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B: 《答谢中书书》——陶渊明——东晋 C: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 D: 《三峡》——郦道元——北魏 |
2、 |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他克尽职守,默默奉献三十年。 B: 海鲜夜宵大排档,恭候光临! C: 本店有凉绊黄瓜、香菇青菜、蒜泥菠菜等菜肴。 D: 最后的拼搏阶段就是要像篮球冲满气、汽车加满油一样。 |
3、 |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_______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A: ③⑥⑤④①②B: ④①②③⑥⑤ C: ③④①②⑥⑤ D: ④③①②⑤⑥ |
4、 | 下列两句话的横线上选择填入恰当的句子( ) ①________________,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丛新长的桉树,枝椏上翘,新芽竞长,欣欣向荣。 ②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________________。 A: ①春夏初交,群峰碧绿 ②其乐融融,涉猎其中 B: ①群峰碧绿,春夏初交 ②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C: ①春夏初交,群峰碧绿 ②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D: ①群峰碧绿,春夏初交 ②其乐融融,涉猎其中 |
5、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枸杞(qǐ) 煨炖(wēi) B: 面颊(jiá) 正月(zhēng) C: 分量(fèn) 炮制(páo) D: 挑剔(tì) 家醅(bèi) |
6、 | 下列选项中的哪一句诗讲的是“人生中困境与突破的关系问题”( ) A: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7、 |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月亮缓缓爬了出来。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①________________,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高原的夜之灯啊,②________________。 A: ①慢慢向下涌动 ②不是积雪而是月亮 B: ①迅速漫延开来 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C: ①慢慢向下涌动 ②不是月亮而是积雪 D: ①迅速漫延开来 ②不是积霉而是月亮 |
8、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儿童文学家曹文轩获得本年度“国际安徒生奖”后,多家媒体强聒不舍地争先报道。 B: 细读的重要讲话,发现其中对古典诗句的引用俯拾即是。 C: 今年央视春晚的魔术表演十分精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丰富奇妙的变化简直不言而喻。 D: 小军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 , 博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
9、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B: 在高金磊的带领下,这些村办企业办得红红火火,不但解决了本村的就业问题,而且帮助了其他村一同致富。 C: 阿里木深知缺乏教育给人生带来的晦暗,所以决定用烤羊肉串挣来的钱在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奖学金”,专门资助贫困学生。 D: 为保障春运期间三大火车站和天河机场出租车运力不足问题,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处要求星级车每日至少进站营运一次。 |
10、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 是学生会主席的热门人选。 B: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 , 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 电影《战狼2》预告片中的部分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 D: 针对支付宝社交圈“白领日记”部分用户为求打赏上传大尺度照片的现象,有人指出,如果“支付宝”里藏污纳垢 , 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元命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业,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①不知其旨也 旨:________ ②教学相长也 长:________ ③朕向为群凶未定 向:________ ④躬亲戎事 躬:________ ( 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B: 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C: 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D: 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 (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 4 )甲乙两文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两篇文章都谈到了如何学习,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倾斜65度的阳光
孙道荣
①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阴雨连续了十来天,天空终于放晴了,这多雨的城市啊!
②他急匆匆走到我身边,向我请假,回家去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左右,请上半个小时假,回家转转。我对他的家庭情况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也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是个孤儿,是奶奶一手将他带大的。好在单位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只是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选在这个时间回去,而且一定要在天气晴朗的日子?
③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从家里转下来,然后我们一起去谈业务。”
④骑看车,拐进一条小巷,在一幢灰旧的居民楼前停下。四周都是高楼大厦,使得这幢老楼显得特别矮小。他说:“我家就在这里,进去坐坐?”我点点头。
⑤走进楼洞,眼前骤然一暗,眼睛一时都适应不过来。
⑥上到二搂,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门。屋里很黯淡,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是彬啊,你回来了?”他大声应道:“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也顺路来看看您。”
⑦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然后,又回到房间,搀扶着一位老太太,慢慢走了出来。我站起来,向老人问好,老人颤巍巍地笑笑。
⑧他把老人搀到阳台上,将奶奶扶到躺椅上,躺下。我惊诧地看到,一道阳光正好洒在奶奶身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照射过来的。老人眯着眼睛,笑着说:“老天终于放晴了,今是的太阳真好啊!”
⑨他帮奶奶压好被子说:“天气预报说,后面几天都是晴天呢。”
⑩老人用手遮在额前说:“好了,彬,你快去上班吧。”他附在奶奶耳边说:“那等会您自己回房间时,小一心点啊。”
⑪告别老人,走出门。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下午2点半到3点半这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这个时间的阳光,与地面正好处在65度角。他说,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天放晴,有太阳,他就会回家,帮奶奶在阳台上放好躺椅,铺好被子,然后把奶奶搀到阳台上,躺着晒晒太阳。
⑫原来这样。我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
⑬他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一幢幢竖起来了,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中,几乎常年见不到阳光。晾晒的衣服,其实基本上都是阴干的。时间一久,整个老楼,都散发看一股潮湿的霉气。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是暖暖的,蓬蓬松松的,弥散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放晴,有太阳,奶奶都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尿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晒。太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那时候,奶奶刚退休,帮附近的人家做钟点工,她对雇主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天晴的时候,下午2点钟,让她回一趟家。
⑭他的眼睛,湿湿的。他说,小时候,他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从他身上,几乎嗅不到一点老楼的霉旧灰暗气息。他说,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照射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啊!他坚定地挥挥手说:“现在,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套能经常晒到阳光的房子,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我相信他能做到。
⑮回头,前面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居民楼。 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一直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
(选自《2011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 1 )本之标题“倾斜65度的阳光”有什么含义?( 2 )文章刻画了孙子和奶奶两个人物形象,你最喜欢谁?请联系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3 )文章多层次对主人公居住小楼的环境进行描写,有何作用。( 4 )请谈谈你对文末划线句子的理解。( 5 )生活中,你的亲人如何表达对你的爱?你又如何回报这份爱?镶嵌在墙上的黑板
孙道荣
①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在大山掩映之中,一个小村庄,兀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带的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就连为我们带路的向导,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小村庄。
②小小的村落,散布着几十户人家,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与近乎原始的自然环境相比,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当地的村民。据说,除了偶尔有县乡的工作人员和村民的亲戚外,这些年,几乎没有什么外人,走进过这个村庄。村民们看见我们这些误闯进来的外人,就像看见外星人一样,好奇而激动。我们在村民们好奇的目光中,好奇地绕着村庄边走边看。家家户户的门,都是敞开着的。在其他地方,你已经无法看到这样日不闭户的场景。
③最后,我们来到了小村唯一的一家代销店,我们想在这里补充点物资。小店里只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品:盐、酱油、一两种廉价烟、坛装的老白干……都是村民们需要的东西,而我们需要补充的矿泉水和方便面,竟然都没有。店主解释说,矿泉水,村民根本不需要;方便面,那么贵的东西,小村可没几个人吃得起。
④我们买了几块当地产的大饼,店主热情地为我们灌满了冷开水,这样,我们后面的行程就不怕了。因为要出山进货,店主算得上这个小村里见过世面的人。我们和店主聊起来。小店门边,镶嵌在墙上的一块黑板,引起了我的兴趣,上面用粉笔歪歪扭扭写着一些文字和数字,如大黄,酒,4.6;二贵妈,酱油,2;黑头,盐、烟,13.45……问店主,黑板上写的是什么,店主笑着说,是大家伙赊的账,等有钱的时候,就来结一下。原来是账单。正说着话,一个中年人来买烟,店主递给他一包烟,中年人接过烟,顺手在墙上抠下一小块石灰,将黑板上的一个数字擦了,重新写了个数字,然后,拍拍手,和店主打声招呼,走了。我们惊讶得目瞪口呆,就这么随便擦擦写写啊?店主看出我们的困惑,笑着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谁还会赖我几个钱啊?
⑤有人上前用手轻轻擦黑板上的字,一擦就没了,而且,这块黑板是镶嵌在墙上的,即使晚上,也只能“挂”在外面,如果谁晚上偷偷来将名字擦掉了,或者将数字改了,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啊?店主说,这事,还真发生过。有一次,一个村民来买东西,忽然发现自己名字下面的数字没了,可能是被哪个调皮的孩子擦掉了,村民赶紧找了块石灰,将数字重新写在了黑板上。大家在我这里赊了东西,他们记得可清楚了,我这个黑板,也就是个形式,其实,账本都在大家的心里呢。
⑥回城之后,我们将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闻者无不激动不已,太难得了!一批批人沿着我们的足迹,走进了深山,去寻访那个神秘纯朴的村庄,而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是那块象征着诚信和信任的黑板……
⑦一年之后,我们一帮人,再次踏上了那片神秘的土地。进山的道路,已经拓宽了很多。我们轻松地找到了那个小村。未进小村,就被它热闹的气息感染,一打听才知道,这一年来,小村已经被开发成旅游景点了。
⑧我们顺利地找到了那家小店,小店的周围,又开了好几家纪念品和土特产店。让我们聊感欣慰的是,镶嵌在墙上的那块黑板还在,上面的账单也还在。很多游客,在黑板前拍照,留念。我悄悄摸了摸黑板上的字,擦不动,原来是白色的 油 漆 写的。店主认出了我们,一边忙着招呼生意,一边 告 诉 我们,小店生意大了,经常 有 人 赖账,所以已经 不 赊 账了,再说,现在村民也都有钱了。我问,那还留着这块黑板干什么?店主呵呵一乐,招牌啊,很多人就是冲着它来的呢,这还得谢谢你们的宣传啊!
⑨我无言以对。墙上的黑板,白漆的名字和数字,冷眼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
( 1 )请根据文章的内容,以“黑板-为陈述对象,完成下表。情节 | 主要事件 |
开端 | 无人知的小山村店里的黑板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
发展 | ①________ |
高潮 | ②________ |
结局 | 经过我们的宣传,黑板成为山外人慕名寻访的对象 |
①我们惊讶得目瞪口呆,就这么随便擦擦写写啊?
②墙上的黑板,白漆的名字和数字,冷眼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
( 4 )文章以“镶嵌在墙上的黑板’标题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你都上中学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大人说。
“我本来就是个孩子啊……”我心想。
“别以为自己是个初中生了,就什么事都能做!”大人说。
“可我已经长大了呀……”我心想。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像这样的情况往往有不少。对此,你有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