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B: 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 C: 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 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
2、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谀词(yú) 伫立(zhù) 锲而不舍(qì) 相形见绌(chù) C: 确凿(záo) 炽热(zhì) 一抔黄土 (póu) 长吁(xū)短叹 D: 陨落(yǔn) 剽悍(piāo) 气冲斗牛(dòu) 广袤(mào)无垠 |
3、 | 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名人传》中提出的造就伟人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痛苦与磨难。B: 《西游记》中,孙悟空经过火焰山时,不仅没被烧死,还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C: 小说《简·爱》以自叙形式写成,阐释了“人的价值是尊严与爱”的主题,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是小说的一大特色。 D: “呼保义”是宋江绰号之一,这个绰号既表现宋江的谦虚(“保义”是宋代最低武馆名),又表现其对朝廷和皇帝保持忠义的态度。 |
4、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苞(bāo) 棱(líng)镜 屋檐(yán) 睫(jié)毛 B: 咄(duō)咄 静谧(mì) 粗犷(kuàng) 高邈(miǎo) C: 莅(lì)临 吝啬(sè) 漾(yàng)出 池畦(wā) D: 淅(xī)沥 悠(yōu)远 诱惑(huó) 干涩(sè) |
5、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ìng) 糜子(méi) 蓦然(mò) 龟裂(guī) B: 桕树(jiù) 行辈(háng) 亢奋(kàng) 俨然(liǎn) C: 晦暗(huì) 撺掇(chuān) 羁绊(jī) 襁褓(qiǎng) D: 斡旋(wò) 褶皱(zhě) 寒噤(jìn) 翌日(yì)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B: 他总是对其他同学的缺点妄自菲薄 , 因而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C: 越来越多的电脑族在享受电脑带来的便捷时,频频遭遇“电脑病”的困扰,“电脑病”患者与日俱增。 D: 问候不一定要郑重其事 , 但一定要真诚。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漫步 笼罩 大庭广众 B: 闲暇 瞬息 天崖海角 C: 狂斓 竹篾 千钧重负 D: 深宵 烦燥 语无伦次 |
8、 | 关于名著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罗曼 罗兰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 C: 《昆虫记》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鲁迅把它奉为“昆虫的史诗”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苏联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优秀小说 |
9、 | 对划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面对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热潮,耳闻时代列车高歌猛进的轰鸣,我相信少年朋友们定会以建设祖国为己任,……(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B: 我们毕竟是在前线的冒险者,忙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无暇顾及:没有空余的时间注意到。) C: 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 , 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相安无事: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冲突,和平相处。) D: 所以完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创造出一个人们梦寐以求的“花花世界”。(花花世界:指繁华热闹的地方。) |
10、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置疑 声张 泰然自若 C: 置疑 伸张 悠然自得 D: 质疑 伸张 悠然自得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小题。 【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出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shuì)景公,景公未之行③而赐我廪丘,其不知丘④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万钟:________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________ ③景公致廪丘以为养 以为:________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①是亦不可以已乎? ②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 3 )甲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①朝服衣冠________ ②明日 , 徐公来________ 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_______ ④时时而间进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3 )多用排比句,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也是《战国策》整本书的语言特色。仔细体会第②段邹忌对齐威王说的话,从排比的角度谈谈表达效果。( 4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也爽快地接受了。那么,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
老海棠树(节选)
史铁生
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得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有删改)
( 1 )本文词语运用很有特色,请从文中(A),(B)两处划线词中任选一个加以评析。(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 2 )请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示例:前文: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
后文: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前文: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后文:________。
( 5 )“我”的过错铸成了“永生的痛悔”。如果还有机会弥补,你觉得“我”会怎样做?(50字左右)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①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②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冷月和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③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了,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④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泥土,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而背阴山坡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那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⑤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⑥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选自2010年3月26日《广州日报》,略有改动)
( 1 )文章开头写杭州西湖的春天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请你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那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 4 )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标题的理由。请结合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以“一朵美丽的浪花”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