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蕲春县李时珍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句子中划线 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班在任课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终于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B: 李扬到地震灾区志愿服务的事迹令人叹为观止 , 大家听了他的报告后都非常感动。
C: 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 , 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D: 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 , 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 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 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武汉,这是武汉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 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3、

下面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常有高猿长啸,引凄异 予作文以记之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异二者之为 王命急宣
C: 有时发白帝,暮到江陵 晖夕阴,气象万千
D: 率妻子邑人来此境 哀转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自文化读书类节目《朗读者》播出以来,成为荧屏上的一股“综艺清流”。
B: 一条碎石子铺设的小路蜿蜒弯曲着伸向远方,不少人在岸边漫步游玩。
C: 国家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题为《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的重要讲话。
D: 为了弘扬和继承墨家文化,第七届墨子文化节在山东省滕州市举行。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空旷 吊角楼 墨守成规 置之不理
B: 撩逗 蜂王浆 鸠占雀巢 郑重其事
C: 箫索 佛手瓜 断章取义 彬彬有礼
D: 制裁 多幕剧 心无旁骛 与日俱增
6、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横渡 幌子 各得其所 海纳百川
B: 睿智 挥霍 不其而遇 壁垒森严
C: 热枕 晦暗 海誓山盟 肃然起敬
D: 荣膺 归咎 通霄达旦 微不足道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两种,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属于赠序。
B: 鲁迅,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故乡》选自《彷徨》。
C: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8、下列各组划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追/迷迷离 细/迫/人所难
B: 新/为人知 职/然/夜
C: 帚/肆无忌/狼 邻/
D: 取/根深媚/动/相以沫
9、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冬天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步伐蹒跚 ,历尽沧桑,饱受风雪的磨 难,但是他依然不改对大自然的爱恋。
B: 目前我国正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的失衡日趋明显,令人堪忧
C: 海天一色的苏马湾,神奇浪漫的花果山,飞珠溅玉的龙潭瀑布……这些美景让每一位来连云港的游客都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D: 从高空俯视黄山,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人们怎能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10、

下列对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绊(约束) 乎不同(差得远) 头晕目(昏花)
B: 测(主观) 章取义(截取) 正襟坐(危机)
C: 亵(轻慢) 略胜一(筹码) 童心未(丧失)
D: 责(质问) 巧妙绝(同类) 相得益(明显)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1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望”字。
(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 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 ( ) ② 负势竞上,互相邈 ( )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3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请写出一位与吴均有相同情怀和志趣的古代名人,并结合其相关文章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时迁偷甲

[明]施耐庵

(为赚金枪班教师徐宁上梁山,宋江、吴用派鼓上蚤时迁去东京徐宁家盗取徐家祖传的一副雁翎砌就圈金甲。时迁溜进徐宁家院,看见盛甲的大皮匣拴在卧房梁上。)

①约至二更以后,徐宁收拾上床,娘子问道:“明日随直也不?”徐宁道:“明日正是天子驾幸龙符宫,须用早起五更去伺侯。”娘子听了,便吩咐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出去随班;你们四更起来烧汤,安排点心。”时迁自忖道:“眼见得梁上那个皮匣子,便是盛甲在里面。我若趁半夜下手便好;倘若闹将起来,明日出不得城,却不误了大事?且捱到五更里下手不迟。”听得徐宁夫妻两口儿上床睡了,两个丫鬟在房门外打铺。房里桌上却点着碗灯。那五个人都睡着了。两个丫鬟一日服侍到晚,精神困倦,亦皆睡了。时迁溜下来去身边取个芦管儿,就窗棂眼里只一吹,把那碗灯早吹灭了

②看着伏到四更左侧,徐宁觉来,便唤丫鬟起来烧汤。那两个使女从睡梦里起来,看房里没有灯,叫道:“阿呀,今夜却没了灯!”徐宁道:“你不去后面讨灯,等几时?”那个梅香开楼门,下胡梯响。时迁听得,却从柱上只一溜,来到后门边黑影里伏了。听得丫鬟正开后门出来,便去开墙门,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梅香讨了灯火入来看时,又去关门,却来灶前烧火。两个使女也起来生炭火上楼去。多时汤滚,捧面汤上去,徐宁洗漱了,叫烫些热酒上来。丫鬟安排肉食炊饼上去,徐宁吃罢,叫把饭与外面当直的吃。时迁听得徐宁下来,叫伴当吃了饭,背了包袱,拿了金枪出门。两个丫鬟点着灯,送徐宁出去。时迁却从厨桌下出来,便上楼去,从隔子边直踅到梁上,却把身躯伏了。两个丫鬟又关闭了门户,吹灭了灯火,上楼来,脱了衣裳,倒头便睡。

③时迁听那两个丫鬟睡着了,在梁上把那芦管儿指灯一吹,那灯又早灭了。时迁却从梁上轻轻解了皮匣,正要下来,徐宁的娘子觉来,听得响,叫梅香道:“梁上甚么响?”时迁做老鼠叫。丫鬟道:“娘子不听得是老鼠叫?因厮打,这般响。”时迁就便学老鼠厮打,溜将下来,悄悄开了楼门,款款地背着皮匣,下得胡梯,从里面直开到外门。来到班门口,已自有那随班的人出门,四更便开了锁。时迁得了皮匣,从人队里趁闹出去了。

( 1 )下面句子里划线的词语对表现时迁的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

①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

②(时迁)悄悄地开了楼门,款款地背着皮匣。

( 2 )选文三次写到时迁的“溜”。这三次“溜”,分别由哪里溜到哪里?
( 3 )选文两次写到时迁用芦管吹灭碗灯,每次的目的是什么?
( 4 )选文体现了时迁哪两个特点?请用简略的语言分条概述。

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下面各小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 1 )给这段话选一个标题( )

A: 冬天的群山
B: 雪后的济南
C: 雪后小山美
D: 冬日雪后的济南
( 2 )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究竟“妙”在哪里?选出正确的一项( )

A: 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
B: 小雪可以给蓝天“镶银边”。
C: 小雪可以把小山衬托得更加美丽。
D: 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
( 3 )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 4 )本文写景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 )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事件先后
D: 景物主次
( 5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段文字选自《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B: 作者围绕“妙”字,描述了小雪使矮松越发青黑,给蓝天镶上银边,给山穿上花衣,薄雪还会露出点粉色这四个方面的景色。
C: 文中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白”指积雪,“暗黄”指的是草;而“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自然之景的美丽。
D: 本段文字作者主要描述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记住你的温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