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宁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使人们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 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外出打工的父母,盼着他们快些回来。
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D: 有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座城堡富丽堂皇 , 建造十分奢华。
B: 他的钱早就花光了,钱包里荡然无存
C: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D: 置身于广州花市,各种各样的鲜花让我眼花缭乱
3、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创意: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B: 持之以恒:有恒心,长期坚持下去。
C: 颓唐: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D: 中流砥柱:指立在水中央的大柱子。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妻妾之(侍奉) 请广于君(增广、扩充)
B: 贤者能勿耳(丧失) 岂五百里哉(只是)
C: 虽千里不敢也(交换) 故不为得也(苟且)
D: 礼愈(周到) 公卿之后(点缀)
5、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吴梦珂在当选班长那天的班会上,慷慨淋漓地发表就职演说,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B: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C: 看云识天气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D: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6、下列童话故事中,属于《安徒生童话》的是( )
A: 《白雪公主》
B: 《青蛙王子》
C: 《小红帽》
D: 《卖火柴的小女孩》
7、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你说的这个人,我既不了解他,更没见过他。
B: 这样的教学,既使学生复习了旧课,又学到了新知识,收到良好的效果。
C: 本品用金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具有祛寒退热的功效。
D: 王经理说,如果要是有人来买这栋房子,他将把价格下调10%。
8、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晓(fú) 写(zuàn) 细(xiān) 接而至(zhǒng)
B: 号(chuò) 围(fēn) 蜊(gé) 呼天地(qiāng)
C: 服(shuō) 两(qī) 倾(zhá) 不修边(fú)
D: 逐(jué) 旋(wò) 蛮(héng) 若寒蝉(jìn)
9、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美国
C: 苏联
D: 英国
10、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久前在武汉圆满结束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城市形象。
B: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创新升级的亮点很多,最大的变化是推出了新的年轻主持人龙洋。
C: 好的演讲材料不是抄来的,而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等进行认真研究、整理、搜集的结果。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①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②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④南乡子(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 1 )请描绘出《武陵春》中“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情境。

( 2 )以上的四首诗词均写了“愁”,请根据诗句,写出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溪行________
渔人甚之________
便还家________
处处之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是 ( )

A: 忘路远近 辍耕垄上
B: 率妻子邑人来此境 奇山异水,天下独
C: 后遂无问者 风烟望五
D: 不知有汉 当立者公子扶苏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4 )请简要概括桃花源人的性格特点以及桃花源内的生活特点。

( 5 )《桃花源记》是脍炙人口的经典散文,其中一些词句在今天成了具有固定意义的成语,请说出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 我渴望那种简单的男耕女织的古老生活,渴望那种不问世事的悠闲安逸,渴望那么一个地方,会是我的世外桃源
② 一个人在遇到不如意的时候,要学会自我调解;任何一件事都有其两面性,发生后,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想想,你或许就会豁然开朗!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二)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二

材料三 膳食平衡避免隐性饥饿(节选)

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重视学生一日三餐

据《北京市2015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为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

( 1 )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
( 2 )以上材料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 3 )“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一句中“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 4 )你同意材料三中专家说的“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吗?为什么?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晩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 1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春天的?请简要概括。
( 2 )任选一句,品味语言,说说句子的妙处。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天给人带来的活力、希望和力量。
B: 本文引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选自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这句诗的意思是吹到脸上的风,使杨树柳树不感到寒冷。
C: 第四段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春花的生机和美丽。
D: 文章最后三个段落是按照喻体的成长顺序排列的,形象地点明了春天成长的过程。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一)_____________二三事(补全题目再作文)

作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由蝌蚪到青蛙,褪掉尾巴,才能长大。

从蝌蚪到青蛙,可能转身并不需要华丽,但一定需要彻底。

即使能生活在岸上,也不要永远留在岸上;即使能生活在水里,也不要永远留在水里。

冬天来了,它也需要蜷伏一个冬季;但春天来了,它一定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学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不爱°都是情淡的借口”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