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号半山,是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B: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黄河颂》选自著名诗人光未然的组诗《黄河大合唱》,后经音乐家冼星海谱曲,风行全国。 D: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学术著作《神话与诗》等。” |
2、 | 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目前对社会精神文化素质起引领作用的显然是媒体。媒体是种权力,而任何权力都可能演变成暴力。在权威专制的情况下是如此,在言论自由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只不过方向不同罢了。 A: 媒体有法制约束,才能保证方向的正确。 B: 目前,各种媒体对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C: 媒体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权力。 D: 媒体的“暴力”在于,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投箸(zhù) 婵娟(chán) 闻笛赋(fù) B: 金樽(zūn) 丙辰(chén) 冰塞川(sāi) C: 绮户(qǐ) 琼楼(qóng) 长精神(zhǎng) D: 朱阁(gé) 宫阙(què) 烂柯人(kě) |
4、 | 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伎俩 鸿孺 面面相觑 忧心冲冲B: 馈赠 璀璨 诚皇诚恐 海誓山盟 C: 脚踝 扶掖 重蹈覆辙 一抔黄土 D: 凌驾 娇正 折衷是非 根深蒂固 |
5、 |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旷野(guǎng) 滋润 (zī) 婉惜(wǎn) 前仆后继 (pū) B: 闷热(mēn) 洗涤(dí) 明朗(lǎng) 彬彬有礼 (bīn) C: 矫健(jiǎo) 严俊(jùn) 苍劲(jìn) 一气呵成(hē) D: 拘泥(nì) 矗立(zhù) 着落(zhuó) 奈人寻味 (nài) |
6、 |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女娲 绽开 复盖 莫不关心B: 慌谬 篷勃 伺候 形貌昳丽 C: 戏谑 驾驭 伶俐 提心掉胆 D: 隐匿 吆喝 腌臜 无精打采 |
7、 |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蹒跚(pán) 哂笑(shěn) 锲而不舍(qiè) 形貌昳丽(yì)B: 谰语(lán) 颔首(hán) 一抔黄土(pōu) 恃才放旷(shì) C: 剽悍(biāo) 愧怍(zuò) 惟妙惟肖(xiāo) 苫蔽成丘(shàn) D: 啜泣(chuò) 喑哑(yīn) 鳞次栉比(jié) 引弦而战(xuán) |
8、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司机的快速反应,高速行驶的汽车在悬崖边戛然而止 , 避免了灾难的发生。B: 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作辅导。 C: 所有正直的人都会对一次次的暴力事件义愤填膺 , 希望早日制止这种行为。 D: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前来灵山大佛观光的中外游客鳞次栉比。 |
9、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庇护(bì) 晕眩(yūn) 高邈(miǎo) 骇人听闻(hài) B: 卖弄(nóng) 哺乳(bǔ) 倚重(yǐ) 畏罪潜逃(qiǎn) C: 抟土(tuán) 荫蔽(yīn) 热忱(chéng) 莽莽榛榛(zhēn) D: 嗔怪(chēn) 宿儒(sù) 蜷伏(quǎn) 随声附和(hé) |
10、 |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有误的一项是( ) A: “燕然勒功”典出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望闻问切”指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气冲斗牛”中的“斗”是一种计量工具。 B: 古人称谓语非常丰富,有对自己的谦称,如“孤”;有对他人的敬称、爱称,如“大兄”“卿”。 C: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等,对应词语的词性相同,尾字讲究“仄起平落”,即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 D: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句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望江南① 闲梦远,南国②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①望江南:词牌名。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②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活水源记(节选) 刘基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槠①,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②,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③弘景④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⑤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⑥居之。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⑦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⑧,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⑨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注】①槠(zhū):常绿乔木。②文采:这里指花纹色彩。③华阳外史:官职名。④弘景:人名,指陶弘景。⑤欧冶子:人名。⑥奎上人:人名,指宗奎。⑦潴(zhū):水积聚。⑧若耶之溪: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市南若耶山下。⑨秘书卿:官职名,秘书监的长官。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寺居山中________ ②山四面环之________ ③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________ ④深不逾尺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其上曰金鸡之峰/其真无马邪(《马说》) B: 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C: 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 D: 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孔子曰:何陋之有?(《陋室铭》)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②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 ( 4 )从选文可以看出,“活水源”具有奔流不息、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每空限填四个字)( 5 )第一段中,作者详细描写活水源周围的花草树木和鸟的用意是什么?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①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②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③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④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⑤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⑥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⑦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⑧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⑨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⑩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⑪“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⑫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⑬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⑭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选自《读者》2012年第18期)
( 1 )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意外→________→________→疑惑→________
( 2 )品析第⑦段划线句,说说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 )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4 )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阅读危机是心灵缺氧
①培根曾经说,阅读是一种消遣。从大众文化的层面上理解,以前大部分普通中国人也是为了消遣才读书。在被称为“文化热”的20世纪80年代,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门庭若市的新华书店和各类书摊,阅读是那个相对匮乏同时也相对悠闲时代的精神消遣。但这种热情并不专属于阅读,而是一种对精神生活丰富性的渴求,随后以《渴望》为代表的电视连续剧就以新的形式抢占了人们晚饭后的时光。
②因此,信息时代所谓的阅读危机多少被夸大了,只不过是新的文化形式和消遣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读书而已。从整体上看,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丰富了而不是更贫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更方便了而不是更封闭了。100多年前,尼采也曾对报纸的出现忧心忡忡,认为这种快速折损的消耗品将会干扰人们对经典阅读的兴趣,后来证明他多虑了。
③这么说并不意味着阅读危机不存在,而是说它需要被更清晰地表达。当我们说自己不读书时,意思常常是没有读书的时间或心情,而不是说无书可读,这背后是一种时间焦虑。中国社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渐进入了一个加速奔跑的时代,时间成了稀缺资源。尤其到了信息和时间都碎片化的网络时代,人们在不停的快速切换中,表现得像某种焦虑症患者。
④因此,阅读危机的实质是,人们由于缺乏以专注阅读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深呼吸,而陷入被大量信息垃圾围困的心灵缺氧状态。刚看了五分钟电子书,就被弹出的新闻链接吸引了注意力;这一分钟还在为某一公共事件激愤不已,下一分钟可能就因为某个段子开怀大笑。照这个趋势,未来人类的心智结构或将改变,变得像金鱼一样只有7秒钟的记忆。同时,由于缺乏深度的内心体验,网络时代人们的精神气质开始变得雷同。
⑤慢下来,读读书,不仅仅以阅读的名义进行,更应该站在保护一颗健全心灵的高度,站在人文危机的高度来看待。如果说社会发展是一匹骏马,阅读及其代表的人文精神就应该是驾驭它的缰绳,不应该任由它在我们手上滑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 1 )作者认为,真正的阅读危机是什么?请从原文中找出。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②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