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齐河县赵官镇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 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 他不但学习很刻苦,然而成绩却上不去。
D: 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 , 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 , 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 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3、

下列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

A: 窸窸窣窣 左顾右盼 小心翼翼 从容不迫
B: 空空如也 三眼一板 无可言喻 束手无策
C: 蹑手蹑脚 死不暝目 无济于事 清晰可辨
D: 络绎不绝 精疲力竭 寡不敌众 目不转睛
4、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书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
B: 《水浒》中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江州刑场上被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搭救,最终上了梁山。
C: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D: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铁路总公司在开会讨论,决定将高铁的运行时速恢复到最初设计的350公里/小时。
B: 发生在法国巴黎市中心的连环恐怖袭击事件,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无比谴责与强烈愤怒。
C: 人民币将作为第五种货币,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起构成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D: 市委宣传部决定,在国家公祭日前后,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教育。
6、选出每组中注音错误的一项。
( 1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琅琊yá
B: 沟壑huò
C: 宦huàn官
D: 拂bì士
( 2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绮qí丽
B: 清洌liè
C: 霪yín雨
D: 宠辱偕xié忘
( 3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嗟夫 jiē fú
B: 谗chán言 B
C: 谪zhé守
D: 傅说shuō
( 4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畎quán亩
B: 踌躇chú
C: 穷匮kùi
D: 属zhǔ予作文
7、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愧怍 告罄 慷慨 相提并论
B: 耐人寻味 选骋 点缀 峰芒毕露
C: 契而不舍 怪诞 卓越 莫明其妙
D: 霹雳 炽热 伴侣 语无轮次
8、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选自于《呐喊》,叙写了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B: 《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C: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D: 《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
9、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镌刻 盎然 恹恹欲睡 眼花潦乱
B: 绯红 锁屑 旁逸斜出 殚精竭虑
C: 泄气 秀颀 屏息敛声 鹤立鸡群
D: 督战 属引 诚惶诚恐 油光可镜
10、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中的“他们”在句中做主语。
B: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中的“小费”是名词。
C: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D: “无缘无故”“自暴自弃”“山穷水尽”“根深蒂固”四个短语结构相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蒹葭》完成后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 1 )发挥想象,用亮丽的语言描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展现的画面。
( 2 )重章叠唱是诗经的经典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艺术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加________②孚________③盈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3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他的身上也有值得肯定的优点,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鲁庄公的一个优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

王本道

①惊蛰过后,春分未至之时,我习惯在自家庭院里徜徉。小小的院落里,东西两侧几林挺援的白玉兰和婀娜的海棠依然沉寂着未动声色,但冥冥之中,我感觉周遭的土地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于是找来一个把子,扒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类,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正朝我微笑呢。“天时人事日相催”,春天来了!

②说来有些怪异,这株蒲公英生长在庭院东墙下一排木制围栏与甬道牙石的缝隙之中,其间只有些微的泥土。当年我办理完退休手续后,有眼时常于清晨和傍晚在庭院里散步,不经意地发现了它。此后连续十年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在固定的位置上如约而至地发芽抽青,铺展开锯齿形的叶片。暮春之时,日渐壮硕的叶片在清震的阳光和露水里晶莹闪烁。及至初夏,一场场细雨洗过的庭院里,姹紫嫣红,铺青叠翠,蒲公英的几层叶片中间,长出了纤细的枝茎,顶端逐渐形成一个细小的花盘,并绽开黄色的花瓣来。那丝丝缕缕的花瓣组成的黄花,直径不足半寸,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如同用圆规精心画出的圆,开得自然洒脱,恣意灿然。当此之时,蒲公英的头顶,盛开着的海案灿若明霞,相隔几步之遥,雍容的白玉兰频送幽香,而这株低矮卑微的蒲公英不落寞,不悲观,默默地挺立着自己朴实的身躯,释放着细微的清香。仲夏,蒲公英的花盘开始脱落,形成了一个洁白色的绒球,不消几天光景,阵阵微风之中,洁白的线球飞出无数张“小伞”,飘向空中,借着风力飞向遥远的天际……

③想到这林蒲公英十年来与我的缘分,我不禁对它生出深深的怜爱之情。资料显示,蒲公英属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含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可食用、药用。《本草纲目》记栽,蒲公英性平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蒲公英花开后种子随风飘到别的地方孕育新的生命。可无论种子飘向何方,眼前这株蒲公英十年固守一处,“年年岁岁花相似”,不懈不息,巧笑情兮,伴我晨音。它的品性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④上世纪的1963年秋天,我考入了一所高中。当时讲授语文课的G老师四十出头的年纪,中等身材,面目清雅,讲课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慢声细语,却很有感情色彩。在古典文学、古代汉语领城,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入学后的翌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城郊乡下劳动半个月,G老师与我们同去。当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同学们在乡下的一日三餐都十分简单。为了丰富餐桌,劳动之余,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在野地里采集野菜,G老师也参与其中。

⑤那时的春天,原野上的野菜种类很多,尤其是蒲公英随处可见。采集其间,师生谈笑着,常有人提出一两句唐诗宋词向老师请教。当时还没有人料到两年后会出现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所以,高中毕业后的理想前途自然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同学中有的说要“志存高远”,有的用俄语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话,还有的表示带来委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栋梁之材等等。G老师认真听罢大家的议论后平静地说,“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的想法,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真诚地希望看到你们成长进步。我此前的学生不是青年才俊,但是说实话,我不奢望你们都成为栋梁之材。因为古往今来,出类拔萃的水远是极少数人,大多数只能是庸常的普通人。”

⑥他指着眼前无垠的田野接着说:“如同春日的田野上,有高耸的白杨,有斑驳的灌木,但更多的是遍地的蒲公英。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共存在的价值,白杨可以做栋梁,灌本可以做成篱笆,蒲公英虽然庸常卑微,却可以药用,又可以果腹。我所希望的是,同学们毕业后,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G老师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劳动透校后,G老师以“春日的田野”为主题,给大家布置了一道自选作文题。记得我的作文标题是“蒲公英也有梦想”。

⑦岁月流转,沧海桑田,如今G老师已仙逝多年,在这个和煦明媚的春日,与庭院中的蒲公英再次邂逅,他半个多世纪前在城郊四野上的一席谈话,又在我耳畔响起。平心而论,自然界中的蒲公英无异于一棵野草,永远不可与众多的奇花异草同日而语,但是蒲公英也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年年岁岁,它都要熬过严酷的隆冬,待到春风吹拂之时,率先破土而出,在无人问津之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夏日,绿肥红瘦之际,又要将栉风沐雨培育出的无数种子散放出去,让它们带着自己的梦想,飘向海角天涯。多少年过去了,这株蒲公英散放出的“小伞”都飞向了何处?它们会在哪里停留驻足?细想起来,华夏土地上的大江南北,山冈、坡地、湖畔、田野、贫济的荒漠甚至岩石的缝隙,都是它们生长的地方。恰如当年我的那些“同学少年”,作为“老三届”中最年长的一届,半个世纪前他们在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知青生活之后,相继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了社会上庸常的普通人。包庸常不是庸俗,庸常只是平常,几十年间,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着,奋斗着,燃烧着,持守着心灵的宁静与和谐。生活未必富裕,凡俗的日子里还有很多因难和曲折,但是他们在不怨不尤之中,也保持着一份心安理得的踏实感,心怀盈盈的温暖、感恩和爱。由此,无论面对怎样灰暗的时空,他们的脸上都会荡漾出一份明媚。这,不正是蒲公英的品格吗?

⑧春日里,清晨的阳光已经流泻出丝丝暖意,阳光下的这林蒲公英,细小的叶片正闪烁着淡绿柔美的光晕。年复一年,每当春风拂面之时,我都会在庭院那熟悉的地方搜寻它的倩影,而它也会精灵般适时出现,这已成为我们之间无言的默契。

( 1 )给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

①斑( ) ②足( ) ③明( ) ④光( )

( 2 )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此后连续十年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如约而至 , 在那里发芽抽青,铺展开锯齿形的叶片。

②它都要熬过严酷的隆冬,待到春风吹拂之时,率先破土而出,在无人问津之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

( 3 )请从修辞方法角度对“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正朝我微笑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
( 4 )文章主要写蒲公英,为什么还两次写到白玉兰和海棠?
( 5 )纵观全文,G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 6 )怎样理解文章标题“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的含义?
( 7 )G老师认为“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呈现井喷式发展,智能手机更是受到了青少年群体的欢迎,下面是对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情况调查汇总数据:

关于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情况调查汇总表(部分)

图一第一次使用手机上网的年龄

图二每天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时间

图三使用手机上网的目的

材料二: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材料三:针对中学生是否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这一问题,校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学生、老师,家长和专家。

【学生自述】手机给我带来诸多方便。例如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有疑难问题能及时向老师请教;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增进友谊;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或困难时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教师反馈】中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学秩序,甚至有的学生用手机作弊,造成极坏的影响。手机在中学校园里的普及还会助长学生的攀比之风,另外,手机上的许多不良信息,玷污了中学生的心灵,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家长感言】给孩子买手机初衷是为了联系方便,但孩子多用于聊天和游戏,既影响休息又贻误学业,同时,使用手机还额外增加了我们做父母的经济负担。

【专家观点】如何管理手机应体现在“教育意识”上,简单的“禁止使用”学生未必能理解,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习惯,包括如何引导学生将手机“为我所用”,这也是属于生活教育的范畴。这种教育的实施,学校和家长应该联合起来。

( 1 )请阅读材料,填写下面表格。

材料一

观察图一至图三,你会发现所调查的中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呈现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的趋势。

材料二

结合材料二,给你的同学提一条科学合理的建议:④________。


( 2 )结合材料三,请代表你的小组在班会上作总结发言。

要求:①围绕班会主题;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0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琦君来说,母亲酝酿的春酒,是一缕芬芳。

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风记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