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开封市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为了纪念安徒生200周年诞辰,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下面不可能出现在这套邮票上的形象是( )
A: 小人鱼
B: 白雪公主
C: 拇指姑娘
D: 野天鹅
2、

《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因什么而死?( )

A: 难产
B: 车祸
C: 吊死
D: 饿死
3、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哑(yīn) 深邃 尽职守(gè) 味同嚼蜡
B: 静(mì) 舐犊 气吞牛(dǒu) 根深蒂固
C: 阴(huì) 抽噎 而不舍(qì) 孜孜不倦
D: 褓(qiǎnɡ) 旁鹜 一黄土(póu) 涕泗横流
4、《老人与海》是美国当代文学大师海明威的顶峰作品,小说中的主人公老渔夫是在等待了多少天之后才捕到鱼的?( )
A: 86天
B: 85天
C: 80天
D: 84天
5、

下面对文化常识及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纵观历史,汉字字体的主要演变历程是:从甲骨文开始,历经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B: 豪放派形成于宋代,与婉约派并为宋词两大词派。豪放派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晏殊
C: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D: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位人物,长坂坡桥头一声大吼,吓得百万大军魂飞魄散,他就是粗中有细、勇而有谋的李逵
6、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城市,是城市化了的乡村?乡村,是还未完全城市化的城市。”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富含了美丽乡村和城市统畴发展的精髓。
B: 杭州自然风光清丽灵秀,历史文化悠久灿烂,现代文明和传统历史在这块土地上相应成趣。
C: “饿了吗”高度重视3·15晚会报道的问题,紧急成立专项小组,下线所有涉事违规餐厅,并连夜部署,核查全国范围内的餐厅资质。
D: 针对新京报记者提出的“校园暴力”问题,袁仁贵表示,要坚决防犯、坚决制止此类事件,尽最大努力使发生率降到最低。
7、

下列四种应用文的正文部分,语言准确、明了、得体的一项是( )

A: 校文学社定于本周三在阶梯教室开会,届时请全体会员准时参加。(通知)
B: 今借到体育馆篮球壹只,课外活动结束后归还。(借条)
C: 我班定于6月20日下午3时召开毕业座谈会,敬请赐教,不得无故缺席。(邀请书)
D: 兹聘请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在我校学生中很有威望的高超同志担任我校校外辅导员。(聘请书)
8、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逶(yí) 呜(yè) (xiāo)跷 (chà)异
B: (qǐ)祷 (quán)曲 (yùn)怒 (chā)拭
C: 忪(xīng) 女(gōng) 深(ān) 字(tiè)
D: 拘(nì) 气(fèn) (yān)红 (jiāo)健
9、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
B: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广泛引起全社会关注。(把“广泛”移到“全社会”后面)
C: 经过北京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北京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把“有了”改成“得到了”)
D: 不管鸟儿的翅膀多么完美,即使不凭借空气,也无法飞上蓝天。(把“即使”改成“如果”)
10、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游记,状写名山大川,惊湍飞瀑,晴湖雪巘,乃至亭台池榭,美不胜收。

②因此,游记小品,是最具个人风采的美文。

③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

④陶弘景在南朝游记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中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⑤小品,独抒性灵,信笔挥洒,自由书写,文极简洁而意味隽永,情思摇曳,韵趣天然。


A: 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①⑤②
C: ⑤③④①②
D: ⑤①③④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共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乐府旧题,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B: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悲愤、郁闷的心情。
C: “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表现诗人想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志向难以实现的矛盾、痛苦的心情。
D: “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的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
(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自古为人称道,说说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1 )解释加线的字。
①余幼时即学( ) ②不敢稍逾约( )
③右备容臭( ) ④ 略无慕艳意( )

( 2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3 )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

( 4 )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说说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苦乐观?(字数在50个以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现代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最后的绝招

聂鑫森

“面人雷”,当然姓雷,但叫什么名字,谁也不清楚。北地口音,六十来岁的样子,骨格清奇,黄面短须,双眼特别锐亮,像鹰眼,有点冷。他是吃捏面人这碗饭的,在这个广场捏面人差不多有一年了,只要不下雨不落雪,“面人雷”就会准时出来设摊。

行头很简单:一个小木箱,里面放着捏面人的原料和工具;一个可收可放的小支架,上面挂着一个纸板,正中写着“面人雷”三个大字,两边各写一行小字:“为真人捏像;继绝技传家。”——这是一种顶尖的绝技,对着活人捏像,捏谁像谁。他捏面人很快,顾客站个十来分钟就行了,称得上是“立等可取”。顾客满意了,给十块钱;觉得不像,他不取分文,而且立刻毁掉,再不重捏——这样的情景似乎从没出现过。他捏面人,先是几个手指翻飞,刹时便成型,再用小竹片、小剪刀和细铁签修一修,无不形神毕肖。

闲空时,“面人雷”会安静地坐下来,手里拿着面粉,两只眼睛左瞄右瞅,专捏那些有特点的人物。真正有特点的人物是那些“老江湖”:算命测字的“半仙”,耍解卖艺的赤膊汉子,硬讨善要的乞丐,打锣耍猴的河南人……当然,他也捏那些在广场游荡乘机作案的小偷,江湖上称这类人为“青插”;专弄“碰瓷”的骗家,手里拎着瓶假名酒,寻机让人碰落摔碎,然后“索赔”……捏好了,悄然放入木箱,秘不示人。

这么大的广场,这么大的人流量,各类案子总是会发生的。

负责车站治安的铁路警察,常会秘密地把“面人雷”找去,请他帮忙破案。

“面人雷”会把那些涉案疑犯的面人拿出来,冷冷地说:“你们只管抓就是,错不了。”他们知道“面人雷”是靠这门手艺吃饭的,便要按人头给钱。“面人雷”说:“这算我的义务,免了!只是……请你们保密,给我留碗饭吃。”

小偷抓了。“碰瓷”的抓了。那些面人捏得太像了,一抓一个准。

这是个秋天的深夜,无星无月,风飒飒地刮着。

“面人雷”睡得正香,门栓被拨开了。屋里突然亮起灯,被子被猛地掀开,三条大汉把“面人雷”揪了起来。

“面人雷”立刻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很镇静:“兄弟,总得让我穿上衣服吧,风冷人哩。”

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汉子,脸上有颗肉痣,说:“老哥,是你把我们出卖给了官家,你应该懂规矩,今晚得做了你!”

“面人雷”笑了笑:“兄弟,你们误会了,谁使的绊子呢?”

“老哥,没有不透风的墙,你老老实实跟我们走一趟。”

“我这一把年纪了,死也不足惜。兄弟,我捏了一辈子的面人,让我最后为自己捏一个吧,给老家的儿孙留个念想。不必担心一个年老力衰的人,还能把你们怎么样。”

他们同意了。

“面人雷”打量了他们几眼,说:“谢谢。”然后便拿出一大团面粉和工具,坐在桌前,对着一个有支架的小镜子捏起来。三个人坐到一边去,抽着烟,小声地说着话。

“面人雷”很快就捏好了,是他的一个立像,有三寸来高,右手拿着小竹片,左手握拳。底座边刻着一行字:手中有乾坤。面人雷自捏像。

那三个人拿着面人轮流看了看,随手摆在桌子上。

……

两天后,在二十里外的一条深渠里,发现了“面人雷”的尸体,脖子上有深深的刀痕。

公安局刑侦队队长,是个年轻人,业余喜欢搞雕塑。他把“面人雷”的自捏像放在办公桌上,关起门看了整整一天。他发现那支小竹片的尖端,正对着那只握着的拳头,而那拳头从比例上看略显硕大,似乎握着什么东西。“手中有乾坤”?他小心地掰开了那个拳头,在掌心里出现了几个极小的面人!在放大镜下一看,眉眼无不清晰,那个脸上有颗肉痣的汉子,是个黑道上的头目,曾因诈骗坐过牢。“面人雷”在临死前,给这几个家伙捏了像!

这几个疑犯很快就被抓捕归案。

追认“面人雷”为“烈士”的报告也随即批复下来了。

追悼会开得非常隆重,正面墙上挂着“面人雷”的遗像——是那尊自捏面人的放大照片。

挽联是这样写的:

手中有乾坤,小技大道;

心中明善恶,虽死犹生。

(选自《小说月刊》2010年02期,有删改)

( 1 )小说结尾的挽联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 2 )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作用。

①“面人雷”会把那些涉案疑犯的面人拿出来,冷冷地说:“你们只管抓就是,错不了。”

②“面人雷”笑了笑:“兄弟,你们误会了,谁使的绊子呢?”

( 3 )结合文本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 4 )“面人雷”是一个怎样的人?

( 5 )有人认为,“面人雷”的功夫全在手上,建议把小说题目改为“手中有乾坤”,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最是读书滋味长
①书籍是我们与古今中外圣人贤达沟通的最便捷的途径。如果我们愿意,可以与许多伟大的人物同处一室,日日为伴,聆听所言,交流无碍。故与书为伴,就犹如与知识为友,以智慧为师。左拉说:“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聪明,如果也要像别人那样聪明,那就是读书。”
②其实,真正的聪明人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之谈,被视为治学的重要经验。第一境界,选准目标,高瞻远瞩;第二境界,苦心孤诣,废寝忘食;第三境界,豁然开朗,得心应手。这些都足颇具参考价值的意见。
③读书需做选择。书有高下之分,一个读书人应该有若干“看家”的书,无论怎样精简,也不要丢弃;无论怎样繁忙,总要随时翻阅。两汉宏文、唐诗宋词、元代杂曲、晚明小品中一些久经锤炼的篇什,不必很多,百余种足以使我们经常约会文化盛筵。一套《古文观止》,翻阅何止百遍。选家批阅数载,淘沙捡金,以千锤百炼之精神汇集千锤百炼之作品,什么时候读都会心驰神往。许多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经典,这些经典对人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并非说我们可以忽视新知识、新文化、新文明,而是说新书往往要经过历史的沉淀,才会显示其价值,才能引为知己,成为“看家”的好书。书海无涯,以有限生命畅游无限书海,就要细加斟酌。
④读书需入心田。散文家毛姆说,读书必须是一种享受,而不应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硬着头皮办差。当然为应考而读也不能算错。无论是经典之籍,还是时事手册,用心读和不用心读,效果完全不一样。用心读,则学以穷理,问以解疑,问前须学,学后要思,即古人所说的“好学深思”,效果自然好。不用心读,即使坐拥书城,也所获不多。
⑤读书当学以致用。读书有两种目的,一种是消遣,一种是使用。把读书当作兴趣爱好和一种生活方式,自然不错。但最好还是把读书与工作、事业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创造,也才能获得源源不竭的动力。读以为学,可以增长知识;学以致用,可以把工作干得更好。这样,读书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⑥中外先哲有过许多关于读书的家传户诵的箴言,如________。最是读书滋味长,热爱读书,学会读书,文化的涵养定会使我们的思想保持鲜活的亮色。
(选自《中学生阅读文选》2006年第5期,金采薇/文,有改动)
( 1 )从文章中提取可以解释标题“最是读书滋味长”中“滋味长”的两个关键性短语。
( 2 )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论述了作者的主张。
( 3 )结合语境在第⑥段的横线上写出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
( 4 )作者认为“读书需做选择。书有高下之分……”请你用“好坏”替换句中的“高下”,接着下面的话,写一段论述性文字。

读书需做选择。书有好坏之分,

( 5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作为一名中学生,你一定读过许多书。想想看,哪部名著可视为你“看家”的书?请从人物形象、内容情节、思想价值、艺术特色等方面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原来我的工作,一次只需要敲一下,这样简单的工作我倒是会做。”小钟终于拾回自信心,于是开始勇敢上路,而不需要计算几个月下来必须敲几千万下。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再大的困难也是由许多小困难组成的,若我们能像分解因式一样对待眼前的困难,那么,这些小困难在聪明的你的面前也就不会再是困难了,再大的困难也都会迎刃而解了。

请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珴的浑身充满着女人味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