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万载县白良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为养活两个小弟弟怎么办了?()

A: 当妓女
B: 给别人家当仆人
C: 出苦力
D: 摆地摊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窗外,淅(xī)沥沥地下着雨,(quán)伏在干( gù )土地上的小草一下子变得神采(yì)奕起来。
B: “东临(jié)石,以观沧海;水何澹(dàn),山岛竦(zhì)。”东汉沛国(qiáo)县曹孟德的诗句像明珠般闪耀在中华文化的宝库里。
C: 咄咄(duō)逼人的他在确(záo)的证据前终于收(liǎn)起来承认自己醉驾了,接着就蹲在旁边抽(yē)起来。
D: 干活(niān)轻怕重,待遇要求最高,这种心胸狭(ài)的人与热(chén)为民因公(xùn)职的白求恩相比是多么的渺小。
3、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灵柩 嘘叫 呐喊 恼羞成怒
B: 教化 睿智 鞠躬 轻薄无聊
C: 陨落 驳斥 凌驾 不屈不挠
D: 先驱 讨教 格守 取而代之
4、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席(yán) 然(wǎng) 随声附(hé) 毛骨然(sǒng)
B: 据(jié) 拜(yè) 食壶浆(dān) 风流倜(tǎng)
C: 褴(lǔ) 阔(chuò) 无动于(zhōng) 一反往(jì)
D: 食(mì) 告(qìn) 茅顿开(sè) 怏不乐(yàng)
5、“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家中,悬挂着一幅郭沫若创作的书法作品《赠钱学森》,下面对其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
B: 秀美而不失骨力,流畅而又疾徐有致。
C: 采用楷书书体,中正平稳,浑厚大气。
D: 气贯笔端,形神兼备,展现书者风范。
6、

阅读某品牌电动跑步机的《用户手册》的部分内容,回答题。
【注意事项】
①跑步机适宜放置在室内,避免受潮;不可将水溅在跑步机上,不可在跑步机上放置其他物品。
②地面要平整,跑步机放置平稳后,方可使用。
③电源插头必须可靠接地,同一供电线路上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其它电器。
④使用跑步机时必须穿运动服装及合适的运动鞋。
⑤严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同时在跑步机上。
⑥跑步机应安放在较为宽敞的地方,周围严禁摆放杂物,保证有2m×1m的安全区域。
⑦严禁站在跑带上启动,运行前应站在边条上,手握扶手,在启动正常后,再上机运动。
⑧如果您在使用中感觉到任何不适应或有异常情况时,请按停止键或采用紧急方法“ ”即双手握住扶手撑起身体的同时,双脚踏在边条上,从一侧下跑步机。
【安全注意事项】
①锻炼前请咨询医生,这对35岁以上和有病史的人尤其重要。心脏病患者不宜单独使用电动跑步机,并禁止使用自动变速跑功能。
②根据您的身体状况,确定运行速度,身体有病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③儿童不能单独使用跑步机,如果使用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④为防止儿童意外启动跑步机,请把电源线拔掉,或放在儿童找不到的地方。
⑤长头发使用者使用本机时应注意将头发盘起以避免在运动过程中产生意外。
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奶奶把跑步机放在卧室,一边靠着窗户,一边连着床,既方便锻炼,又可以欣赏户外美景。
B: 听说跑步机按摩可以活血化瘀,妈妈打算赤脚在跑步机上跑步,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C: 爸爸爱跑步,总是等跑步机的跑带完全转动后才站在跑带上开始跑步锻炼。
D: 从来没有看过医生的爷爷身体健康,受大家的影响,也开始利用跑步机锻炼身体了。
7、

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博士除授予学官,还授予一些有专门技艺、专门学问的职官,如魏晋以后的太医博士、天文博士、历博士、卜博士等。

秦始皇时,博士只作政府顾问。

③唐宋以后,社会上对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俗称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等。

④汉代以后,博士开始任学官,担任教学工作。

⑤博士在我国古代是个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

A: ⑤②④①③
B: ①⑤②④③
C: ⑤④③①②
D: ①④②③⑤
8、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据(jié) 钱(zhuàn) 不(kān) 异(chà)
B: 恐(bù) 桥(zhàn) 牡(lì) 糟(tà)
C: 阔(zhuō) 流(mánɡ) 狼(bèi) 无(lài)
D: 张(huáng) 拖(lěi) 女婿(xù) 嘟(nɑnɡ)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发展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B: 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李小雨同学到现在还没有到校,大家断定她大概是生病了。
D: 为帮助灾区人民,学校团委向全体同学发出了“奉献爱心”。
10、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B: 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C: 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
D: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 1 )这首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____、树阴满地、________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________的心情。

( 2 )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相关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 1 )选出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自: 以为大有所益 是指物作诗立就
B: 闻: 余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
C: 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D: 之: 大兄何见事晚乎 于舅家见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 3 )本文安排材料,详略得当。课文详写________ ,的情形
略写________ 的情形。王安石认为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根本原因是________

( 4 )本文与《孙权劝学》都谈到了学习,比较一下两篇文章在写法和内容方面的不同。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丁香赋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伦美奂。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蔟蔟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娇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精品》作者:张福海)

( 1 )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赞美丁香花是为了赞美什么?

(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是根据 写的《 》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写而成。

( 3 )作者根据什么说丁香“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可用文中原句回答)

( 4 )从修辞角度赏析
①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②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 5 )丁香花、太阳岛、冰雪是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南京的梅花、栖霞红枫、雨花石、玄武湖等也是南京人心中的挚爱。请你选择具有你熟悉的某地方特征的一景或一物,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不得直接套用文中的原句,不超过60字)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只见满满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 1 )具体说说第①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 2 )选文主要写了有关林语堂课堂上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 3 )选文第③段描写林语堂,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除了神态描写外,还有哪两种,请举例说明。
( 4 )阅读全文,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 5 )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该句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 6 )结合文章,联系我们的生活,谈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具有怎样的品质。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题目: 牵动我的情思

看到这个题目,丰富多彩的生活会撩拨你刻骨铭心的记忆,牵动你感情的神经,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没有希望”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