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棹(zhào)数小舟,曳铁钯(pá)……(《河中石兽》纪昀) B: 荡胸生曾(céng)云,决眦(zì)入归鸟。(《望岳》杜甫) C: 菊之爱,陶后鲜(xiān)有闻。(《爱莲说》周敦颐) D: 见其发矢(shǐ)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卖油翁》欧阳修) |
2、 | 下列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阔绰(chuò) 对称(chèng) 一气呵成(hē) B: 荣膺(yīng) 颓唐(tuí) 不屑置辩(xiāo) C: 窒息(zhì) 骸骨(hái) 吹毛求疵(cī) D: 羼水(chān) 绽出(zhàn) 断壁残垣(yuán)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B: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留守儿童的责任,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 C: 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轮胎制造基地、全球第一耗胶大国,但天然胶的生产却不能自给。 D: 通过“最美中学生”张文驰高考前捐肾救人的事迹,使我们看到了“90后”中学生的人性之美。 |
4、 |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C: 《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述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D: 孟子,名珂,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
5、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
6、 | 下列画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B: 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C: 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 D: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
7、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只要我们领会了书中的精华,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B: 小明家的可乐猪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群卖出。 C: 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D: 5月30号,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
8、 | 《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 ) A: 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B: 歌颂他们的功绩,劝他们文武兼。 C: 承认他们的英雄地位,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D: 肯定他们的历史功绩,委婉含蓄地指出他们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
9、 | 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黄晕(yūn) 搓捻(liǎn) 盔甲(kūi) 人声鼎沸(dǐng) B: 一霎(shà) 静谧(mì) 侍弄(shì) 花团锦簇(cù) C: 贮蓄(zhù) 秕谷(pǐ) 憔悴(cuì) 咄咄逼人(duó) D: 吝啬(shè) 窠巢(kē) 攒成(zǎn) 人迹罕至(hǎn) |
10、 | 对《 饮酒(其五)》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 “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 “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① 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管之国,该国繁荣祥和。 ( 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你觉得“忽惊春到小桃枝”一句中“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华胥梦”的梦境。 ( 3 )本首词的下阙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阅读,完成问题。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①,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②。故五月渡庐,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③。今贼适疲于西④,又务于东⑤,兵法乘劳,此进趋⑥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⑦,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鸟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令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⑧,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⑨,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⑩。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 注:①王业不偏安:帝王的事业不能自安于蜀地一隅。②思惟北征,宜先入南:考虑着要想北征魏国,应先平定南中诸部,以况固后方。③非计:不正确的计策。④今贼适疲于西:此指公元228年,诸葛亮出祁山伐魏而言。⑤又务于东:指同年八月东吴陆逊战败魏将曹休。务,勉力从事。⑥进趋:赶快进兵。⑦坐大:安然地强大起来。⑧拊手:拍手(称快)。⑨秭归蹉跌:刘备因孙权击杀关羽,兴兵伐吴,公元222年至秭归为吴军所败。蹉跌,失足跌倒,比喻失败。⑩逆见:预料。 ①刘繇________、王朗,各据州郡 ②险于鸟巢,危于祁________连 ③曹操拊________手,谓天下已定 ④关羽毁败,秭________归蹉跌 ⑤中间期________年耳 ( 2 )对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意思是说与其受制于他们,哪比得过去讨伐他们呢? B: 并日而食——两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饭。意思是说行军艰苦,不能按时进食。 C: 伪定一时——意思是说曹操暂时取得了政权。蜀汉自居正统,故称曹操为“伪”。 D: 则住与行,劳费正等——意思是说坐在这里和行走起来的消耗是相同的。 ( 3 )本文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什么? ( 4 )本文最能表现伐魏的有利时机的句子是哪一句?抄写原文。 ( 5 )简要述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阐述北伐曹魏的理由的。 ( 6 )从《出师表》《后出师表》中找出至今仍用于口头的词句,体会本文用词精练、句法工整的特点。 |
壶口瀑布(节选)
但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操,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竞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橫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則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 1 )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论时机
培根
幸运之神好比市场,稍一耽搁,价格就变。它又像那本西比拉的预言书,如果当时能买时没及时买,那么等你发现了它的价值再想买时,书却找不见了。所以古谚语说得好,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它的头发。如果你一下没抓住,再抓就只能碰到它的秃头了。或者说它先给你一个可以抓的瓶颈,你没有及时抓住,再模到的就是抓不住的圆瓶肚了。
所以,善于在做一件事的开端识别时机,这实在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 1 )培根是________国________家,马克思称为“________”。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那个让我尊敬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生命中什么是可贵的?
真挚的情感是可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
美好的品德是可贵的:善良、执着、勤劳……
幸福的点滴是可贵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叮咛……
将题目“ 是可贵的”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②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