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安福县职业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该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 “四书”。
B: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列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C: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饮酒》的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是我国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2、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sài) 洗(dí) 狼(jí) 锐不可(dǎnɡ)
B: 经(lún) 亮(zhènɡ) 苔(hén) 长途涉(bá)
C: 喧(xiāo) 责(jié) 消(shì) 屈盘旋(qū)
D: 息(bǐnɡ) 榭(xuān) 形(jī) 正危坐(jīnɡ)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污(zhuó) (zhì)笔 (biāo)悍 心无旁(wù)
B: 逶(yí) 请(tiě) (yǔ)偻 (qiè)而不舍
C: (sǒng)恿 (chù)立 能(chěnɡ) (zhuì)惴不安
D: 腼(diǎn) (biān)骨 (chuò)泣 强不舍(guō)
4、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阿姨安慰想念父母哭闹不休的幼儿时说:“别哭!再哭我就不让爸爸妈妈来看你啦!”
B: 某校为高三学子举行送祝福活动,校内电子屏显示主题语为:“擦干眼泪,从头再来!”
C: 好友数学考满分,张乐拍着好友的肩膀说:“恭喜!恭喜!勇夺桂冠,下不为例!”
D: 交警敬礼后对司机说:“同志,您好!请出示您的驾驶证、行驶证。例行检查,谢谢配合。”
5、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关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6、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使用误的一项是 ( )

A: 诸葛亮青年时以师礼对待庞德公,更是为后人津津乐道
B: 篝火晚会上掌声雷动,笑语连连,同学们聚在一起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C: 多宝佛塔的设计者真是别出心裁 , 建造的格局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D: 自“四个襄阳”活动开展以来,古城面貌焕然一新
7、

下列语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 , 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B: 当电影《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似乎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比
C: 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 , 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大难题。
D: 《傅雷家书》是饱含真情的经典教子之作,有人生硬地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 , 没有深意。
8、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妖(ráo) 然(qiǎo) 昵喃(ní nán) 尽职守(kè)
B: 婷(pīng) 养(huàn) 停(zhì) 揉造作(jiǎo)
C: 渎(xiè) 责(jié) 骗(kuàng ) 为人知(xiǎn)
D: 夫(nuó) 见(piě) 取(jí) 轻歌舞(màn)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题。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雨果曾发表著名的抗议信,怒斥英法强盗的罪恶行径。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是二十四史之首,它的作者是司马迁。鲁迅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赞美它在我国史学、文学上的崇高地位。
C: 《傅雷家书二则》是分别写于儿子消极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D: 《大学》《中庸》《论语》《尚书》合称为“四书”。其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10、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B: 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C: 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D: 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1 )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的地点及结果、________、________三层意思。
( 2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五言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诗人悠然的心境。
B: 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手,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C: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 诗人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无欲无愿的心境。
( 3 )“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给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 1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司马迁《史记》)( )
A: 到。例:及鲁肃浔阳
B: 犯过错。例:人恒 , 然后能改
C: 胜过,超越。例:犹不及
( 2 )盲臣敢戏君乎?(刘向《说苑》)( )
A: 安逸。例:生于忧患,死于
B: 怎么。例:求其能千里也
C: 安身。例:衣食所 , 弗敢专也
( 3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我之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
A: 停留。例:不可久
B: 居住。例:面山而
C: 处在。例: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一九五四年四月七日

记得我从十三岁到十五岁,念过三年法文;老师教的方法既有问题,我也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从十六岁到二十岁在大同改念英文,也没念好,只是比法文成绩好一些。二十岁出国时,对法文的知识只会比你现在的俄文程度差。到了法国,半年之间,请私人教师与房东太太双管齐下补习法文,教师管读本与文法,房东太太管会话与发音,整天的改正,不用上课方式,而是随时在谈话中纠正。半年以后,我在法国的知识分子冢庭中过生活,已经一切无问题。这一点你在莫斯科遇到李德伦时也听他谈过。我特意跟你提,为的是要你别把俄文学习弄成“突击式”。一个半月之间念完文法,这是强记,决不能消化,而且过了一晌大半会忘了的。我认为目前主要是抓住俄文的要点,学得慢一些,但所学的必须牢记,这样才能基础扎实。贪多务得是没用的,反而影响钢琴业务,甚至使你身心困顿,一空下来即昏昏欲睡。——这问题希望你自己细细想一想,想通了,就得下决心更改方法,与俄文老师细细商量。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倘若你目前停止上新课,把已学的从头温一遍,我敢断言你会发觉有许多已经完全忘了。

你出国去所遭遇的最大困难,大概和我二十六年前的情形差不多,就是对所在国的语言程度太浅。过去我再三再四强调你在京赶学理论,便是为了这个缘故。倘若你对理论有了一个基本概念,那末日后在国外念的时候,不至于语言的困难加上乐理的困难,使你对乐理格外觉得难学。换句话说:理论上先略有门径之后,在国外念起来可以比较方便些。可是你自始至终没有和我提过在京学习理论的情形,连是否已开始亦未提过。我只知道你初到时因罗君患病而搁置,以后如何,虽经我屡次在信中问你,你也没复过一个字。——现在我再和你说一遍:我的意思最好把俄文学习的时间分出一部分,移作学习乐理之用。

提早出国,我很赞成。你以前觉得俄文程度太差,应多多准备后再走。其实像你这样学俄文,即使用最大的努力,再学一年也未必能说准备充分,——除非你在北京不与中国人来往,而整天生活在俄国人堆里。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要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其次,你对时间的安排、学业的安排、轻重的看法、缓急的分别,还不能有清楚明确的认识与实践。这是我最为你操心的。因为你的生活将来要和我一样的忙,也许更忙。不能充分掌握时间与区别事情的缓急先后,你的一切都会打折扣。所以有关这些方面的问题,不但希望你多听听我的意见,更要自己多想想,想过以后立刻想办法实行,应改的应调整的都应当立刻改,立刻调整,不以任何理由耽搁。

——摘自《傅雷家书》

( 1 )傅雷法文没有念好的原因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2 )阅读全文,儿子没有学好俄文的原因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3 )傅雷给儿子的学习提出的建议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4 )傅雷在为人处事上给儿子的建议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 5 )在傅雷给儿子的建议中,你最有启发的一点是什么?请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 1 )什么是“格物致知”?
( 2 )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 3 )传统教育的“格物”和“致知”与现代学术的实验之间有怎样的相通之处?
( 4 )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四、写作(分值:60分)
文章题目是“再塑生命的人”,讲述了莎莉文老师对海伦一生的影响。在我们的身边或多或少也会存在这样的人,请写写对你影响较深的人,不少于3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旧忆如梦”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