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嵊州越剧艺术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怨天尤人不仅是一种懦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者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幸运儿,必然要经历各种痛苦和挑战,而战胜一切困难的人首先必须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前提就是反省自身。

①不但掩盖了自己不能面对的现实

②更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③还留下了将来可能重蹈覆辙的隐患

④而不客观地责怪他人还会衍生出新的矛盾

A: ②④①③
B: ④②①③
C: ④①③②
D: ②①③④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连云港的山山水水神奇瑰丽,花果山云雾缭绕、林木苍翠,苏马湾海天一色、白帆点点,真是美不胜收。
B: 在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市多名中学生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等奖。
C: 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D: 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好听极了。
3、老舍的《骆驼样子》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虎妞——三番五次灌醉祥子
B: 祥子——丢了车却捡了三匹骆驼
C: 刘四爷——非常疼爱女儿虎妞
D: 小福子——被卖进了下等妓院
4、下面有关新闻评论的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新闻评论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
B: 新闻评论是议论文体裁中重要的一类,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C: 新闻评论代表一定的机构、组织对当前重要问题和事件的态度、观点、看法,可以指导受众的意见走向、行为走向。
D: 新闻评论在舆论监督中处于一种显要的地位,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不良之风和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5、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学校举行的“人文艺术节”文艺汇演中,我们班当仁不让地获得了一等奖。
B: 我们的班主任很有爱心,和同学们相处十分融洽,共享天伦之乐
C: 面对我市冬季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市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终于妙手回春 , 大气状况明显好转。
D: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的黄土高原坦荡如砥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丁酉”为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丁酉”年之后,2018年为“戊戌”年。
B: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等。
C: 《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朝廷乐歌,有十五国风,共160首;“雅”主要是地方民歌,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40首。
D: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既可记人,也可记物、记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
7、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 )
A: 《中庸》
B: 《尚书》
C: 《春秋》
D: 《左传》
8、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B: 我们曾被认为是没有担当的“80后”和“90后”,但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是新青年,我为自己代言。
C: 从长远看,不仅读书写字需要态度端正、严谨认真,我们做任何事情何尝不是如此?
D: “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9、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于chán 忌dàn 口头chán 鸡毛子tǎn
B: 歌ōu 伛gōu 老心沥血ǒu
C: 海cāng 茫cāng 然chuàng 满目痍chuāng
D: 泣zhuì 拾duo 点zhuì 耕陇上chuò
10、划线字字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耸立 (惊动) 深渊:(深水)
B: 崩塌 (倒塌) 息怒:(停止)
C: 横溢 (更加) 豁然:(开阔或开通)
D: 落幕 (衰败) 泄漏:(发泄)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①

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梁州梦

元稹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②,忽惊身在古梁州。

【注释】①李十一:即李杓直。元九:即元稹。写此诗时,白居易在长安,与李杓直一同到曲江、慈恩院春游,又到杓直家饮酒,席上忆念远去他乡的元稹,写下此诗。②排去马:安排离去的马匹。

按要求完成以下关于这两首诗的讨论。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 1 )解释加点的字。

失天下之士 ________ 守之卑者________

( 2 )下列句子停顿及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B: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C: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D: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 4 )《诫子书》和本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周公诫子》中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
( 5 )读了周公对儿子的训诫,你有什么体会?请联系实际谈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虚掩着的门

一天,某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也没解释为什么。

在这家效益相当不错的公司里,员工都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总经理的叮嘱,谁也不去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一个月后,公司又招pìn了一批员工,总经理对新员工又交代一次“不要走进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

这时,有个年轻人在下面小声嘀咕了一句:“为什么?”

总经理满脸严肃地答道:“不为什么。”

回到岗位上,那个年轻人还在不解地思考着总经理的吩咐,其他人便劝他只管干好自己的工作,其他的不用瞎操心,听总经理的没错。

年轻人好奇地偏要________。众人便拿出公司的规章制度,提醒他别砸了手里让人羡慕的饭碗。

可年轻人偏偏来了jiàng脾气,非要走进那个房间看看。

他轻轻叩门,没有反应,再轻轻一推,虚掩的门开了。不大的房间里只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张纸牌,上面用红笔写着几个字——把纸牌送给总经理。

年轻人十分困惑地拿起那个已沾了许多灰尘的纸牌,走出房间。

这时,闻知年轻人闯入了这个禁入的房间,又拿出了一张纸牌,有人开始为他担忧,有人替他出主意,劝他赶紧把纸牌送回去。大家同情地表示:一定替他保密,谁也不说他曾进入那个房间。

可年轻人却谢绝了众人的好意,乘电梯直奔15楼的总经理办公室。当他把那个纸牌交到总经理的手中时,总经理一脸笑意地宣布了一项让他震惊的结果——“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销售总经理。”

“就因为我把这个纸牌拿来了?”年轻人不解地追问。

“没错,我已经等了快半年了,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总经理充满自信地看着年轻人。

那个年轻人果然不负厚望,把销售部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

事后,总经理向众人解释道:“这位年轻人不为条条框框束缚,勇于走进某些禁区,这正是有开拓精神的成功者所具有的良好品质。”

众人恍然大悟。

( 1 )根据文中拼音写出汉字:

pìn

jiàng

招________

________脾气


( 2 )文中横线上应填的恰当成语是________

( 3 )文题中的“门”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是指那扇虚掩着的“门”,深层含义是指:________

( 4 )这篇文章在情节安排上最大的特点是悬念迭起,环环相扣。请你找出体现情节方面设置悬念的句子。

( 5 )给这篇文章加一个议论性的结尾。

( 6 )众人听了总经理的解释后都“恍然大悟”,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当时你会想什么呢?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李汉荣
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喧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群。
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能不是欲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额。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化验自己的灵魂,会发现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明度较低,精神含量较低,而欲望的成分较高,征服的冲动较高。一颗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灵魂,不大容易在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
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庄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间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佛静坐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不羁的诗魂飞越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爱因斯坦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科学探究和哲学思考的对象,他认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过是通过对真理的求索,获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由此,人变得辽阔而谦卑,对这个无限地存在着也永恒地包裹我们的伟大宇宙献上发自内心的敬意……
正是这些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为人群带来了太丰盛的精神礼物,在人群之上利益之外追寻被人群遗忘了的终极命题,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而走出人群,去与天空商量,与更高的存在商量,与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商量,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进生存的夜晚。
为此我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什么“单位”,在“单位”里、在沙发上制作的思想,多半只有单位那么大的体积和分量,没有普世价值。把存在、把时间、把宇宙作为我们的单位吧,去热爱、去痛苦、去思想吧。
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光。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我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
我正在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灵魂正渐渐变得清澈、宽广,绿色越来越多,白云越来越多,我正在靠近伟大的天空……

( 1 )作者认为“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 。(不超过20个字)

( 2 )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

( 3 )通观全文,请概括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原因。

( 4 )在长达9年的学习生涯中,你是否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忘记了头顶尚有高远的蓝天,忘记了攀登有着永恒的意义。那么,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是否有了新的感悟呢?你应该怎样去接近精神的天空呢?请结合文本和自己的实际体验来谈谈读后的感受。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当我面对_____________的时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

(提示与要求)

① 把标题补充完整;

② 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④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优雅的魅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