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下列选项中语言最简明的句子( ) A: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B: 我买了两瓶红墨水和蓝墨水。 C: 中国人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外国人也要接受安全技术检查。 D: 小新和他同学的老师从学校出来。 |
2、 |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下面文段的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 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____________________森林里各种鸟类,鸣声不断。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③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A: ③②①B: ②①③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
3、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诀别 嘹亮 人声鼎沸 神采奕奕 B: 鉴赏 静谧 骇人听闻 杞人忧天 C: 凌乱 祷告 大相径庭 畏罪潜逃 D: 缥缈 余辉 愰然大悟 翻来覆去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语文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 , 学习语文的兴味越来越浓。B: 平时,大家抓紧时间学习,陈功却玩得痛快;要大考了,他天天开夜车,结果生了病,连大考都不能参加.真让人叹为观止啊。 C: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诗意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D: 这篇杂文虽然篇幅短小,但观点鲜明,力透纸背,鞭辟入里 , 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
5、 | 下列词语中解释划线字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事渲染(作) 相时而动(看、观察) B: 狼狈不堪(不能忍受) 缄默(封口) C: 莫名其妙(没有人) 与日俱增(一起) D: 弄性尚气(注重) 动辄(就)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位神采奕奕的胖老头听见狗叫,从屋里出来。他年纪六十上下,一头浅褐色的头发保养得很好,只是胡子已经花白。这就是勃洛耶尔教授。 B: 和朋友们回忆曾经做过的傻事时,大家都忍俊不禁。 C: 做将军需要的才能与做士兵需要的才能是随声附和的。 D: 在这个大家庭里,自私自利、见异思迁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
7、 | 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壮观 C: 奇观 D: 景象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镌(juān)刻 咆(páo)哮 濒(bīn)临 倔强(qiánɡ) B: 蒙昧(mèi) 匿(nì)名 凋(diāo)零 堕(duò)落 C: 斟(zhēn)酌 喧嚣(xiāo) 遒(qiú)劲 绚(xuàn)丽 D: 拙(zhuō)劣 冗(rǒnɡ)杂 缅(miǎn)怀 推崇(chónɡ) |
9、 |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 , 否则会让自己陷入效率低下的忙碌中。B: 毕业晚会即将举行,一向热衷集体活动的明明同学上蹿下跳 , 做着各种准备工作。 C: 在间浮光掠影 , 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D: 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 , 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
10、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民歌,讲述了巾帼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B: 《格列佛游记》讲述了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通过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C: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著名的短篇小说。作者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表现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他是一个不屈服命运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战士 |
欣赏下面一首宋词,完成⑴~⑵题。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 ( 1 )请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画面。( 2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边关将士怎样的矛盾心理?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①见兄被噬 ②竟曳兄出 ③途中凡十余息始至家 ④医养半年方愈 ( 2 )用“/”标出下列句中的停顿。(标两处) 首伤而吞不已然头虽已没幸肩际不能下。( 3 )阅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弟弟的形象。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辰州途中
沈从文
①小船去辰州还约三十里,两岸山头已较小,不再壁立拔峰,渐渐成为一堆堆黛色与浅绿相间的丘阜。山势既较平和,河水也温和多了。两岸人家渐渐越来越多,随处皆可以见到毛竹林。山头已无雪,虽尚不出太阳,气候干冷,天气倒明明朗朗。小船顺风张帆向上流走去时,似乎异常稳定。
②但小船今天至少还得上三个滩与一个长长的急流。
③大约九点钟时小船到了第一个长滩脚下了。白浪从船旁跑过快如奔马,在惊心眩目的情形中,小船居然上了滩。小船上滩照例并不如何困难,大船可不同了一点。滩头上就有四只大船斜卧在白浪中大石上,毫无出险的希望,其中一只货船大致还是昨天才坏事的,只见许多水手在石滩上搭了棚子住下,且摊晒了许多被水浸湿的货物。正当我那只小船上完第一滩时,却见一只大船正搁浅在滩头激流里。只见一个水手赤裸着全身向水中跳去,想在水中用肩背之力使船只活动,可是人一下水后,就即刻为水带走了。在浪声哮吼里,尚听到岸上人沿岸追喊着,水中那一个大约也回答着一些遗嘱之类,过一会儿,人便不见了。这个滩共有九段。这件事从船上人看来,可太平常了。
④小船上第二段时,河流已随山势屈折,再不能张帆取风,我担心这小小船只的安全问题,就向掌舵水手提议,增加一个临时纤手,钱由我出。得到了他的同意,一个老头子,牙齿已脱,白须满腮,却如古罗马战士那么健壮,光着手脚蹲在河边那个大青石上讲生意来了。两方面都大声嚷着而且辱骂着,一个要一千,一个却只出九百,相差那一百钱折合银洋约一分一厘。那方面既坚持非一千文不出卖这点气力,这一方面却以为小船根本不必多出这笔钱给一个老头子。我即答应了不拘多少钱皆由我出,船上三个水手一面与那老头子对骂,一面把船开到急流里去了。但小船已开出后,老头子方不再坚持那一分钱,却赶忙从大石上一跃而下,自动把背后纤板上短绳缚定了小船的竹缆,躬着腰向前走去了。待到小船业已完全上滩后,那老头就赶到船边来取钱,互相又是一阵辱骂。得了钱,坐在水边大石上一五一十数着。我问他有多少年纪,他说七十七。那样子,简直是一个托尔斯泰!眉毛那么长,鼻子那么大,胡子那么多,一切皆同画相上的托尔斯泰相去不远。看他那数钱神气,人快到八十了,对于生存还那么努力执着。这人给我的印象真太深了,但这个人在他们看来,一个又老又狡猾的东西罢了。
⑤小船上尽长滩后,到了一个小小水村边。有母鸡生蛋的声音。有人隔河喊人的声音。两山不高而翠色迎人。许多等待修理的小船皆斜卧在岸上,有人在一只船边敲敲打打。我知道他们正在用麻头与桐油石灰嵌进船缝里去。一个木筏上面还搁了一只小船,在平潭中溜着。忽然村中有炮仗声音,有唢呐声音,且有锣声;原来村中人正接媳妇,锣声一起,修船的,放木筏的,划船的,无不停止了工作,向锣声起处望去。——多美丽的一幅画图,一首诗!但除了一个从城市中因事挤出的人觉得惊讶,难道还有谁看到这些光景矍然神往?
⑥下午二时左右,我坐的那只小船已经把辰河由桃源到沅陵一段路程主要滩水上完,到了一个平静长潭里。天气转晴,日头初出,两岸小山皆浅绿色,山水秀雅明丽如西湖。船离辰州只差十里,过不久,船到了白塔下,再上个小滩,转过山岨,就可以见到税关上飘扬的长幡了。
(转引自叶圣陶《文章例话》,略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 1 )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做了什么事?( 2 )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3 )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 4 )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_____是一盏明灯》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有一种“港口茶”,是种在海岸上的。它的茶叶比平常的乌龙茶叶大一倍,而且也厚一倍,摘下来时好像仙人掌一样。这种茶叶很特别,因为它生长的土地富含盐分,它要与这样的盐分抗争,所以就长得像仙人掌一样,而它因为忍受了海风的侵蚀,所以味道也非常浓烈。
恶劣环境可以考验一棵植物,恶劣环境当然也可以考验一个人!这就是苦难的力量,能摧毁人也能锻造人。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