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良多趣味:真(或实在)B: 林寒涧肃 :白色 C: 属引凄异:连接 D: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
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周末晚上,漫步于美丽的橘子洲公园,皎洁的月光、悠扬的歌声和清新的花香从远处徐徐传来,沁人心脾。 B: 国家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C: 死法机关能否依法独立公正地行驶审判权和检察权,是我国司法制度公正高效的关键。 D: 新规划的长沙市望城区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适宜种果树、水稻,此外还适宜栽种柑橘。 |
3、 | 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小学生大多活动空间狭小,视野局限于“家庭—学校—家庭”之中。①小学语文课本的教材内容应开拓孩子视野、拓展认知空间的责任。科幻、科普及相关的课文,如《我们的土壤妈妈》(高士其)就起到了很好的丰富知识、拓展视野的作用。记得还有赵树理先生的《手》,写一个山西农民的手:粗短,有力,布满老茧,随便在土里一抓,便是一把干柴……细节栩栩如生,人物个性鲜明,②文中是充满一个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尊重,传奇性中见平凡与真诚。 A: “狭小”“局限”“老茧”都是名词。 B: “丰富知识”“细节栩栩如生”都是偏正短语。 C: 划线语句①有语病,应在“开拓”前加“负有”。 D: 划线语句②有语病,应去掉句中的“对”字。 |
4、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本次研学旅行中,大家走访了扬州段的历史河道,并津津乐道地谈论运河的故事。 B: 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土重来 , 再次带领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C: 在“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中,中国参展文物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D: 用“喜马拉雅”听书,填充了人们的“碎片时间”,丰富了生活,大家趋之若鹜。 |
5、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B: 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B: 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 每逢节假日,中央大街两旁的店铺,就会顾客盈门,生意葱茂。 D: 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的一项是( ) A: 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B: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C: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D: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
8、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由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B: 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C: 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D: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要求。 |
9、 | 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王小艺是个文学爱好者,他将自己的作品交给编辑时连声说:“请老师斧正!” B: 星期天是艾老师七十周岁的生日,作为他的高足,我一定要前去为恩师祝寿。 C: 主持人说:“刚才王小明的讲话十分精彩,他已经抛砖引玉,请大家继续发言。” D: 碰到又开了一家连锁店的朋友,小高说:“老兄,我明天一定要惠顾你的新店。” |
10、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B: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三国志》等。 C: 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领袖,还是诗人和书法家。他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D: 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 )颔联诗人以“________”、“________”自喻,表达了被排挤出朝廷的激愤抑郁和孤独思乡的感情。( 2 )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属国”是古代官名典属国的简称,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的使者身份。 B: 颔联写途中所见,既是叙事,也是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孤独惆怅的内心情感。 C: 颈联描写边疆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画面感强。 D: 尾联萧关为人名,都护为官名,暗含因都护勒守燕然山,萧关未能遇上都护之意。 |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 ( 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①既而辽以问羽________ ②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________ ( 2 )翻译下面句子。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 3 )下列与“羽尝为流矢所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B: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 百里溪举于市 D: 帝感其诚 ( 4 )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菩萨、道称天尊。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说明关羽被尊奉神化的原因。 |
土豆﹣﹣托起“生命的方舟”
①伴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地球资源和环境资源约束更加明显,饥饿与贫困的挑战异常严峻。人类该用什么来托起“生命的方舟”?联合国大会决定,把2008年定为“国际土豆年”,人们期待着,土豆在战胜饥饿和贫困斗争的前沿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②其貌不扬的土豆,一向以“朴实的块茎”著称,它能够负担这样沉重的责任吗?它又是怎么走进联合国的视野呢?原未,从安第斯山脉走向世界六大洲的土豆,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并逐渐成为了世界人口膳食中的一种主粮。这种主粮已经成为了全球粮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加强世界粮食安全和减轻贫困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③土豆是一种营养丰富且适合人类的食物。新鲜土豆含有大约80%的水分和20%的干物质。在干物质中有60%﹣﹣80%为淀粉,土豆的蛋白质含量与谷物大体相同,要比其余块根和块茎的蛋白质含量高许多,并且土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模式与人类的需求非常匹配。
④土豆的脂肪含量比较低,并富含多种微量营养物质。土豆是维生素B1、B3、B6、C及铁、钾、磷和镁等矿物质的良好来源,而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比如,土豆维生素含量比苹果还高,它的维生素C比西红柿要高一些。作为主食和蔬菜,土豆的制作和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因此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欢迎。
⑤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进入到21世纪以后,世界土豆产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20世纪90年代初,大多数土豆产自欧洲、北美等地区。2005年,发展中国家土豆产量首次超过了发达囯家的产量。粮食专家们呼吁,要重新认识这个“被埋没的宝物”的价值,应对包括饥饿、贫困及环境威胁在内的全球性挑战。
⑥在世界性的淡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减少农业用水强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类淡水使用量的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其中农业用水占到了70%以上。有资料显示,在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中,土豆每单位用水量生产的粮食更多,使用同样数量的水所生产的膳食能量也更多。这说明种植土豆可以大幅度提高毎单位用水量的粮食产量,从而保证在生产足够粮食的同事,减少对地球淡水资源的消耗。
⑦土豆,正在人类生存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 )第②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语“朴实”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每空不超过10个字)
( 3 )对第⑤段内容理解,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资料显示,在耕作实用1立方来的水,土豆可生产5000卡路里的膳食能量,而玉米、小麦和大米生产的卡路里分别为3860、2300和2000.同样数量的淡水,土豆可生产出的蛋白质是150克,为小麦的2倍。产出的钙540毫克,是大米的4倍。
( 5 )首段画线句的作用有哪些?请分条简述。寻觅老广州的传统美食,怀旧粤菜千金难换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经典粤菜都因为手艺繁复,疏于传承等因素,变得买少见少。但是,我们的舌头不会忘掉这些味道,这是一种记忆的味蕾,会驱使我们去寻觅还坚持着烹制怀旧粤菜的餐馆,重温对经典粤菜的深情厚谊。
一,论技法: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说到怀旧粤菜,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特点,这也是粤菜叫人称颂的技法之一。但正因为在烹调上的精细,使得手艺的传承大有难度,尤其如今百物腾贵,极花人工的菜式,多数餐厅都恕难从命。但是广州酒家,就仍在坚守这一粤菜精髓,80年来都是招牌菜的“广州文昌鸡”就是一个例子。
……
讲完鸡再说鸭。南粤宫的一道“荔茸香酥鸭”,最能展现粤菜的繁琐技法。它选用广西荔浦或广东韶关乐昌芋头,做成的芋泥又绵又粉,再加入味料便成为“荔茸”;鸭肉要以隔水蒸法至绵软;关键在于鸭肉酿入荔茸后的油炸,这个过程需要师傅十分有耐心,紧盯着油温与时间,更不能随便翻动,以肉眼可见表层变成金黄色,就可取出沥油切件。如此,需耗费三至四个小时。试问,有多少餐馆愿意为一道菜耗费这一担心机?
广东人烹鸡烹鸭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番禺石碁人所创的八宝霸王鸭就是番禺名菜之一。它是在霸王鸭的基础上改进的。为了保持鸭的完整,石碁人将鸭完整拆骨不开肚,做工更加耗时费力。一方渔家的八宝鸭就参照这种做法,先将鸭洗净后用特制的配料把鸭腌上一天,将咸蛋黄、绿豆、冬菇、莲子、糯米等馅料酿进鸭中,至饱满后用棉线缝合,轻炸八宝鸭成金黄色,再用葱、姜、香料熬制的高汤扣上两个小时,鸭形丰腴饱满,鸭肉酥烂,腴香浓溢。
二,谈镬气:粗料精制 简中带繁
镬气小炒,大概是最贴近民生的粤菜。吃宵夜大排档,会点上一道又一道小炒,味道好与否,就看是否“够镬气”;寻常百姓家,就会以小炒作为家常便饭的必备菜式,当然自家难以猛火大油做到“够镬气”,但小炒在粤菜中,就是从平民之味出发,演变出的讲究之道,尤以水乡一带,如顺德、番禺等地的小炒为代表,做得更是精益求精。
“炒牛奶”就是一道既有顺德特色,又表现了“粗料精制”的经典粤菜。以浓稠著称的顺德水牛奶为原料,讲究调和牛奶、鹰粟粉和蛋清的比例,还有炒制时的火候与手势;只见师傅将油镬烧到底部通红,倒入花生油搪锅,稍微将镬离火使油温下降后,便倒入牛奶,以温和的力度炒制,师傅将此称之为“软炒”,这不仅能令炒牛奶在起镬后洁白如初,还能保持嫩滑口感。
还有以大火将生米煮成熟饭的“生炒糯米饭”,也是将糯米饭上升到一个层次。生炒更加突显米粒的弹牙口感以及饭香,炒菜加炒饭,主食加主菜相辅相成。
这些随着年月买少见少的精工粤菜,除了考验厨师的出众技艺,也看重对时机的把握调控,一席佳肴,上菜的顺序、上菜的数量、上菜的时间,尤其是镬气小炒,更讲究即上桌即吃,以达到在最佳的尝味期得到最佳味道的口感,所谓“趁热、起筷”,是对菜式的尊重,也是不辜负大厨的用心。
三,道摆盘:精雕细琢 方显刀工
精致的粤菜大部分都极讲究刀工,而这刀工,除了对食材的处理上,很多时候还用于雕花摆盘上,这才是粤菜至为辉煌的。器皿之上,除了精工粤菜,还有精细的雕龙雕凤,那是跃然于碟上的“艺术品”,与菜式配搭相得益彰,也展现了一席宴席的排场。对于当年的大户人家来说,粤菜不仅要做得精,更要做得有架势,而这些雕花,就是排场的展现。
尤记得曾在番禺宾馆,在一位餐饮界老前辈的安排下,吃了一顿非常隆重的“红云宴”,前前后后12道菜,无一不是用大碟上台,因为那置于碟上的雕花、雕雀、雕龙、雕凤,绝不欺场,每个都细致得栩栩如生,本应是菜肴的衬托,却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当然,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这些纯摆设、不能吃的雕花已显得不切实际,加之也增加了一道菜的制作时长,但这种形式感,是粤菜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选自《美食导报》,有删改)
( 1 )关于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新;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