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 )

A: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 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B: 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 , 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C: 钱钟书、杨绛老人的善良和正直,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使人获益匪浅
D: 陈逸飞先生虽然已经猝然长逝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却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B: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青少年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倾向的能力,是目前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C: 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 大理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8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讲话中,对于经典诗文总能信手拈来 , 巧妙引用,足见他深厚的国学功底。
B: 圣人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人做事,都应坚持这个原则,不强人所难
C: 7月13日,隆回县红十字会进水上乐园向水患频发地区的市民传授溺水救护知识,真可谓雪中送炭
D: 读书犹如开矿,沙里淘金,不能指望一下子收获一个宝藏,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4、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丰腴 虬枝 鸟喙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B: 涟漪 谛听 秘诀 恹恹欲睡 漠不关心
C: 热忱 芥蒂 摒弃 纵横绝荡 旁逸斜出
D: 和睦 缥缈 豁达 迥然不同 发愤忘食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瓢泼大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B: 在这次活动中,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C: 在新世纪里,我们要刻苦学习,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的端午假期首日,国内游客超 1700 万左右。
B: 防止疫情向学校扩散,守护师生安康,维护校园稳定,这是教育系统目前的当务之急。
C: 为了家乡经济的发展,彰武县县长开启直播带货模式,为彰武特色农产品代言。
D: 随着中高考对阅读能力考查的比重越来越大,使家长们开始重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7、

下列各句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B: 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C: 我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书籍。
D: 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8、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 ①②⑤③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④②①⑤③
D: ④②①③⑤
9、

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中老年人感动,它再次提醒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删去“切忌”或“不要”)
B: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赏,也让人们从参赛学生的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文化。(在“文化”后加上“的希望”)
C: 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删去“为基础”)
D: “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把“描绘”改为“勾画”)
10、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B: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C: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丽: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品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的两句诗。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宋昭公出亡,至于,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得反国。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至于 ________

得反国 ________

( 2 )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在宫内宫外都听不到有人批评我的过失,所以事情到了这个地步。
B: 宫内宫外的人都没有听说我犯了过错,因此我才逃亡到这里。
C: 我在宫内宫外都听不到有人批评我的过失,因此我才逃亡到这里。
D: 宫内宫外的人都没有听说我犯了过错,所以事情到了这个地步。
( 3 )宋昭公出亡,从他的喟然长叹中表达出他内心的________之情。“谄媚者众”这一结论从文中“________”能得到鲜明体现。最后宋昭公终于悟出:身为一国之君应该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过,这个代替物却不能太高。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A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B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

( 1 )语段中,作者在做带小鸭子走路的实验中有了怎样的新发现?
( 2 )本段语言生动幽默,请你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做简要赏析。
( 3 )本文作者劳伦兹把小水鸭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把鹦鹉可可当作自己的朋友甚至是家庭的成员,他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活趣事令人向往,读完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学学胡弗
①鲍伯·胡弗是美国著名的试飞驾驶员,他在空中表演的特技,令人叹为观止。一次,他从圣迭戈表演完毕,准备飞回洛杉矶,可是,在距地面90多米高的空中,有两个引擎失灵。幸亏他反应机敏,技术高超,飞机才奇迹般地着陆。
②胡弗紧急着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飞机用油。正如他所预料的,他驾驶的那架螺旋桨飞机,装的却是喷气机用油。胡弗立即召见那位负责保养的机械工。年轻的机械工早已痛苦不堪,一见胡弗,便吓得直哭。因为他的过失险些送掉了三个人的性命。
③胡弗并没有像大家预料的那样大发雷霆,而是伸出手臂,抱住维修工的肩膀,信心十足地说:“为了证明你能干得更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的F一51飞机做维修工作。”从此,胡弗的F一51飞机再也没有出过差错,那位马马虎虎的维修工也变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④胡弗的故事给我们诸多启示,其中最大的一点是:胡弗对待马马虎虎的维修工采取了真诚的宽容的态度。其实,我们的教育何尝不需要真诚的宽容?
⑤是的,真诚的宽容与安慰是使受伤的心灵霍然而愈、起死回生的良药,它能让人在磨难中拼搏,从失败中奋起。在学生出现过失时,心地高洁的教师往往会自我克制,出人意料地说出宽慰学生的话语,使其在最短的时间恢复自信与自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和海纳百川的宽容精神,不仅要容忍学生的精神个性,容忍学生对自己说“不”,还应容忍学生犯错误。因为只有教师民主的阳光,才能照亮学生创造的原野。
⑥宽容是素质教育主体性的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赞扬差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事实上,只要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和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其分析症因,提出应对策略,就能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开发,而这种潜力一旦被挖掘出来,定会进发出惊人的力量。
⑦相反,
⑧学会宽容,多一份宽容吧!因为宽容是智慧的善良,是悟透人间之难的觉醒,是对人类的爱和信心,是睿智,是勇敢,是寂寞冬夜里飘然降来的春风。让教学的百花园里多吹一些这样的春风吧!

( 1 )①—③段所写的事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2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3 )第5段和第6段可否颠倒,为什么?

( 4 )第7段从反面加以论证,请补写上50字左右。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1)有 陪伴的日子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作文要求:
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文章不得出现真实姓名;
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眼神空眼眶红”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