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不属于中医别称的的是( ) A: 杏林 B: 悬壶 C: 黄芪 D: 歧黄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角色/角逐 兴奋剂/兴冲冲 和颜悦色/曲高和寡B: 背包/背弃 开小差/差旅费 寡廉鲜耻/屡见不鲜 C: 纤夫/纤维 人行道/行业语 横冲直撞/飞来横祸 D: 提纲/提防 冠心病/冠名权 调虎离山/陈词滥调 |
3、 |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难以释怀。 B: 改革开放以来的散文精品已结集出版,春华秋实,美不胜收。 C: 星期天的作业我不求甚解的快速做完了,后来破爸爸发现,他严厉地批评了我。 D: 白求恩同志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 他亳不利己专门利人。 |
4、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在争论一些很弱智的问题,我真是不屑置辩。 B: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郑重其事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C: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俩的感情与日俱增。 D: 他演讲时那别具一格的气焰,听得台下的人都嗤之以鼻。 |
5、 |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做信客,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余秋雨《信客》) B: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刘成章《安塞腰鼓》) C: 天津卫九河下梢,圆滑世故 , 生意场上,心灵嘴巧。(冯骥才《俗世奇人》) D: 每一朵花,都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
6、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 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代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 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 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恳求”与“请求”是一组同义词,但两者存在词义轻重的差别,前者词义轻,后者词义重。 B: “一颗心——一片翻腾的大海,一双眼——一道冲决的大敌。”这个句子主要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C: 拟物是比拟的一种,就是把人当作物来写。 D: “绿萍”“水藻”“铃铛”“镰刀”“蟋蟀”都是表示具体的事物的名词。 |
8、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忧戚(qī) 摇曳(yè) 矗立(zhù) 矫揉造作(jiǎo) B: 箴言(zhēn) 恪守(kè) 坍塌(tān) 扭捏作态(niè) C: 旁骛(wù) 汲取(xī) 游弋(yì) 强聒不舍(guō) D: 亵渎(xiè) 佝偻(gōu) 轻觑(qù) 鸠占鹊巢(jiū) |
9、 | 下列句子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A: 古代,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因此用“桑梓”代称家乡。 B: 我国将通过市场准入、金融等多方面扶持政策,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 C: 据《新闻纵横》报道,截止昨天为止,困扰北方多地的雾霾已经持续6天。 D: 会议提出,要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
10、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B: 在他的耐心帮助下,使我重新树立起了努力学习的信心。 C: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D: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西溪独泛 (唐)皎然 道情何所寄,素舸①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②共月还。 【注】①素舸:不加装饰的船。②唯应:只有。 ( 1 )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________的氛围。( 2 )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 |
阅读甲、乙两则古文,回答后面问题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不蔓不枝 ③亭亭净植 ④相与步于中庭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 )语段【乙】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体会它的妙处。( 4 )请比较以上两篇选文。甲文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寄寓了周敦颐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苏轼被贬谪后 的态度。 |
与草化敌为友
陈立明
①草是庄稼的敌人。庄稼是父亲的心头肉。草跟父亲势不两立。
②草长在庄稼地里,与庄稼争抢养料、阳光和雨露,那些草明着是长在庄稼地里,暗里其实是长在父亲的心头,汲取父亲的血脉。
③父亲头顶烈日,一锄一锄把草锄掉,庄稼欢天喜地,而草则恨意浓浓,它们无处躲,没处藏,被父亲连根锄起。父亲背着手像 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④父亲与草,草与父亲,势不两立。
⑤父亲老了,种不动地了,只好放下高高挽起的裤管,洗净双脚上沾染的泥土,跟随儿女进城。父亲进城,庄稼们挥泪告别,草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得意扬扬地说:到城里待着去吧,再不要回来!
⑥进了城的父亲,起初有些坐卧不安。他对那些没人打理的土地,盈满了牵挂。父亲常情不自禁地唠叨,那些地没了娘老子,成了没人管的孩子,草就疯了,多好的地,一年收多少粮食啊……
⑦有次下班回家,吃惊地发现,阳台上多了几盆花。花是父亲倒了几趟车,去花市买的。父亲进城后,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不会走离小区太远这座城市对于父亲来说,大到没有边际,所有的路和楼都是一个面孔,他怕迷路,走丢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⑧每每这时候,父亲就会想念乡下的老家,在那里,每一条路父亲都是熟悉的,就像熟悉自己的每条血管一样,熟 悉每条路的走向,熟悉到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而离开了土地,父亲就像航船失去了罗盘与群星的指引,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汪洋之中,不知去向。
⑨父亲每天都会亲手打理那几盆花,就像对待上幼儿园小班的孙子一样,充满了爱怜和疼惜。但对于从花盆角落里悄悄冒出来的几株草,父亲一如当初对待大田里的草一样,毫不留情地连根拔起,重重地摔进垃圾桶。
⑩父亲以照顾庄稼的细密的心思,照顾着盆里的花。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花没多久就枯萎凋敝了。花的骄矜,显然大大出乎父亲的预料,也让父亲有些失望,这更加勾起了父亲对皮实的庄稼的念想与回味。
⑪花枯萎了。父亲找来一些大蒜,把它们种在花盆里,又到菜市场买来一些香葱种在里面。果然,这些蔬菜比那些花儿好侍弄多了,浇了一些水后,便葳葳蕤蕤长起来。等到长大一些,就有些发黄了,显然是肥力不足,那些花草专用的混合物跟泥土相比,单薄了许多,让蒜和葱营养不良,枯黄瘦小。
⑫后来,父亲趁着回老家的机会,背了半袋子大田里的泥土过来。拔除了那些营养不良的蒜和葱,一盆一盆地装满泥土,摆在阳台上晒着。父亲是打算让泥土吸饱了阳光,然后种上蔬菜。父亲叫我帮着从网上买 点黄心乌种子,我给忙忘记了,父亲可能以为我不想他在阳台上种菜,就没再提过。
⑬等我想起来,从网上买回来黄心乌种子时,几个花盆里细细密密地长出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草。父亲经常用淘米水浇灌那花盆里的土,我猜那是为了把土喂肥了,好种上黄心乌。可黄心乌还没种进去,那些草却在淘米水的滋养下先一步出生了,且长得极快,很快就把花盆铺满了,嫩嫩绿绿的,一派生机。
⑭我以为父亲会毫不留情地拔了那些草,种上黄心乌,不仅可以观赏,长 大了还可以拔出来炒着吃,而且是没有污染的原生态蔬菜。然而过了很久,也没见父亲把那些黄心乌种进花盆。
⑮那些草已经长得老高,有的都已经打苞要抽穗的样子父亲有事没事就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祥和地打量着那些草。父亲温柔的目光已然没有了对草的“仇恨”,反而多了一份欣喜和眷恋。
⑯父亲与草和解了,面对面坐着,就像深交多年的老朋友,彼此都不说话,却没有半点疏离。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
⑰但不管怎样,化敌为友总是一件让人走向平和豁达的光明路径。那些生命力顽强的草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陪伴着孤寂的父亲,消融了高楼大厦的硬冷,成了一道温暖的风景……
( 1 )从农村到城市,父亲的心态变了,而性格没有变。请回答:父亲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父亲的性格有何特点?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①从神态描写方面品析(提示:父亲拔草是怎样的神态?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②从动作描写方面品析(提示:父亲拔草的动作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父亲干农活有什么特点?
( 4 )文中说“我不知道是什么消除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你认为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请结合文本先概括原因,再做分析。①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 1 )请你说说选文第①自然段中划线词语“憔悴”的丰富含义。身后的目光,有时充满了鼓励,正是因为这鼓励的目光,让你有勇气去闯关,就像林海音笔下的英子一样;身后的目光,有时充满责备,正是因为这责备的目光,让你能正视自己的问题,从头来过,就像都德笔下的小弗郎士一样;身后的目光,有时又充满嫉妒,但正是这嫉妒的目光,促使你勇往直前,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正如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一样。身后的目光林林总总,我们总能从这些目光中读到故事,读到温情,读到力量……
请以“身后的目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