③有所存,恻然④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⑤,广咨问,除嫌吝⑥,虽有淹留⑦,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⑧不庸,不免于下流矣!

(选自《诸葛亮集》)

【注释】①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②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③揭然:高举的样子。④侧然:恳切的样子。⑤细碎:琐碎的杂念。⑥嫌吝:怨恨耻辱。⑦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③窜伏:逃避,藏匿。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志当存高远________ ②细碎________

有淹留________ ④志不强毅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 3 )文中提到如何实现志向?(用原文回答)

( 4 )读罢此文,你一定受益匪浅,那么谈一谈你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志存高远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漓江情韵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看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体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 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 1 )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2 )“我”见到摇船人时 “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是因为________ 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

( 3 )文章倒数第二段中“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这是为什么呢?

( 4 )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新华社联合国9月29日电新华社记者马建国何玲玲王俊禄

①美国纽约曼哈顿,当地时间26日晚,在世界瞩目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年度“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颁给中国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下称“千万工程”)。

②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说,“千万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主席和万千农民携手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

③15年前的2003年春节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冒着雨雪,专程来到浙江宁波余姚横坎头村考察调研。当时的这个山村还没有水泥路,全村没有一个公厕,许多人家都还用露天粪缸。当时的浙江,广大农村正面临“成长的烦恼”,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有新房无新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垃圾无处去、污水到处流”等现象十分突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经济高增长背后,是不蓝的天、不清的水、不绿的山,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如何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

④2003年6月,在同志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在全省启动“千万工程”,即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⑤15年后,湖州市安吉县递铺镇鲁家村的村民裘丽琴在联合国的颁奖仪式上讲述她的感受。“我来自浙江省的一个村庄,”在全场的掌声中,裘丽琴走到麦克风前激动地说,“15年前,我每天都要拎着满满的一桶脏水走到很远的地方去倒污水。当时,我家厨房没有排污水管,村里没有垃圾箱,河道受污染,又黑又臭。今天,主席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使我们村庄变成一张靓丽的明信片。”

⑥裘丽琴的家乡安吉在“千万工程”中开启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全新路径,使村庄美丽起来,让生态产生效益。如今,这里已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一派魅力江南好风光。

⑦党的十九大后,乡村振兴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美丽中国建设不断引向深入,背后彰显的是大写的人民。“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一系列生态惠民举措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⑧彭佳学又讲起了一大串故事:在仙居县上横街村栽着花草的“花香猪舍”,沿袭数千年的传统养猪变成了集中养殖、污水纳管。仙居还全面推进城区医化企业的搬迁改造,通过“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全民参与治水,仙居成功创建了省级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连续两年获得浙江治水最高奖“大禹鼎”

杭徽古道、浙西民俗、耕织图园、太湖源头、水韵潜川……“千万工程”建设这些年,杭州市临安区农办和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农林大学联合,突出临安山水人文特色,先后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文件。

从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到面源污染整治、农房改造建设,再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裘丽琴所在的村庄环境美化后,村民们在家里办起了民宿,并以制作手工木制品、种植茶叶、销售蔬菜等产业实现增收,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

⑪从“示范引领”,到“整体推进”,再到“深化提升”……15年的持续奋斗,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规划引领、坚持稳扎稳打、坚持群众视角,是“千万工程”生动实践带来的经验。

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累计有2.7万个建制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占全省建制村总数的97%;74%的农户厕所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的建制村全覆盖,41%的建制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⑬浙江省环保厅厅长方敏说,如今,无论是什么季节,行走在浙江大地,都会发现一道道旖旎的美丽乡村风光接连呈现,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选自新华网有删节)

(学习消息以后,小文和小涵针对上文展开讨论,下面是他们讨论的片段。请你根据内容,把对话补充完整。)

( 1 )【拟写标题】

小文:看了上面的文章,我感觉很兴奋。家乡的前所未有的美,让世界震惊。我想用《我看见未来世界的模样》作为文章的标题,以表达我内心的激动。

小涵:你拟写的标题很有诗意,让人向往。可是我觉得标题最好根据导语来拟写,能够概括主要的事件,我想用________作为标题,它更能表现出我作为浙江人的骄傲和自豪。

小文:嗯,从消息的构成这一点看,你拟写的标题很契合内容。我为你点赞。

( 2 )【发现背景】

小涵:我还有一个发现:背景材料暗含在主体当中,它介绍了“千万工程”启动的缘由。

小文:我也发现了,就是第③段中“15年前的2003年春节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冒着雨雪,专程来到浙江宁波余姚横坎头村考察调研”这一句话。另外我还发现这一段还介绍了当时浙江农村存在的两大问题:________;________。

( 3 )【设计提纲】

小文:副省长彭佳学和村民代表裘丽琴在世界的瞩目下接受采访,我能采访他们该多好。

小涵:那我们针对文中划线句对不同的人物拟写采访提纲,好吗?

小文:好的,每人选一个人物提两个不同的问题。

小涵:开始吧。请填在我设计的表格内。

我采访的人物是:________

问题1

________

问题2

________


( 4 )【梳理信息】

小文:通过采访,我了解到治理改变落后面貌的过程太艰辛。我们一起整理在下面的表格中。

阶段

整体规划

具体策略

第一阶段

示范引领

①________

第二阶段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第三阶段

④________

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历史文化村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美丽乡村创建全面铺开。

小涵:久久为功,15年的坚持和付出,缔造了今天浙江美丽的乡村。

( 5 )【选用插图】

小文:“千万工程”缔造大美浙江,可惜这则消息只有文字没有美图,不能目睹。

小涵:这有何难?我在网上找了四幅图,配合本则消息使用。请你从中选择两幅来展现浙江新农村的不同面貌,并结合图片及文本说明你的理由。

小文:________

小涵:小文,你说得有道理。看来,经过学习,我们已经出色地掌握有关消息的知识。真棒!

四、写作(分值:60分)
青春无限美好,有追求有梦想,但有叛逆、迷惘、冲动、鲁莽……回首往事,你是否为曾经的不谙世事感到后后悔、自责、愧疚……

请以“我不该这样_______”为题目,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抄袭; ④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醉卧红尘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