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奇数 通缉 豆萁 放荡不羁 跻身前列 B: 商榷 雀跃 宫阙 声名鹊起 生性怯懦 C: 茁壮 琢磨 浑浊 着手成春 擢发难数 D: 谚语 笑靥 砚台 狼吞虎咽 雁过拔毛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拖泥带水 长吁短叹 美味家肴 一视同人B: 转弯抹角 穷愁潦倒 重峦叠嶂 销声匿迹 C: 风尘苦旅 生死祸福 心血来朝 名副其实 D: 悠游自在 囊萤映雪 司空见贯 触目伤怀 |
3、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事故发生后,公司领导亲自登门看望事故中受伤的员工,并向该员工的家父和家母表示亲切慰问。 B: 本人才疏学浅,以上发言可能挂一漏万,贻笑大方,在此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C: 作为当地的人大代表,他为人正直,性格坦率,敢于在人代会上发表自己的拙见,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 D: 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
4、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这岁月不是别人的岁月,而正是你的岁月; ②你必须怜惜你的昨天,才会珍惜你的明天。 ③这生命不是别人的生命,而正是你的生命。 ④你必须心疼你的生命,才会好生照料它。 ⑤在我看来,过年是一个机会,它提醒我们,岁月易逝,生命有限。 A: ①③④②⑤ B: ⑤①③④② C: ⑤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
5、 | 请选出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 ( ) A: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B: “你是我的小呀么小苹果”一句的主干成分是:“你是我的小” C: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一个表陈述语气的句子。 D: “风和日丽、生动形象、调查研究、理想王国”都是并列短语。 |
6、 |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B: 成语“峰回路转”“妄自菲薄”均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C: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D: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最优秀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
7、 | 下列拟写的对联不符合对偶的一项是( ) A: 旗开得胜 马到成功B: 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C: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D: 竹菊梅兰可养性 琴棋书香养耐性 |
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伫立 丑陋 肿胀 小心冀冀 B: 蝉蜕 讪笑 嫉妒 荒草凄凄 C: 幽寂 轻捷 延绵 惊慌失措 D: 膊学 欺骗 瞬息 高枕而卧 |
9、 | 下列读图信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B: 汉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C: 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对我们理解和辨析形近字有帮助 D: 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完全没有关系 |
10、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国庆长假期间,我们全家终于登峰造极 , 在泰山山顶欣赏到了齐鲁大地美好的景色。B: 小李一进门,就对主人小张说:“我刚接到请柬,成了不速之客 , 让你久等了。” C: 十月一日,响水湖公园里的游人济济一堂 , 笑容满面。 D: 一天的游玩让我感到太疲倦了,到宾馆一会儿我就酣然入梦了。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华隆好弋猎 ( ) ②犬遂咋蛇死焉( ) ③ 二日方苏( ) ④隆闷绝委地 ( )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 3 )“狗对主人的义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 |
现代文阅读。
草原藏香
王宗仁
从汽车抛锚在藏北草原的那一刻,以至五十多年后到今天,回忆起来,始终认为那个夜晚是我人生中最黑暗也最郁闷的一夜,当然也是我温馨地享受藏汉民族深情厚爱的一夜。如果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那晚的漆黑和阴森,显然太轻描淡写了。我和助手昝义成共同的感觉是,我们掉进了深不见底的井里,成为一只随时都可能漂走或沉没的浮在水面的木桶。嵌进骨髓里的可怕孤独把我们逼到黑暗的深处,绝望的境地。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的身体也仿佛变成了黑夜的一部分。当时我已经从驾驶室下来站在了汽车保险杠前,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我莫名其妙地感到我离天很近,所以我多想用指头在夜幕上戳个洞,让太阳光射进来。没有太阳,钻进来几颗星星也行啊!
我们要干活呀,坏了的汽车需要修理!
偏偏又是车灯坏了,无月无星无车灯,怎么修车?
那天,我们从拉萨出发赶回西宁时,已经是午后两点多钟了。原计划是次日清晨回驻地,我和助手为了赶到驻地执行另一次运输任务,就提前走了。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事与愿违的事几乎都是突然袭来的。我驾驶汽车赶路行驶到藏北草原不久,车灯就莫名其妙地坏了。当时大约是深夜一点钟,周围无村无店,夜色浓重得仿佛刺刀也戳不出一点火星来。四周是黑洞洞的深渊,我们的眼睛完全失去了功能,车和人整个被夜色淹没。那条延展在汽车前后的青藏公路也随着车灯的熄灭匆匆远去。
我对昝说:“拿扳手来,咱们把灯修好!”
他递过来的却是钳子。
我又说:“给我电线。”他回应:“摸遍了工具箱都摸不到。”
我索性自己在工具箱里摸揣着我需要的一切。我想,哪怕能摸出一颗星星也好!我确实有一种本能的感觉,我的指尖能把黎明牵出来,让它突然出现在这藏北夜色浓浓的时候……
她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
我是在闻到一股淡淡的无法忽略的幽香之后看到她的。她那温和宁静的身影虽然融在夜色里,我却能感觉出,她的眼神远远地将生命的甘露洒向我们冰冷的心田。
那是几点晃动的微光,有时又晃成了一点,不是火,也不像灯。如似米粒般的微光又很倔强,夜色始终没有吞没它。它坐在夜的皮肤上,很不示弱地将微光展示给藏北。乍看一眼,很像饥饿时见到的果子;多瞅一会儿,心就被它烘暖。那是拯救饥饿的圣火!我们对它,不,首先是它对我们饱含着激励和爱意。
我捅了捅昝:“不要惊动它,多看一会儿! ”
“别出声,让它走近我们!”昝的声音很小。
我俩暂时停下手中要干的活儿,毫不夸张地说,我的每一个毛细孔都怀着既惊讶又不是特别疑惑的温暖心情,眺望着不远处,那一束犹如蔷薇花静静开放着的光点。向往的喜悦使我心头的倦意渐渐消失。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那束微光在快要逼近我们的一瞬间,竟然发出了声音:“金雕来了要找窝,金珠玛米(藏语:解放军)来了要歇脚。你们为什么宁愿在山里挨冻,却不进藏家的帐篷去暖暖身子?”
女孩的声音,仿佛带着草尖上露珠和太阳暖色的柔美。绝不是隔山架岭,她分明就在我们眼前。虽然她并没有现身,声音仍然来自那一豆微光。坦率地说,这是一个我们无论如何没有预料到的结果——会有女孩来请困在山野的我们到她的帐篷里歇脚。我一时手忙脚乱,竟然不知对她说些什么。昝毕竟是我的助手,他知道这时候自己该有事情做了,便迎上去说:“谢谢姑娘的好心好意,我们的军车坏了,需要在这里修好。麻烦你借一盏灯给我们照亮,你的帐篷我们就不便进去了!”
姑娘执意要让我们到她帐篷去歇脚,她说:“修车可以等到天亮出来太阳的时候,这么冷的天气,荒天野地你们要挨冻的!帐篷里就是家,先暖和了你们的手脚,再暖和你们的心,还是进家吧!”
说毕她自报家门:“我叫卓玛,是阿妈让我出来请你们到帐篷里去歇脚的。她知道是金珠玛米的军车才让我出来请你们!”
善良最能抹去人心的距离。会说话的卓玛打动了我和昝的心,我俩不约而同、不由自主地上前一步,要细细看看这个姑娘的脸蛋。这样夜色浓浓的夜晚,我当然看不清卓玛的脸蛋了,但是我却清楚地看见她手里捧着一束正燃着的藏香。点点火星,明明灭灭,喷吐着浓浓淡淡的扑鼻香气。她的脸庞在藏香的映照下,显露着明明暗暗的被高原风雪镀得如岩石般的光,一束束编扎得精密、细小的辫子修饰着她的脸蛋,使她显得羞涩而美丽。看着让人欲罢不能,舍之不忍。啊,好一朵藏北深山的格桑花!卓玛,你是用花擦亮了脸蛋的姑娘!藏北的小溪,清澈见底又深藏不露!
我逮住了卓玛在谈话中透露的这样一个细节:她说是她的阿妈让她出来请我们这两个金珠玛米到帐篷去歇脚的。这使我好生奇怪,黑沉沉的深夜,老人没有出门,她怎么会知道是金珠玛米的军车?
卓玛回答我:“阿妈是我们藏村里人人都尊敬的精明又善良的老人。她虽然双目失明,什么也看不见,瘫痪在床上也快二十年了,可是她的耳朵很灵敏——不能眼观六路,却可以耳听八方。她长年坐在地铺上,手里捻着佛珠,安静地听着帐篷外公路上的各种声音——动物跑过,行人走过,汽车驶过,甚至就连风儿吹过,她都能分辨得很清楚。特别是对金珠玛米的汽车声音辨得最清,司机一摁喇叭,她就知道是亲人的汽车开过来了!”
“怎么一听喇叭的声音,就能辨别出是金珠玛米来了?”
“军车司机过藏村时,车子开得很慢,摁喇叭总是轻轻的,绝不会狠摁不放。特别是在夜晚,他们的汽车更是像一阵轻风吹过藏村一样,怕惊扰了牧民的睡梦!”
我深情地看着手捧藏香站在面前的卓玛姑娘,心里涌满着激动和爱怜之情。对她,更多的是对我还没有谋面的她的阿妈的感恩、钦佩。藏北草原是那样辽阔,远方仍然夜幕笼罩,星月也没有钻出云层,可是我已感到了迎面扑来的亲人的气息和温暖。有人说,有时一棵草就是一片草原,也许这棵草尖上的露珠还带着没有褪净的苦涩,但毕竟让我尝到了清凉。我当然很愿意走进帐篷里去歇脚,尤其想给热爱着金珠玛米的老阿妈行一个正规的军礼。但是军情在身的我们无暇实现这个心愿,只有待来日再回拜慈善的老人家了。
我对卓玛姑娘说:“我还是那个请求,借一盏油灯,就是你们藏家的酥油灯,给我们照明,让我们修好汽车好赶路!”
卓玛竟然那么固执,说:“酥油灯就不必借了,我再燃起一束藏香,照着你们修车。你要知道两束或者三束藏香的光亮会像酥油灯一样明亮!”
“为什么非要用藏香照亮呢?”
卓玛这样回答我:“阿妈这大半生这么坚信,她认为藏家人迎接尊贵的客人,就应像进寺庙朝佛拜神一样敬重。我们请回来的藏香只有进寺庙时才用,但对于心中的活菩萨金珠玛米当然例外!”
一片温暖的祥云在藏北的寒夜里升起,我和助手麻利地借着卓玛手中藏香的微光,修理抛锚的汽车。也许我们依旧看不大清楚一些东西,但是因为我们的手指尖上长了特殊的眼睛,特别是,心里装上了阿妈赠送的“藏香”,所以我们很快就修好了汽车。告别卓玛,我们就要上路了。我要收藏这淡淡的藏香味,就像收藏月亮的清辉和太阳的明媚。我当然也会留一些激情,去点燃那些遥远的或在身边的仍然沉浸在雾霭中的星星!
骨髓 ________ 倔强 ________ 眺望 ________ 无暇 ________
( 2 )解释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如果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那晚的漆黑和阴森,显然太轻描淡写了。
②会说话的卓玛打动了我和昝的心,我俩不约而同、不由自主地上前一步,要细细看看这个姑娘的脸蛋。
( 3 )请从语言表达角度对“它坐在夜的皮肤上,很不示弱地将微光展示给藏北。乍看一眼,很像饥饿时见到的果子;多瞅一会儿,心就被它烘暖。”这句话进行简要评析。( 4 )从全文看,文章第一自然段中“但是我莫名其妙地感到我离天很近,所以我多想用指头在夜幕上戳个洞,让太阳光射进来。没有太阳,钻进来几颗星星也行啊”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5 )文章中“我”和助手始终没有见到卓玛的阿妈,但在行文中有关“阿妈”的笔墨却不少,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刻画“阿妈”的形象?从全文来看,“阿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6 )你如何理解文章结尾“我要收藏这淡淡的藏香味,就像收藏月亮的清辉和太阳的明媚。我当然也会留一些激情,去点燃那些遥远的或在身边的仍然沉浸在雾霭中的星星”这句话?( 7 )“善良最能抹去人心的距离”,卓玛母女的善良和爱心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消除了“我”置身黑暗的孤独恐惧,让无助的“我”看到了希望,感到了温暖。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请你把经历过的事情简略地写出来,并由衷表达出你的内心感受。说勤
林家箴
①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②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③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④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五十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
⑤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 5 )联系个人实际,谈谈你对勤的认识。鲁迅的笔下有个特别的保姆阿长,臧克家的笔下有位特别的学者闻一多,杨绛的笔下有个特别的三轮车夫老王;老王的特别在于他的善良,闻一多的特别在于他的“说和做”,阿长的特别在于她“伟大的神力”。每个人都有他的特别之处,这是这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本质所在。
请以“特别的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写出这个人特别的个性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