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徐州树德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qiáo) 热(chì) 解(pāo) 精竭虑(dān)
B: 琐(xiè) 妒(jì) 洗(dí) 惟妙惟(xiào)
C: 澎(pài) 地(xué) 退(kuì) 无消息(yǎo)
D: 强(juè) 责(jié) 耀(xuàn) 春寒料(qiào)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B: 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C: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 《范文正公文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听别人随声附和几句,他就真的以为自己代表了真理。
B: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 , 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C: 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 , 令人流连忘返。
D: 雨下的很大,淅淅沥沥的。
4、

下面语段传达的主要信息是( )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选自《十八大报告》

A: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B: 我国环境形势严峻
C: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D: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民族永续发展
5、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己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的作者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B: 诗的前两句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扛”,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
C: 诗的后两句,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D: 三,四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是诗人虚写景物,是他心中的想象。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知人论世”实际是一种方法论。起初,它只是一种读书方法、文学批评方法;后来,又成为一种著述方法、一种研究人物的方法。
B: 好的教育是美的教育,那是一个发现美、理解美、享受美的过程;然而,如果没有对美的渴幕,最初的教育就不会发生。
C: 在探险路上,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训练有素,你就会生还。若疏于训练,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D: 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青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 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和反抗,风格凝重、深厚大气。
B: 善于运用象征手法,融入自己对青春的感受,细腻地描述恋爱中男女的幸福和忧伤,含蓄优美。
C: 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
D: 以“土地”和“光明”为主要意象,具有自由诗的特点:简洁化、散文化、口语化。
8、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我与中国”全球短视频大赛于6月17日启动,面向海内外短视频创作者、爱好者、各类机构征集作品。
B: 据新华社报道,屠呦呦团队2019年6月17日正式公布了“青蒿素抗药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受到广泛社会关注。
C: 整体而言,网络文学虽不乏风靡一时的佳作,但精品数量依旧偏少。
D: 科技创新是探索真理、造福人类的事业,伟大而又艰辛,其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9、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 ,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 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紫色信笺拿出来,认真地读每一个字。
C: 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 这个决定让我们莫名其妙,本来喧嚣的教室,立即变得鸦雀无声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七位散文家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B: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实则以《水经》为注,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C: 《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他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还著有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D: 《列夫• 托尔斯泰》的作者是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1 )如果把首句中的“铺”改成“照”好不好?请说说理由。

(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 1 )解释加横线的字。

子曰 其:________

②其邻人之父亦 云:________

③暮而果大其财 亡:________

( 2 )请用一条“/”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不 筑 必 将 有 盗

( 3 )学习这篇寓言故事,对你有何启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暖冬
杨晓燕
①那些行如流水的往事已经走远,儿时的记忆却温暖着心灵,温暖了我记忆中的冬天。
②冬月和腊月,村里的年猪饭可热闹了,哪家杀年猪的话,村里几乎每家都会被请去吃年猪饭。尽管村里的人家多数只有能力杀一头猪,即使这样,乡亲们谁也不吝啬,杀了肥猪,就召集左邻右舍去吃杀猪饭,吃了这家吃那家。每每有人请去吃年猪饭,我们小孩子就屁颠屁颠地跟在父母身后凑热闹去了。
③在一片热闹的气氛中吃完,我们小孩就会忙着用菜叶包上酥肉或兰花豆之类的油炸食物,麻利地揣在兜里,然后开始和小伙伴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等玩累了,一群孩子就着天上温婉如水的月色,再把各自兜里揣着的食物拿出来坐在草垛上吃,边吃边讲故事、猜谜语,那感觉真是好极了。童年的欢声笑语便回荡在山村那明净的月光下。此时,不远处男人们还在猜拳对歌,女人们则在一旁助兴,这欢声的嚷嚷声便荡漾在山乡的夜色里……
④可是我们家的猪每年都杀的迟,这可急坏了我们小孩子。每次一看到人家杀猪,就会盯着母亲问:“妈,我们家什么时候杀猪呢?”“等你外婆来了就杀!”于是我就天天盼着外婆的到来。终于有一天,当慈祥的老外婆终于笑眯眯的出现在我家大门口的时候,我高兴坏了。外婆放下背上的背篓,又笑眯眯的拿出我们爱吃的米花糖。我们姐弟两人拿着外婆给的米花糖欢呼着到处炫耀:“外婆来了,外婆来了,我们家明天要杀猪了!”
⑤第二天,天还没亮,父亲就到井里挑水了,直到灌了满满的两石缸。母亲则开始在大锅里烧水,准备烫猪用。当几个壮汉将肥猪按到在案板上的时候,大人们便把小孩子撵走了,不准我们看这杀猪的血腥场面,说是对孩子不好。据母亲说,执刀的师傅要干净利落,一刀让猪断气,要不然猪忍受的痛苦太大,到了另一个世界也会不安生。此时,母亲会准备些斋饭,用竹筛盛着,点上香纸烛火,嘴中念念有词,一脸虔诚地跪在猪圈前祷告,说的全是让猪重新转世投胎之类的话。
⑥和村里的人家一样,傍晚时分,我们家也请了邻里乡亲来吃饭。父亲喜欢摆点松毛席,他让隔壁的几个哥哥到山上扯上一些松叶铺在堂屋里、院子里,然后摆成松毛席。闻着清香的松叶味,再夹杂着饭菜的香味,顿时便有了一种过年的气氛。
⑦乡亲们酒足饭饱的时候,几个喝得满面红光的汉子手拉二胡、弹着弦子在院子中央跳起了左脚舞。跳左脚舞、唱左脚调是我们老家那些朴实的乡亲们信手拈来的节目,几乎每个人都会唱、会跳,而且对这古老的歌舞情有独钟。悠扬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琴声,和着原始古老的调子,大姑娘、小媳妇,小伙子、老头子,此时都情不自禁地随着琴声舞动起来,不多时,院子里已经聚集了许多穿着绣花鞋、绣花衣的乡亲们,一圈一圈围了起来,就这样唱着跳着、跳着唱着,直至深夜……
⑧老家的冬天,淡淡的,又浓浓的,可是永远抹不去的,是那月色之下的杀猪饭,是外婆手里的油渣香味,一如童年里欢乐的味道,静静地、暖暖地在心坎里流淌……
( 1 )文章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冬的“暖”的?
( 2 )文章以“暖冬”为题,有什么作用?
(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本文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
( 4 )结尾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有一缕阳光叫感动

于兆文

①小区里常见一对相濡以沫的老人,或相互搀扶着,慢慢向前走着;或一前一后,老太太在前,用一根拐杖牵着后面的老头。两位老人总是那么有说有笑、幸福而又安详地从我面前走过。两位相依相携的老人,成了小区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②老头是一个瞎子,听说在一次矿难中被人从矿井里救出时,眼睛没遮挡,被强烈的阳光刺瞎了。矿上也没赔上几个钱,辗转来到我们这里,就买了底楼的两间车库,一间住人,另一间堆放废品,靠收废品为生。

③开始时,老人们总是隔三四天,趁着晌午上门去各家收些废品。收废品的那天,他俩早早吃了午饭,轻敲着各家的门,许多人当初还以为他俩是要饭的,没几个有好脸色。后来知道了原委,许多人家一有废品就主动送上门。等废品积到了一定数量,废品站就派小货车专门来拖货。

④坐家收废的两位老人十分知足。为了回报小区住户,他俩还和小区保安一起,每天戴着红袖章,转悠在小区各楼道里,防着小偷小摸的事发生。尽管老头是个瞎子,但义务巡逻的时候总爱戴着一副墨镜,俩人面前挂着个哨子,这阵势也挺雷人的。有两次,小偷刚准备作案,老头就急促地吹响了哨子,穿透力极强,小区保安一听到信号,迅速赶到,将小偷拿下。

⑤有几次晨练,我都见到两位老人坐在花园里的石凳上,老太太拿着一份报纸,一字一句地读给老头听。老头一旁端坐着,似在倾听花开的声音,又像在倾听整个世界,神态是那么安详、专注。

⑥我家订了几份报纸,一看完,便叠好送给两位老人。那时候,老头的脸上像是绽开了花,一个劲地言谢。老太太告诉我,他俩都读过书,但膝下无儿无女,老头原来就爱看报,报纸成了他的“儿子”,每天都让她找报纸读给他听

⑦见我常年免费送报纸,他们竟买了一箱牛奶,说是给我女儿的。我坚决不收,他们就差下跪求我了,没办法只好收下。两位老人平时从不贪人便宜,收废品也从不少给人一分钱,跟大伙儿相处十分融洽。有一次,邻居们提出帮他们办一份低保,当即被他们谢绝,说大伙儿给予他们的已经够多了,不能再给大家添麻烦,现在的日子,他们很满足……

⑧那天早上下大雨,我突然想起两位老人,怕他们摔倒在那儿,没人知道。来到小区广场上,读完了报,老太太撑起雨伞,扶着老头,依然有说有笑地往家走去……

⑨那一刻,望着风雨中相依相携,我似乎感到阳光早已从天而降,穿透风雨,穿透尘世无数守望的灵魂。这世界的雨兀自下着,可老人们的心头却燃着阳光,这阳光里有温暖,有珍爱、有牵手、有希翼,还有一缕穿过我的记忆,叫感动。

(选自《散文选刊》2011年第3期,有改动)

( 1 )本文的题目为《有一缕阳光叫感动》.阅读全文,用简短的文字概述“我”被“一对老人”的哪些事情感动了。

( 2 )文章中没有多少直接赞扬“一对老人”,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是一对品质优秀的老人。请你结合下列两句话中划线的词语,对这对老人作出评价。

①收废品的那天,他俩早早吃了午饭,轻敲着各家的门。

②有两次,小偷刚准备作案,老头就急促地吹响了哨子,穿透力极强,小区保安一听到信号,迅速赶到,将小偷拿下。

( 3 )说出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这个修辞方法的作用。

老太太告诉我,他俩都读过书,但膝下无儿无女,老头原来就爱看报,报纸成了他的“儿子”,每天都让她找报纸读给他听。

( 4 )这篇散文写了一对老人,同时也写了他们的邻居。假如你生活在这个小区,请写一段文字。说说你会怎么想,怎么做?(80﹣10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学会微笑,会让人感到阳光的温暖;学会宽容,能让你掌握更好的生活艺术;学会倾听,你将赢得更多的朋友……生活中需要我们学会的东西太多,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请以“学会______”为题,写一篇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得少于600字;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丶若那`只如初见”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