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湖北浠水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 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 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D: 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麻木不仁 哄堂大笑 惊慌失措 莫不关心
B: 见异思迁 宁静淡泊 不毛之地 粘轻怕重
C: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精益求精 杞人忧天
D: 畏罪潜逃 怪诞不经 大相径庭 神彩奕奕
3、选出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 )
A: 为振兴乡村经济,政府加快了乡村经济改革的速度,增加了乡村投资的规模和影响。 修改:将“增加”改为“增大”。
B: 全民健身不仅能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还能增强人们的体质。 修改:将“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和“增强人们的体质”调换位置
C: 科学技术是为人类服务的,所以任何科技创新都需要遵循以人为本。 修改:在“以人为本”后面加上“的原则”。
D: 相对矮小的五针松、文竹、吊兰等盆栽,最好放在茶几、案头或书架上较合适。 修改:将“最好”或“较合适”删掉。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眼(kuàng) 职(xún) 搓(niǎn) 为一谈(hùn)
B: 诡(jué) 褴(lǚ) 临(bīn) 装作样(mú)
C: 然(qiǎo) 当(gōu) 亮(zèng) 怏不乐(yàng)
D: 掇(cuān) 出(zhá) 古(gèng) 为人知(xiǎn)
5、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卖小哥雷海为勇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真令人叹为观止
B: 此前,特朗普公然撕破脸,磨刀霍霍和中国打贸易战。中方不愿打贸易战,也不怕打贸易战。
C: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如期而至,美轮美奂的足球比赛成为炎炎夏日里球迷关注的焦点。
D: 电影《我不是药神》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 我们又到学校看了很多张老师的教案。
C: 政府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D: 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B: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C: 阅读《史记》《左传》《战国策》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事迹。
D: 课文《社戏》选自鲁迅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呐喊》。
8、具有隽永意味的短诗名作《断章》的作者是( )
A: 卞之琳
B: 何其芳
C: 徐志摩
D: 戴望舒
9、下面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陡(qiào) 墓(wén) 竹(miè) 香气四(yì)
B: 如(pì) 约(qì) 商(zhuó) 颠流离(pèi)
C: 走(niăn) 却(xiè) 拖(tā) 悲天人(mǐn)
D: 丁(măo) 赘(léi) 妥(tiē) 而不舍(qì)
10、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褓(qiǎng) 锢(jìn) 叱风云(chà) 不知所(cuò)
B: 祷(qǐ) 绕(yíng) 断壁残(yuán) 引受戮(jǐng)
C: 锁(jiā) 步(duó) 怏不乐(yàng) 既往不(jiù)
D: 蓄(zhù) 劣(zhuō) 相形见(zhuō) 萤映雪(náng)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完成小题。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 1 )下列诗句与“日晚江南望江北”表达情感相同的一项是( )

A: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C: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D: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2 )诗句“一别心知两地秋”中“秋”用词精妙,请试做赏析。

( 3 )细读全诗,说说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suí),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 1 )下列句中画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远近之。 称:称赞
B: 强行绥之以。 德:德行
C: 久而敬。 益:好处。
D: 卿家君法孤,孤卿父。 法:效法,仿效
( 2 )文章中画线句子是元方对袁公的回答,这个回答的巧妙之处在于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沙漠奇遇》,完成下列小题。

沙漠奇遇

[俄]伊•罗索霍瓦茨基

①起伏的地平线上残留着一抹血红,夕阳西沉,放射出几束长长的余晖,和大地告别。

②考古学家米哈伊尔站在巨大无比的两座雕像脚边,他环顾四周的沙丘,隐隐地感到:这儿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究竟是什么呢?他却无法确定。惶恐不安的感觉占据了他的心头。米哈伊尔端详着巍巍耸峙的雕像,竭力回忆当时的情景。

③五年前,正在准备学位论文答辩的米哈伊尔有机会参加沙漠考查队,在前往沙漠古城遗址的途中,他和另一名考查队员因掉队而在沙漠中迷了路。就在这时候,他们偶然在沙丘之间发现了这两座雕像。

④米哈伊尔清楚地记得,那两座雕像的脸是用粗线条雕刻出来的,几乎分辨不出鼻子,也看不清耳朵,宽阔的嘴巴只是一个窟窿。一对轮廓分明的眼睛在整个脸上显得异常突出,极不协调,菱形的瞳仁、虹膜上的青筋、直愣愣的梳状睫毛十分醒目。

⑤米哈伊尔无论如何也忘不了自己乍一看见雕像的眼睛时的感受——他呼吸急促,呆若木鸡,无法把视线从这对眼睛上移开。他受着某种莫名其妙的外力的驱使,伸开双臂,像梦游似地向雕像走去,直至他的胸口撞到一座雕像的腿,才停了下来。

⑥他定了定神,朝四周扫了一眼,发现他的同伴正在干一件考古工作最忌讳的事情——他从女人雕像的脚上敲下了一小块标本,打算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以确定这些雕像取材于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显然不同寻常——它有着某种涡形的纹路,表面还蒙着一层天蓝色的液滴。

⑦几天之后,一架飞机发现了米哈伊尔和他的同伴。在飞回大本营时,两人立下了早日重返沙漠研究这些雕像的志愿。

⑧可是不久,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了,米哈伊尔上了前线;而他的同伴在研究那块雕像物质时,实验室发生了爆炸,他在事故中不幸身亡。

⑨战争结束后,米哈伊尔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活,他打算重新开始那些原先没有完成的研究。他很快组织了一支新的考查队,向沙漠进发。

⑩考查队的一架飞机终于在沙漠上空发现了寻觅已久的雕像。现在米哈伊尔正站在雕像面前。

⑪落日尚未全部从地平线上隐去。天地尽头,沙砾似乎正在熔化,形成一条奔腾的火龙。一阵风吹过,沙子簌簌作响。

⑫只有雕像仍旧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仿佛比这沙漠更缺乏生气。整整五年,它们就这样一动不动地矗立着,狂风泄怒于这些高大的障碍,从四面八方侵蚀它们。时光像沙子一样从它们身边流逝,带走人间的欢乐和痛苦。但米哈伊尔总感觉这儿发生了某些变化,却又说不出变化在哪里。为此,他既感到生气,又有些惶惑。他从口袋里掏出钱夹,取出一张照片,那是五年前他在雕像前的留影——这是怎么回事?这不可能!不可能!

⑬米哈伊尔把目光从照片移向雕像,然后重又移回照片。照相机是不可能出差错的,莫非是他的眼睛看花了不成。他走近一些,又退后几步。不,眼睛并没有看花。照片上,那座女雕像笔直地站着,两手下垂;而眼前,她已改变了姿势:两膝微屈,一只手伸向脚边,伸向被敲掉一块的那个地方。而那座男雕像则向前跨了一步,朝那女雕像侧过半边身子,仿佛在庇护她,右手伸向前方,握着一件武器一样的东西。

⑭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对于米哈伊尔来说,周围的一切都已荡然无存。他的脑海里除了雕像,再没有其他任何事物。

⑮一个中心思想已经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即使就地球上的生物而论,其生命的基本过程所持续的时间也相去极远,以致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相比,差异就像一天与十年或一百年相比那样悬殊。老鼠把食物全部消化掉,至多不过需要一至一个半小时,而蛇却要几个星期。某些细菌的细胞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发生分裂,而许多高级组织的细胞却要好几天才能分裂一次。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命期限。

⑯两座雕像仍旧纹丝不动地矗立在那儿,但米哈伊尔已经领悟到这种静止不动只是一种假象,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雕像,而是来自其他行星,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生物,他们由另一种材料构成,他们有自己的时间。我们这儿的一百年,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瞬间。显然,他们那儿非生物界的运动过程,也是按照另外一种节律,一种较慢的节律进行的。这个女人感到脚上疼痛,并开始对此作出反应,这竟用了五年时间;那个男人则用了五年时间才向前跨了一步。

⑰米哈伊尔的脑海里一下子涌现出许多问题。那男人拿的是什么样的武器?它的杀伤力强吗?要过多少年那男人才射击呢?想到这里,他忽然发现前面的两个问题是多么无足轻重,地球上的居民要对付这些天外来客是轻而易举的,他们可以击落那男人手中的武器,也可以用钢缆把这些生物捆绑起来。谁的时间推移得快,谁就能取得胜利。

⑱米哈伊尔接下来考虑的是:怎样去和这些天外来客交往?怎样去了解他们的故乡,并向他们介绍地球?要知道,今天向他们提出问题,要过几十年才能为他们所理解;等他们对此作出答复,那又要过去几十年、几百年。何况,地球居民和天外来客要取得哪怕是最起码的相互了解,也必须提出许多问题,这样就需要几千年时间……

⑲沙漠尽头火红的地平线正渐渐暗淡下去,一堵墙垣似的火烧云已隐没在沙丘后面,唯有一长束橘红色的余晖告诉人们,太阳是这样被不可抗拒的时间送走的。

(有改动)

( 1 )小说的情节围绕沙漠中的两座雕像展开,请你按照时间顺序,将下面的情节补充完整。

①________,贸然取下样本→获救离开雕像,因故中断研究→②________,③________→明白雕像实质,引发时空感悟

( 2 )第⑯段米哈伊尔发现那两座雕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外星生物,前文对此其实早已有多处暗示,请简述其中三处。
( 3 )第⑰⑱段中主人公的提问把读者引入沉思。请你从中选择一个米哈伊尔提出的、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结合文意,说一说他提出这个问题的由来。
( 4 )下面是对这篇科幻小说的阅读理解,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

(甲)米哈伊尔是一位热爱科学、有执着研究精神的考古学家,他两度来到沙漠,都是为了探求两座雕像的奥秘。

(乙)文中几段景物描写,写出了沙漠落日的壮丽苍凉,表现出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既串联起情节的发展,又暗示了文章蕴含的深意。

(丙)第⑮段中用老鼠与蛇对比,又用某些细菌细胞与高级组织细胞对比,是为了让读者易于理解“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空间和自己的生命期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乌镇的时光

岑亚芳

关于旅行的去处,我一直偏好古镇,仿佛总有些割舍不掉的心绪,觉得那里还生活着原先,还能看得到旧时的月色,还有一些被称作回忆的东西。

去乌镇是几个月前的事了。到西柵的时候临近傍晚,阳光穿过深深的巷子,落在廊桥上,长青藤的叶子像玉石般晶莹剔透,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下来,我惊艳于逆光下这唯美的景象。居然忘了要拿背包里的相机。

预订的民宿临水而筑,我的那间还有个小小的阳台,两把藤椅,一张小几、放着青花瓷茶具,倒也清雅别致。简单整理了下,摄友们便各自出发寻找美景去了。相较于一大群人聚集在一处猛拍出来的照片千篇一律,我倒是更喜欢这种方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乌镇,表现手法也各不相同。而我,更愿意闲散地四处走走,感受小镇特有的韵味。

西栅果然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这种美是大气的,沉稳的,朴素的。在这里,找不到一处西塘那样灯红酒绿的颜色,就是路灯,也是最简朴的灰白色调。青藤从斑驳的墙面垂下来,谁家的屋沿下,还挂着开满小花的盆栽?凹凸的青石板路蜿蜒而前,路面却非常干净,干净得好像我不是走在旅游景点中,而是在穿越一段长长的旧日时光,思绪很容易就陷入飘渺中去了。

西栅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这里的小巷,石桥,河道,青瓦白墙.雕花木门,还有廊桥下长长的美人靠不知不觉,就会把你的脚步带入深远的记忆。沿街也有不少的商铺,从吃的到用的都齐全,却绝没有嘈杂的喧嚣。你可以进去看,没有人向你兜售什么,仿佛它的存在就是一种展示,喜欢,可以带走;不喜欢,它还在那里,静静地封存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岁月。街上有个乌镇邮局,青砖外墙,乌漆墨黑的邮筒。走到这里,时光一下子倒退了百十年,脑海中突然闪现这样的画面:藕色的斜襟上衣、黛蓝的长裙,女孩撑着油纸伞,抿嘴轻笑……呵!那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翻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我特别喜欢那些小小的书店和里面挂着的照片。照片都是当地的摄影师拍的。乌镇的春夏秋冬、暮色晨景,每一帧都是极美的画卷。聪明的人们把它们制成明信片发行,填好地址马上可以寄出去。我挑了几张,却没有邮寄。营业员帮我简单包装了下。素色的纸上印着他们的LOGO—“当年”,不经意间心又被轻轻地拨动了。

就这样边走边摄,看两岸枕河人家,人们三五成群坐在窗前品茶喝酒,怡然自得。不断有桨声划过水面,摇碎了老屋和桥的影子。晚风吹来,空气里分明带着清新的自由和欢快。

这样的时光很容易过去,等发现肚饿的时候,已是七点多了。民宿的饭菜都需要预约,也再没有空的桌子可以腾出来给我们了。结果,几个人只好走进一家茶楼,在月光和蕉叶下静静地享用了晚餐。

夜深了,大部分游人已散去,我们又去拍了几张夜景.月色朦胧,灯光朦胧,露天电影已经散场。

第二天坐船出来时,摄友们讨论此次拍摄的过程。我拿出包里的明信片给他们看。都说,这样的片子其实我们也可以拍出,只是,作者生活在这里, 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而我们之于她,只是红尘中一行色匆匆的过客…

是的, 也许那个晚上我们错过了最佳的摄影时间,也错过了一场可能非常好看的露天电影,好在并没有错过第二天的晨曦。当阳光笼着枕水人家、古拙的石桥、轻轻摇过的乌篷船,那种宁静、恬淡、惬意悄悄温润了身上每一个细胞。

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在乌镇的时光非常美好。

(选自《散文百家》2015年第3期)

( 1 )阅读全文,概括“乌镇的时光”的特点。
( 2 )文章第三段说“而我,更愿意闲散地四处走走,感受小镇特有的韵味”,结合全文,说说我感受到了小镇哪些特有的韵味?
( 3 )本文语言生动,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长青藤的叶子像玉石般晶莹剔透。

②晚风吹来,空气里分明带着清新的自由和欢快。

( 4 )试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蕴含的哲理。
四、写作(分值:60分)

有人说:“青春,是一个微笑的季节。每一个灿烂的日子,都值得以微笑来迎接;每一个感人的瞬间,都值得以微笑来珍藏;每一个无意的错误,都值得以微笑来包容;每一个辉煌的成功,都值得以微笑来赞美。微笑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写在脸上,是春天;刻在心中,是自信。面带微笑,能够散发出不一样的气质和魅力,能够把人生点缀得格外绚丽多彩!”
请以“微笑像一缕温暖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ζ伊人枉断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