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当然,国家公祭鼎并非是对文物楚大鼎的简单仿制,更多的是“借其神韵”。 ①国家公祭鼎正面则铸有160字的铭文,用魏碑简体字。 ②“国家公祭鼎”高165厘米,鼎上外口径126.6厘米,铜质的鼎身和铜质的底座重2014公斤,石质的底座重1213公斤,象征 2014年12月13日。 ③描述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灾难,表达了对遇难同胞痛悼、祭奠之意。 ④楚大鼎是同时期出土的圆鼎中最大的,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达400公斤。 ⑤此外,楚大鼎上共有16字铭文。 A: ②①④⑤③ B: ④②⑤①③ C: ④②③①⑤ D: ②①③⑤④ |
2、 | 下面哪个不是有关鲁智深的一个情节:( ) A: 拳打镇关西 B: 大闹野猪林 C: 血溅鸳鸯楼 D: 倒拔垂杨柳 |
3、 | 十三经是历史上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总称,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粱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由汉代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 ) A: 唐朝 B: 五代 C: 南宋 D: 明朝 |
4、 |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B: 颤栗(chàn) 飞溅(jiàn)) 大彻大悟(chè) C: 震撼(hàn) 烧灼(zhuó)) 惊心动魄(pò) D: 骤雨(zhòu)) 渺远(mǎo)) 奇伟磅礴(bó) |
5、 |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下划线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萦绕/妖娆 缰绳/李代桃僵 B: 濡养/蠕动 烘托/哄堂大笑 C: 诓骗/眼眶 行辈/行将就木 D: 门槛/褴褛 拮据/不足为据 |
6、 |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冠冕(miǎn) 摇曳(yì) 亵(xié)渎 强聒(ɡuō)不舍 B: 箱箧(qiè) 恪(kě)守 宽宥(yòu) 岸芷汀(dīnɡ)兰 C: 对弈(yì) 髀(bēi) 骨折(shé) 面面厮觑(qù) D: 颛(zhuān)顼 桑梓(zǐ) 愧赧(nǎn) 自惭形秽(huì) |
7、 | 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结识 信口雌黄 亲近 窗户 警告 C: 结缘 信手拈来 亲近 铁窗 警世 D: 邂逅 信口雌黄 友好 铁窗 劝慰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讪笑(shān) 虐待(nüè) 炽热(chì) 锲而不舍(qì)B: 坍塌(tān) 悲怆(chuàng) 哺育(pǔ) 苦心孤诣(zhǐ) C: 镌(juān) 刻枯涸(hé) 栖息(qī) 怏怏不乐(yàng) D: 亵渎(dú) 妖娆(náo) 盔甲(kuēi) 丢三落四(là)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B: 这,茂林丰田,对于这些老知青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C: 在常规能源中,水电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D: 市卫生局与下属大医院共建的“医疗绿色通道”,是一种崭新的快捷求医机制。 |
10、 | 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窠(kē)巢 发髻(jì) 彩棱(líng)镜 淅淅(xī)沥沥 B: 池畦(qí) 屋檐(yán) 诀(jué)别 倾(qīng)盆大雨 C: 莅(lì)临 应和(hè) 澄( chéng)清 咄咄(duò)逼人 D: 酝酿(1iàng) 粗犷( guǎng) 吝啬(sè) 山岛竦峙(zhì) |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苏轼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 2 )下列四句诗中与这首词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B: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D: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5)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选自《伤仲永》) 【乙】张无垢谪①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③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④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选自《鹤林玉露》) 【注】①谪:官员降职或远调。②昧爽:拂晓,黎明。③洎(jì):到。④趺(fǔ):脚背。 伤仲永________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________ 就明而读 ________ 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________ ( 2 )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②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 3 )【甲】文写的是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常人的故事,开头为什么要交代他的家庭出身(世隶耕)?( 4 )【乙】文“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可见张无垢是个________的人;“如是者十四年”,可见张无垢是个________的人。( 5 )看到两文主人公的学习态度,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爱心项链
⑴这是美国东部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推销员克雷斯的汽车坏在冰天雪地的山区。野地四处无人,克雷斯焦急万分,因为,如果不能离开这里,他就只能活活冻死。这时,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此地,他二话没说,就用马将克雷斯的小车拉出了雪地,拉到了一个小镇上。当克雷斯拿出钱对这个陌生人表示感谢时,中年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去帮助他。”
⑵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将那位中年男子对他的要求同样告诉了他所帮助的每一个人。
⑶六年后,克雷斯被一次骤然发生的洪水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当他要感谢少年时,少年竟然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克雷斯的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⑷爱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回报,但却可以心心相传。如果说,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颗珍珠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爱心都是一根金线。用金线把颗颗珍珠串起来,就是世界上一条最珍贵的无价项链!
⑸爱心项链串起了颗颗真诚的心,让大家心系一处,播洒爱的种子。让我们拾起这根金线,也做一个串项链的人,将我们手中的这本杂志,当作一份礼物,送给那些在贫困中却强烈渴望着知识的同学手中吧!
老木匠桑伯
徐惠林
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碴的汗珠子。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陶家的木工活,还是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桑伯40岁时才得的,看看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儿子。娘死得早,桑果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爿家具店。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
“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少顷,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就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雕完,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眼眶。
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里,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回湾。桑果嘀咕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又不缺钱花。”水妹低声说。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说。
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桑伯毅然作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
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白了很多。那只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10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
(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
( 1 )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①“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②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 2 )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 4 )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作文:
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