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厦门市新圩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选出解释有错的一项 ( )

A: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B: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C: 正襟危坐: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D: 颔首低眉:一会抬起头一会儿又显得很恭顺的样子。
2、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 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变为双重否定句:谁都不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B: 王强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变为被动句:教室外的走廊被王强打扫得干干净净。
C: 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变为感叹句: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么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啊!
D: 他扔掉的不只是一个馒头。变为反问句:他扔掉的难道只是一个馒头吗?
3、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对联中提到的人物是( )
A: 杜甫
B: 岳飞
C: 诸葛亮
D: 刘备
4、中国新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是( )
A: 穆旦
B: 冯至
C: 方然
D: 牛汉
5、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刚刚结束的中考体育测试中,我班的李明同学发挥超常,考试成绩十分理想,无独有偶 , 王新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
B: 刚打完这场比赛,队员们又赶往下一个赛场,有人趁乘车时间小憩一会,以休养生息
C: 2014年4月16日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海底,只要身临其境地想一想,我们能理解遇难者家属此时的伤心和愤怒。
D: 上海曾是中国的国际都市,是中国向世界敞开的窗口,也是中国的主要港口。他至今仍是中国的样板城市,在许多方面她甚至使北京相形见绌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妈妈今天到市场买了番茄、辣椒、玉米、马铃薯等很多蔬菜。
B: 光头强这个动漫形象对我并不陌生。
C: 我的家乡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D: 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鱼我所欲也》《唐雎不辱使命》《送东阳马生序》分别选自孟子所著《孟子》、刘向所著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和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的《宋濂全集》。
B: 《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C: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词,其中“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D: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就运用典故表达词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思想感情。
8、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灵(jiù) 偻 (gōu) 落 (yǔn) 而不舍 (qì)
B: 狡 (xié) 难 (jié) 旁 (wù) 心静思 (qiǎn)
C: 凿 (ruì) 德 (xíng) 扶 (yè) 吹毛求 (cì)
D: 亵 (dú) 辞 (yú) 忑 (tǎn) 谆教诲 (zhūn)
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紫藤萝瀑布》中多处使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B: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诗句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深刻的哲理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C: 《观沧海》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D: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关怀、寄以慰藉的名作。
10、根据《世说新语》和《聊斋志异》的内容,选出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 )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等三十六类。
B: 《世说新语》语言简练传神,每则故事长不过百余字,短则寥寥十数言,但名士们的形象都跃然纸上。
C: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情节离奇曲折,人物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描绘细腻,是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D: 《聊斋志异》中最有特色的是那些描写狐鬼花妖的故事,尤其是狐幻化为人,与痴情的书生演绎出一段段缠绵的恋情。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鉴赏。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1 )诗中前两句用“________ ”、“________ ”等词渲染了忧愁伤感的氛围。

( 2 )简要分析“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描写的成功之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后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诛讨魁帅,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病卒官,国人思之。

(选自《三国志·吴书十》)

【注释】①养众:教养徒众。②魁帅:主将,常含贬义。③君长:部落的首领。

( 1 )“自以不敌”中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去以六月息者也
B: 乃以盖领太守
C: 皆以美于徐公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2 )下列句子与“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马之千里者。
B: 其此之谓乎!
C: 帝感其诚。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

( 4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黄盖去世后“国人思之”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选文

有趣的人不苟且

孟样夫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人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听说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 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

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

(《 人民日报
》2018年01月30日18版)

( 1 )下列对文章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用生活中人们对结交有趣之人的期盼引出“有趣”这一话题。
B: 文章第④段只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
C: 文章第⑤段为证明生活中鲁迅先生是一个幽默、有趣的人,用他吃柿霜糖这一趣事作为事实论据。
D: 文章结构严谨,第①段引出论题,第②到第⑥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做一个有趣的人”。
( 2 )下列事例与本文“做一个有趣的人”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钱钟书行事如顽童,经常在他女儿睡着时,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脸,给女儿起各种形象的绰号来戏弄她;也很喜欢在女儿被窝里藏玩具、书本、小梳子等,给女儿惊喜,并让她乐此不疲地“扫雷”。即使生活清苦,但这个有趣的爸爸却让女儿从小就知晓了乐观与探索的可贵。
B: 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痛得他无法站立而蹲下去,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看见他没有任何的反应,好奇的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再踢一脚吗?
C: 战国时代,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公子疾曾经担任右庶长,后来因战功赫赫被封为严君。公子疾为人幽默风趣、足智多谋、风流倜傥,美中不足的是,他脖子下面因病长了一个大肿瘤,被时人戏称为“智囊”,意思是他的智慧都在这大囊里。他自己对有这个大肿瘤不自卑,对别人的戏称也不介意。
D: 唐代名相房玄龄,未做官时,有一次患重病,对他太太卢氏说: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卢氏到房内,挖出一只眼睛以示终身不改节。后来房玄龄病愈,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终对夫人极为尊敬。
( 3 )结全选文,请你谈谈如何在生活中做一个有趣的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愿你披荆斩棘,磨砺成自己的榜样

①和父辈们普遍崇拜的战斗英雄、先进人物相比,如今的年轻人似乎不知道该向谁看齐,只被演艺和商业明星的光环晃得头晕目眩、不可自拔。榜样的背后,是价值的取向。难道我们年轻人,真的是沦为精神空虚、拜金主义、娱乐至死、幻想“一夜成名”的代名词了吗?

②我不服,我想你也不服。“偶像”这个词,本身就含有“虚幻”“盲目”的意义,容易误导人想到明星,而“榜样”则是指“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二者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怎能混为一谈?

③况且,当下中国虽少见枪林弹雨、血染山河,但有责任、有担当、愿奉献的青年人比比皆是。年轻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训练突遇飞机故障,生死边缘的4.4秒仍试图挽救飞机重伤牺牲;29岁北大女博士娄滔不幸患渐冻症,她最后的愿望是将器官都捐出来,“能救命的部分尽管用!”;80后的余静两年前主动报名驻村扶贫,“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就不撤岗”;80后特警张劫为保护居民楼200多居民的安全,第一个冲进屋内阻止歹徒引燃爆炸物,自己却被烧得“像个烂桃子”……他们,恪守和实践着这些宝贵精神品质,成为社会中最温暖人心的力量。

④榜样找错了,人生就歪了。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标准。这个时代,谁才能够成为我们的榜样?明星可以吗?如果他醉心艺术、孜孜以求,不是碰运气、靠脸蛋炒得大红大紫:如果他德艺双馨、言行一致,不是给粉丝一面、背地一面的“戏精”,当然值得衰扬。

⑤普通人可以吗?有一位51岁的父亲和他19岁的女儿考上了同一大学同一专业,女儿说,爸爸是最好的榜样。身边的人,反而更能言传身教。

⑥“失败者”可以吗?当柯洁以一己之力代表人类与人工智能对战,却负于阿尔法狗,谁又能说他的勇气和坚持不值得被称为“榜样”?失败不可怕,拼过就值得!

⑦谁都可以成为“榜样”,关键是要学习他的是什么?是羡慕他腰缠万贯、挥金如士,还是钦佩他的奋斗之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是眼红他的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还是崇拜他的废寝忘食、心无旁骛?这一点,你心里一定得有答案。心中有光,你才会发光。

⑧“一个榜样胜过二十条教诲”,一次行动胜过二十次感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在你的面前,是一方干事创业的沃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愿这个新时代,能唤醒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不管你是20岁、30岁还是50岁60岁;愿你披荆斩棘、矢志不渝,磨砺成自己的“榜样”“英雄”。

(选自《人民日报.给青年的一封信》)

( 1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论述了如今年轻人的榜样大多是战斗英雄、演艺和商业明星、身边的普通人以及“失败者”。
B: 当下中国有责任、有担当、愿奉献的青年人比比皆是,他们成为了社会中最温暖人心的力量。
C: “偶像”含有虚幻和盲目的意思;“榜样”是指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D: 不论年龄的大小,只要你披荆斩棘、矢志不渝就能磨砺成自己的“榜样”。
( 2 )第③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引用论证
B: 正反对比论证
C: 道理论证
D: 举例论证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青年人只要披荆斩棘,矢志不渝,必能磨砺成自己的“榜样”。
B: 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的扫雷英雄杜富国,“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的典型事例,可以补充进第③段中作为论据材料。
C: 这篇议论文运用了丰富的事理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也向青年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D: 第⑦段中的“关键是”几个字不能删掉,它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
四、写作(分值:60分)
读完《一匹狼的自由》,假想两年后,狼与“狗”再次相遇,会有怎样的故事呢?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夜,淒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