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对下面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赋予小草以人的情态,写出了小草萌芽后的柔弱。
B: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老舍《济南的冬天》)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山水人格化,增添了趣味性,创造出一种安适、温馨的意境。
C: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描摹出狂风的声音,形象贴切地写出了风之猛烈,突出了环境的恶劣。
D: (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郑振铎《猫》)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把小猫比作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突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考试时又没有按照要求仔细审题,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删去“那怎么”)
B: 在学校开设的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制作”等课程。(删去“尤其”或“更”)
C: 马航MHB370失踪后许多中国大陆的游客纷纷取消去马来西亚旅游的预约。(将”许多”调到“游客”前)
D: 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的金秋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删去“的金秋时节”)
3、武松能够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好汉,其根本原因是( )。
A: 武艺高强,智勇双全
B: 嫉恶如仇,敢做敢当
C: 有胆量,有气魄
D: 武艺高强,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正直无私,嫉恶如仇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以及文化的简称。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

①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②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

③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④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5、

下列句子划线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单瓣的已够陆离 , 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陆离:这里指光彩绚丽的样子。)
B: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春红:指春天的花朵。)
C: 主一无适便是敬。(主一无适:专心于一件事,一点也不向别处分心。适,不朝别的路上去。)
D: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见异思迁: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6、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 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 骆驼寻到的不是为自己养尊处优的宝,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宝。
C: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 , 黑白分明,像是一副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D: 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7、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份试卷中的第一小题他花了10分钟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B: 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 , 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 , 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 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 令人赞叹不已。
8、

下列各句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窸索 叱骂 清谈 俯拾皆是
B: 鲁莽 赎罪 褴褛 精兵拣政
C: 狼藉 锁屑 交卸 喋喋不休
D: 狞笑 纨绔 暴燥 不知所措
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那篓紫红色的杨梅,每一粒的样子都很好看,像一个个深红色的绒线球似的,从我的记忆中_________过。

②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_________;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

③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________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A: 掠 温暖 游览
B: 滚 温柔 瞻仰
C: 滚 温和 瞻仰
D: 滑 温暖 观看
10、《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是( )
A: 赞颂雕像者是一个很有眼力的人。
B: 告诉人们:不能信神,神不值得尊重。
C: 讽刺那些缺乏自知之明的人。
D: 讽刺那些爱慕虚荣,自高自大的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1 )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 的景象

( 2 )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孙叔敖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处之。”孙叔敖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 1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共两处)。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

( 2 )解释下列画线词的含义。
①孙叔敖楚令尹 ②身已贵而骄人者民 ③孙叔敖拜曰 ④禄已厚而不知足者处之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 4 )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俭以养德

张玮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现在很多人都喜欢追求奢侈,衣服买名牌,手机要高档。但你们知道吗,著名主持人汪涵的手机居然是个便宜的“老古董”,甚至连智能手机都不是。现在的他身价与日俱增,但他从不把多余的时间浪费在生活消费上,而是潜心学习,专心工作。因此,他的主持功力越来越强,修养和学识也不断提升,成为了中国主持界的翘楚。鲁迅说:“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生活和工作是相连的,一个人一旦在生活上抛弃了节俭的品格,追求了享受和安逸,他在工作上也就很难再经受住艰苦的考验,甚至会日渐堕落。

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一辈革命家堪称俭与廉的典范。周恩来总理一贯倡导勤俭节约,要求一切招待用品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不能铺张华丽。1962年夏天,周思来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余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匮乏,百废待兴,毛泽东主席一件睡衣穿了多年,朱德同志每顿不过是一碗来饭、三小碟菜、一个汤。回溯历史,从井冈山、延安到西柏坡,从“两个务必”到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我们党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奢靡享乐,发扬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

④可是有些人,终究不能坚守节俭底线,迷恋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云南省省委书记白恩培自己一年工资十来万,爱人是央企领导,一年也有几十万收入,足够过上宽裕的生活。但他还是不能坚守“俭”字,丢弃了节俭的意识,纵容自己的贪欲,结果一步步滑向了罪恶的深渊,最终客人害己。在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他面对镜头失声痛哭、追悔莫及。

⑤《左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勤俭节约不仅给人们带来富裕安宁的生活,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它培养人们自我克制的习惯,它使精明、谨慎渗入人们的生活,它使人们拥有安逸、闲适平和的心态。而奢侈是一只无形的魔爪,它会把你推向犯罪的深渊,难以回头。因为你获得越多,就愈贪婪,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正如白居易所说的“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个人要成功,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就要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保持简朴的作风。试想,如果汪涵取得成就后,就开始追逐名利和享受,他还能不断取得进步成为主持界的精英吗?如果老一辈革命家不坚守节俭底线,而是贪图享乐,我们国家还能历经艰险成长起来吗?

⑦俭以恭德,一个“俭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做到,我们才能保持自己的操守,砥砺自己的德行,不断提升自己!

(选自《演讲与口才》2017年04期有删改)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
( 2 )下面四个例子均来自课文,能够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 在买牡蛎时,我给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母亲吓了一跳,骂我是疯子。——《我的叔叔于勒》
B: 父亲为了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回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台阶》
C: 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最后一课》
D: 杨二嫂由于生活不景气,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每日必到,或是拿走手套,或是拿碗碟等小东西。——《故乡》
( 3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俭以养德”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半个奇遇

池莉

①谁都有状态差的时候。状态极差的那样一种郁闷、厌倦与绝望,真的很要命,难以言喻且神仙也救不了。医生与作家都是琢磨人的职业,我就有这两个职业的习惯,所以成了一个喜欢琢磨人的人:人是靠什么得救的,当你状态极差的时候?

②这一天我状态极差,双腿沉重,脑袋昏沉,走进北京西客站一看,离即将搭乘的列车发车时间还差两个多小时。生怕路上塞车,提前量打大了,不料路上没塞,塞在了候车室。候车室人很多,加上大堆行李和随意伸出的腿,基本水泄不通。此番来京工作不顺,几晚失眠,竟愤而想去爬长城,觉得自己18岁心愿在几十年里赴京百趟都未落实,实乃人生一大失败。不料所乘的士,半路追尾,我再次失败。就这样,我身带多处擦伤和瘀斑,眼睛红肿酸涩,鼓起最后勇气,环顾候车室,想与他人对上眼神打个商量,看能不能挤出半个臀位,结果又是失败。满目的人,少数人发呆打盹,多数人埋头刷屏,间或抬起一张面孔,也是一脸麻木。人与人之间,没温度、没态度,人人都烦别人,人人都嫌人太多。讽刺的是,我正是中一员。难熬的两个多小时,我的情绪一落千丈。我拿什么拯救你?我问自己,一遍又一遍。

③终于开闸放行,我被裹挟在争先恐后之中,被推推搡搡进了车厢,扑面又是纵声喧哗,呼朋唤友,叫嚷打牌……天啦,这一瞬间,静息或睡觉的希望,又顿时破灭。我倍受打击,眼皮都没有力气抬起,完全不看人了,只顾低头对号入座。我第一排,双人座的靠窗位置。我的邻座是一位中年男士,已入座,正在闭目养神。火车还没开动,这么快就进入状态?我略感惊异,仿佛他偷了我的构思。惊异之下,忽然发现:我似乎时来运转了。谢天谢地!该男士衣着洁净、质地优良、款式得体、头发不脏不腻、无烟臭、无异味,胳膊交叉收拢在自己胸前,双腿交叉收拢在自己座椅下,座椅靠背也是收拢竖起,尽管在假寐,也显然是一副文明礼貌生怕妨碍其他乘客的姿态。而整个车厢,大多数乘客都在挤来挤去,急忙坐下,急忙放下靠背,坐下就急忙敞开双腿,胳膊大幅度横架于两个座位之间的扶手,急忙打起手机来,高声大气,旁若无人……这不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乘车环境吗?今天这位自好自律到堪称完美的邻座,我还真第一次碰到,基于以上所有遭遇,不由心生感慨:或许在他,只是习惯与素养;在我,却是与祖国悠久古典礼仪的一种相遇。或许在他,只是安分守己;在我,已算看到高风亮节。或许在他,只是举止得体;在我,却是获得尊重。验票的来了,邻座假寐结束。不知不觉,我们闲聊起来。这一聊,不仅十分投契,更有一种无顾无忌的坦率——有些想法、观点、疑惑与苦闷,就连亲朋好友都不会诉说的,倒在这一刻因萍水相逢格外放松,说了就了,随风飘散,无祸且得福——这福气叫做知音,竟是素昧平生来托底。

④邻座先到站,彼此道谢,老友般说再见。我继续行程,而此前的坏心情,已彻底消散。戴上耳机,音乐低回,远望窗外,看到的却不是窗外景色,还有跃动在更加广阔时空的奇异美景,有静物、有人物、有声有色,光影交织,令我身心清澄,焕然一新。这样一种被激发、被打开、被链接的状态,简直妙不可言。原来拯救人的还是人。人啊人。我这一辈子,一直都保有儿时天真幼稚的幻想,总幻想奇遇神迹,倒不曾料想,凡人凡事也会有不凡的辉光,这也算是半个奇遇了。半个奇遇,我也感恩于心。

( 1 )第①段写了什么内容?写它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 2 )根据上下文意理解,第②段划线词语“其中”的“其”在文中指代的是什么?
( 3 )请结合对划线词语的理解,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该男士衣着洁净、质地优良、款式得体、头发不脏不腻、无烟臭、无异味,胳膊交叉收拢在自己胸前,双腿交叉收拢在自己座椅下,座椅靠背也是收拢竖起,尽管在假寐,也显然是一副文明礼貌生怕妨碍其他乘客的姿态。

( 4 )请结合对对上下文意的理解,说说第④段中划线词语“此前的坏心情”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 5 )结合对划线词语的理解,谈谈你对第④段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凡人凡事也会有不凡的辉光,也算是半个奇遇了。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9年是祖国母亲的70年华诞,全国各地都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庆祝活动,以此展示新中国建国70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其实,我们这代就出生在这奋进的潮流中,亲身感受着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的变化带来的幸福。

请以“藏在身边的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

②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呐爱。逝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