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新疆林业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了价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工作方法。百年清华 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探索发展的历史,这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 了许许多多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栋梁之才。 高等教育始终让青年学子全面发展并保持个性,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 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A: 见证 铸就 只有 才
B: 印证 造就 只要 就
C: 印证 铸就 只有 才
D: 见证 造就 只要 就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美丽遂宁,梦幻圣莲岛,来到这里我不由得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 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新冠的第一线,她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全国人民心中传扬。
C: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
D: 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事关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经典名著中,很多人物都经历磨难,例如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次磨难,终获真经;格列佛流落荒岛二十八年,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
B: 许多经典名著的结构别具特色,例如《水浒传》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情节跌宕但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
C: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D: 《朝花夕拾》中展现了一个天性活泼、身心健康、崇尚自由的鲁迅
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yān) 补(jiào) 为人知(xiǎn) 群蚁排(yá)
B: 字(tiě) 钥(shi) 锋芒毕(lù) 气冲牛(dǒu)
C: 气(fēn) 育(bǔ) 而不舍(qiè) 深痛绝(wù)
D: 罚(chéng) 祷(qí) 然勒功(yān) 目不园(kuī)
5、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        ,         ,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A: 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B: 探求新事物,使自己学识渊博的态度和意识
C: 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的态度和意识
D: 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6、

下列各句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太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价钱,就送上车。
B: 妇女现在所享有的这些权利,难道是经过众多妇女不懈努力才获得的?
C: 中考和高考评卷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D: 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风(sāo) 望(níng) 偻(gōu) 亵(dú)
B: 惊(hài) 游(yì) 劫(nǜe) 席(yán)
C: 雎(zì) 笑(cī) 桥(jiàn) 言(zhēn)
D: 停(chì) 养(huàn) 发(wǎn) 取(xí)
8、下列划线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 从流飘荡
B: 任意东西
C: 互相轩邈
D: 天下独绝
9、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忌(dàn) 辈(háng) 水(fú) 然而止(jiá)
B: 脑(bàn) 眼(kuàng) 气(chuǎn) 米酒油(mó)
C: 奋(kàng) 暗(huì) 绊(jī) 奇伟磅(bó)
D: 旋(wò) 静(mù) 争(sòng) 夜深星(lán)
10、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酝(niàng) 确(záo) 射(bèng) 周道如(dǐ)
B: 阴(mái) 家(pēi) 真(dì) 强不舍(guō)
C: 瓦(lì) 据(jié) 蓬(hāo) 千山万(hè)
D: 息(qī) 然(piān) 嚷(xuān) 气吞牛(dòu)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鉴赏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 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软红光里涌银山”这句诗所展现的景象。

( 2 )本诗中出现了两个“只”字,请分别说说这两个“只”字的表达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成侯邹忌为齐相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选自《战国策·卷八·齐一》)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不相________

②乃王而使田忌伐魏________

③乃使人十金而往卜于市________

④田忌遂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②欲为大事,亦吉否?

( 3 )文中的邹忌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均衡营养更健康
①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者比率为10%-20%,生长迟缓者比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这是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为我们提供的一组惊人数据。专家指出,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是导致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追求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科学补充营养元素的观念,已经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
②中国人究竟缺少哪些营养元素呢?
③钙、维生素B2和维生素A是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元素。其中钙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科学显示,人体每天对钙质的需求量为800毫克,而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毫克,仅达需求的50.6%。缺钙会导致脚抽筋、盗汗、腰酸及骨质疏松等症状。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每天摄入量也只达到人体需求的61.5%和59.5%。
④维生素C、锌、铁也是中国人缺乏的营养元素。据调查,全国人均每天摄入维生素C量为100.2毫克,已达到100毫克的标准。但是,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有文章分析中国居民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仅达50毫克。另外,我国人均每天摄入锌12毫克,比需求量少20%。青少年儿童缺锌比较严重,已影响部分青少年儿童智力和身高的正常发育。中国居民食用的铁,主要来自于大米、坚果、果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红素铁,其利用率较低,吸收率也远远低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铁。此外,中国人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会明显抑制铁的吸收。所以,尽管摄入了一定量的铁元素,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并不多,因此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⑤人体补充营养元素的基本原则是:把所缺的全部补齐,补缺的不能再补,使人体内各种营养元素达到均衡。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彼此关系密切,只有达到它们之间的均衡,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人体才可能健康。比如:钙、磷、锌、铜要成一定的比例,磷过量,钙会被耗损,通过量,锌会损失;铁促进维生素B族的代谢;锌要与维生素B1一起增加摄入量为宜。
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时,有些人认为西方国家的配方比中国的好。实际上,中西方饮食结构不同,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也不相同;另外,黄种人与白种人在体质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磷、铜、镁、维生素E、维生素B12等就属于中国人不缺的营养元素。以铜为例,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铜元素的量为2.4毫克,推荐量为2毫克。摄入过量的铜元素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且会导致锌的损失。所以中国人不要盲目补充。
⑦现行补充的误区是缺什么补什么,没有科学配比,人体内营养仍然达不到均衡。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在医生指导下,总体判断自己缺什么维生素和矿物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

( 1 )理清选文的写作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填空。
指出中国人营养元素摄入现状→________ →________ →分析现行补充的误区并提出建议

( 2 )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
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蔬菜中,中国居民饮食上习惯食用煮熟的蔬菜,致使其中大多数维生素C被破坏。

( 4 )下列说法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 中国青少年儿童体质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或不均衡。
B: 中国居民人均每天维生素C的实际摄入量为50毫克。
C: 因为摄入的铁元素数量不够,所以中国仍然有许多贫血病人。
D: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一定要有统筹思想,并非越多越好。
( 5 )中国人应该如何科学地补充营养元素?请结合⑤⑥⑦段内容回答。

阅读说明文《低碳经济》(有删改),完成题目。
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此举对于正处在高速发展期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②面对这样的挑战,发展低碳技术成为必然,但是,“低碳经济”的技术手段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对低碳经济的深入研究还不够。显然,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获取低碳技术,对中国来说,也只能是小马过河,靠摸索来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但是有一条主线是一定的,那就是坚定不移地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③在可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当中,太阳能以不受季节限制、没有区域局限性、经济环保等一系列优点,成为传统能源的最佳替代者。中国蕴藏着巨大的太阳能资源,而且开发空间极大,为太阳能利用和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据调查,中国太阳能保有量占整个世界的76%,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年生产量是欧洲的2倍,北美的4倍,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并仍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会得到普及和推广,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我国太阳能行业的精英企业也在为这一目标的达成做着不懈努力。
④目前尽管中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但中国正在迎接一场清洁能源的革命。国际非赢利机构气候组织在8月1日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的清洁革命》的报告。报告中提到,在政策激励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开始踏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低碳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提供者,并且正在创造绿色工作机会和发展关键低碳技术等方面赶超很多发达国家。
⑤笔者认为在中国低碳技术的发展上主要还是把注意力放在太阳能领域,我国无论是在太阳能的利用上还是在太阳能技术发展速度方面,都在赶超世界强国,并且太阳能成本目前来说是最低的。太阳能作为“低碳经济”发展中最优质的能源,其利用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低碳经济的前进步伐。

( 1 )根据文本,请你给“低碳经济”下个定义。

( 2 )简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3 )“我国无论是在太阳能的利用上还是在太阳能技术发展速度方面,都在赶超世界强国,并且太阳能成本目前来说是最低的”一句中,划线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回味旖旎的自然风光,是对美景的牵挂;“儿行千里母担忧”,是对亲人的牵挂……牵挂是情感的交织,是心灵的维系,是深沉的思念。那份牵挂,时时萦绕心间,久久不能散去。

请以“心中的那份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把爱情交给时间来忘记&”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