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弋阳县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
A: 我国计划2016年将发射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这必将又是举世瞩目的大事。
B: 小明同学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是值得每位同学学习的。
C: 在一次考试中,他做一道选择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真是小题大做
D: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老子和庄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合称“老庄”。
B: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C: 成语“扶摇直上”“教学相长”“无人问津”分别出自《北冥有鱼》《虽有佳肴》《桃花源记》。
D: 《马说》是韩愈《杂说》的第四篇。韩愈,字退之,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
3、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líng) 汗(kè) 空(lòu) 妄自薄(fēi)
B: 窸(sū) 桑(zǐ) 比(nǐ) 重叠嶂(luán)
C: 细(jùn) 交(xiè) 隔(jiān) 教学相(zhǎng)
D: 恣(suī) 色(jiǎo) 应(hé) 然开朗(huò)
4、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祈(dǎo) (cè)隐 倒(tā) 龙吟凤(huì)
B: 真(dì) (chì)热 (yùn)酿 惟妙惟(xiào)
C: 阔(chuó) (línɡ)仃 逶(yí) 鳞次(jié)比
D: 拮(jū) 强(kuō) (jí)取 心无旁(wù)
5、

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_______挺立的一种树。

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_______它。

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依然是那样碧绿的树,_______的天,_______的心田。

A: 倔强 拥有 蔚蓝 愉快
B: 倔强 占有 湛蓝 欢快
C: 坚强 拥有 湛蓝 愉快
D: 坚强 占有 蔚蓝 欢快
6、

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

A: 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庇之人。
B: 心灵的安祥,宽厚和宽恕的精神,和谐,和平,这些都是从这伟大的微笑中出来的。
C: 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
D: 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誉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
7、下列作家作品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泰戈尔诗三首》选自《泰戈尔诗选·新月集》。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 、作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
B: 《朝花夕拾》十篇散文是一幅幅世态图和风俗画。虽然是回忆性散文,但是有现实的斗争性和深邃的思想性,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执着态度。
C: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D: 《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英国的海伦·凯勒,她遇到了再塑她生命的莎莉文老师,何其有幸!
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平时没有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删除“因为”)
B: 这次受检的十余种教辅资料合格率不足10%左右。(“不足”和“左右”删除其中一个)
C: 同学们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激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把“学习用品”改成“文具”)
D: 既然你能够认真地读完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名著,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既然”改成“如果”)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荣幸地莅临母校参加校庆活动。
B: 谁对时间越吝啬 , 时间对谁越慷慨。
C: 试卷发下来,我一看见得了满分,真是喜出望外
D: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 , 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B: 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C: 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1 )这首诗张弛有致,刚柔相间,堪称唐朝边塞诗的压卷之作。根据题目来看,它在内容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半部分重点描写了西北边塞的________;后半部分紧扣题目中的“________”字,叙写了宴别场面的________等、送别友人的时间之长和送别地点的转换之多。
( 2 )结合诗句内容,说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抒情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其家穿井________

②国人之________

③不若无也________

( 2 )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身为现代人,你已经习惯于享受网络信息带来的便利,然而,在你越来越依赖网络的同时,你也已经身陷网络带来的危害之中。科学家已经发现,人类的大脑正不断被网络影响,变得越来越笨。

②2015年,微软通过抽样调查和脑部扫描研究了2000名加拿大人注意力的平均持续时间,结果发现,进入新世纪之后,人们注意力的平均持续时间陡然缩短了。2000年的时候,人们专注于某项具体事务的平均时间还有12秒,但是在2013年的时候就缩短到了8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智能手机和海量网络资讯的出现,很多年轻人会不由自主地经常查看手机、会在看电视的时候使用其他智能设备。而且,由于上网的时候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游戏、新闻、聊天、购物等多窗口频繁地切换操作让人更加容易分心。

③调查还发现,网络分散注意力的现象在年轻一代中更为严重。2012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针对美国和波多黎各2000多名教师的一项调查显示:87%的教师认为,手机和网络科技让这一代学生的注意力不如上一代;64%的教师认为,手机和网络在扰乱学生注意力上的负面作用远胜于帮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的进步。

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他将老鼠放在机关重重的小箱子中,老鼠在箱子中如无头苍蝇一般的乱撞,无意中触到了杠杆,这时一颗食物便会从天而降。不一会,老鼠就会发现这其中的关联,开始自己主动按起杠杆来了。接下来,老鼠吃到食物的条件开始变难,比如加入两盏灯﹣﹣红灯和蓝灯,当红灯亮起按下杠杆时,掉食物;而蓝灯亮时,随便怎么按都不会出食物。过了一段时间后,条件继续升级,但老鼠仍然乐此不疲地玩这种“游戏”,直到死于疲惫。

⑤科学家发现,在斯金纳的实验里,按下杠杆可以刺激老鼠的伏隔核(伏隔核被认为是大脑的快乐中枢,对诸如食物、毒品等刺激有反应,负责生产多巴胺).人类痴迷于玩电子游戏而忘记吃饭睡觉的时候,比如一个韩国人就曾因连续不停玩游戏50个小时之后死亡,大脑中激活的区域与老鼠的类似。而在2012年的另一项研究里,科学家发现,长时间上网导致脑部结构的变化与那些因毒瘾或者是酒瘾造成的大脑病变有着惊人的相似。无论网瘾者或者是酒瘾者,大脑前额叶皮层中的灰白质(灰白质主要作用是调节情绪和意志力)容量都会减少。因此,英国网瘾研究专家鲍登•琼斯表示,网络上瘾是种病,它已经危害到了人类的大脑。

⑥以往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不那么普及的时代,人类都习惯记忆大量知识,比如英文单词以及小说的内容,但是,科技的进步扼杀了这样的需求,这也就让人类的记忆力失去了发挥的空间。因为当我们知道某某知识或者信息只需上百度查一下就好了,自然就会认为不需要记在脑子里,所以,当今的网络就好比人脑的外接硬盘﹣﹣我们将越来也多的信息“外包”给了它。

⑦人类记忆分为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大脑所收集到的信息需要经过“转存”,才能变成长期记忆。任何打断这项转存工作的行为,都会破坏原先想要记住的信息,比如看书看到一半突然去读短信,或是阅读文章的中途去查看电子邮件。新科技所带来的过量信息和干扰,让人脑难以形成长期记忆。另外,因沉迷手机和网络导致的睡眠过差也损伤了大脑的记忆能力。

一天当中,大部分人花在网络的时间不少于两三个小时,有时候时间还会更长。上网期间,我们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相同或者类似的动作,如敲击电脑键盘、拖着鼠标点击左右键或滚轮、用指尖在触摸屏的各个图表或者模式之间来回切换等等。这让我们的大脑陷入巨大的压力之中,很难将一段时间内大脑中的有效信息加以筛选和集中,以进行深入思考。所以,我们在使用数码设备浏览网络时,常常不知不觉地采用略读和跳读,感受不到传统书籍带来的那种良好阅读体验,比如,能够结合语境体会一句话的丰富内涵,或者努力读懂一个结构复杂的句子。所以,科学家建议,如果你想要真正静下来思考,就必须远离那些数码产品。

( 1 )网络给人类大脑带来的危害主要有哪些?请根据文章概括回答。

( 2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作答。

一天当中,大部分人花在网络的时间不少于两三个小时,有时候时间还会更长。

现代文阅读。

敬爱的“号兵”

琦君

求学时代,对负责学生事务的老师,多少总有点畏惧与反感。我中学的训导主任姓沈名咸曾。我们就在“曾”字的边上加一个竖心旁,变成“咸憎”,人人都不喜欢的意思。

沈先生兼任我们公民课。在普遍重视语数外主科的心理之下,对于教公民课的老师,自然又是“另眼相看”。可是因为他是训导主任,大家都有所顾忌。

第一天上课,我们屏声息气地注视他走进课堂,一个个正襟危坐,作出很专心听讲的样子。他穿的是藏青色毛料中山装,线条笔挺。皮鞋擦得锃亮,走在地板上发出“咔咔”的清脆响声。比起穿长袍布底鞋的语文老师来,要神气也洋派得多了。他开口说话前先点名,点一个名字抬头看一眼,仿佛看这一眼就把你牢牢记住似的。他点完名,开始说话了:“我的名字你们一定都知道了,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沈浩滨”三个字,接着说:“浩瀚的浩,海滨的滨。是我大学老师给我起的,广大辽阔的意思。我很喜欢这个名字。”

我扭头看同桌的沈琪,她把“浩滨”二字端端正正地写在笔记本上,却在下面加写了“号兵”两个字,又很快地画了一个大兵吹号的草图。沈先生打开课本又合上,和气地说:“今天是第一天上课,大家随便谈谈。你们经过一星期的新生辅导,对学校的各项规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看来很民主的样子。

沈琪马上就举起手来说:“我有问题。”沈先生点点头,沈琪站起来大声地说:“请问沈先生,为什么住校的同学可以不穿制服,而走读的同学一定要穿,这不是不公平吗?”

沈先生却微笑地说:“我来解释一下。本来,穿制服是为了整齐划一,当然最好是全体同学一律穿制服。但学校为了体谅住校同学自己洗制服、烫制服忙不过来;不勤洗的话,穿在身上反而不整洁,所以才通融,除了周一、周五有周会的日子以外,可以不穿制服。走读的同学,在校外要表现学校精神,一定要穿制服,好在穿脏了可由家里人洗。”

沈先生说得很有道理,我们想不出话来反驳了。可是沈琪又说话了:“在一个课堂里上课,有的穿制服,有的不穿,就是不整齐嘛。”

“如果住校同学愿意天天穿制服,当然再好没有,只要能保持整洁。沈琪,因为你是走读的,才会这样想。如果你是住校的话,一定会觉得这样的通融是很合理的。”

沈先生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博得同学们的好感,后来和沈先生接触久了,我们对他也就佩服起来。

他在周会上向大家做报告时,常常喜欢把一只手圈成一个圈,放在嘴边,好像可以把声音扩大似的。我们顿时觉得他很是名副其实的“号兵”。有一次他带我们远足,教我们唱进行曲,我们就告诉他把他的名字“浩滨”改写为“号兵”的事,他听了拍手大笑说:“好极了,以后你们更得听我的号声,行动要迅速一致啰。”他说:“号兵是行军时吹进行曲的前哨兵,要勇敢、机智,要以全副精神投注入号声之中;吹出来的调子即使单调,却有振奋人心,鼓舞你勇往直前的效果。就连学校里吹起床、升旗、作息号的工友,都要负责、守时,全校师生都得听他的号声。你看他吹号时全神贯注,挺身而立的神情,是不是像一只报晓的公鸡,多么自信和威武啊!”

沈先生的一席话,使我们对原来是开开玩笑的“号兵”的名称,也领略到一层新的意义。

初三时,沈先生不再教我们课了,但因他是训导主任,我们仍常常和他接触,那就是犯了过错被请进去“吃大菜”(受训斥的意思),可是沈先生的“大菜”是可口而富于营养的。他并不板起面孔训话,而是先讲个笑话或故事,让我们自己想想,错在哪里?比方说,有一次我们住校生三五个人在一个周日的晚上,请外出假去看一场马上要下片的电影。学校批准我们八时半以前一定要返校。电影散场不到八点,回校时间是绰绰有余的。可是当我们经过一间饺子店时,那股香味实在太引诱人。原可以买回来吃,但总觉得坐在店里正式吃,有一派做大人的味道,于是就进去围坐一桌,大吃了一顿。又在水果摊上买了甘蔗菱角,心满意足地回校。到了校门口,大门已关上,才知已过八时半,快九点了。幸得好心的老工友悄悄开边门放我们进去,舍监已经把眼睛瞪得铜铃似的了,站在宿舍门口等着我们被“一网打尽”了。大名被记下来,直接送到校长室。我们并不怕训导主任的“大菜”,怕的是校长。

我们走进校长室,沈先生也在座。校长还没开口呢,他先说话了。他说有一个孩子,总是不听父母的话,每回外出时叫他早点回家,他总是晚归来。有一天,他又要出去了,父亲厉声地说:“这次出去就别回来了。”孩子在外却越玩越没劲,心里有一种无依的感觉,反而提早回家了。看见父母正在门口张望,母亲又高兴又意外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回来了。孩子一向倔强,不愿把真心话说出来,他说,因为爸爸叫我不要回来嘛,所以我回来了。母亲“扑哧”一声笑了。从那以后,他再也不迟归了。讲完故事,沈先生笑眯眯的,校长也笑了,气氛立刻缓和下来,大家心里也就放松了。幸得沈先生率先开口“定调”。

沈先生后来要去英伦留学了,我们真的好舍不得他走。沈先生古书读得多,英文又好,他是应该出国深造的。

临别之前,我们全班合作,由我执笔写了一首送别沈先生的诗。还记得那首诗的结尾是这样的:我们敬爱的号兵/有如我们的父亲/我们圈起手/吹起离别的号声/祝敬爱的老师/此去万里鹏程……

(选自《母亲的金手表》 有删改)

( 1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危坐

绰有余


( 2 )琦君以“敬爱的‘号兵’”为题目,回忆了自己与沈先生共处时一段耐人寻味的日子。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与沈先生有关的两件事。

( 3 )琦君文章的风格平和温婉、亲切自然,刻画人物独到细腻、呼之欲出。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任选其一即可)

①第一天上课,我们屏声息气地注视他走进课堂,一个个正襟危坐,作出很专心听讲的样子。

②他穿的是藏青色毛料中山装,线条笔挺。皮鞋擦得锃亮,走在地板上发出“咔咔”的清脆响声。比起穿长袍布底鞋的语文老师来,要神气也洋派得多了。

( 4 )凡是学生,对任教老师的第一堂课往往印象深刻些。“沈先生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博得同学们的好感,后来和沈先生接触久了,我们对他也就佩服起来”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5 )“号兵”是沈琪听课分心时,信笔拈来安给沈先生的绰号,她运用谐音的创意带给我们别样的乐趣。文中沈先生的一席话又让我们对“号兵”的名称领略到新的意义,通过他的引导,我们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 6 )在琦君笔下,沈先生的人格魅力于平实的小事中得以凸显。阅读文章,谈一谈沈先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深刻印象?(答出两点即可)

( 7 )一个人物点亮一段岁月,更何况是师者;一首小诗承载无限深情,更何况先生将一去万里。文章以送给沈先生的诗作结,请你说一说结尾有何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因为有一位好妈妈,我们的日子甜如蜜糖;因为有一位好老师,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因为有一位好伙伴,我们的生活幸福荡漾。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突出人物的特点,抓住典型的事来写;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随风飘”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