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昌黎县第七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海外网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胸无城府,让人联想起鲁迅笔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
B: 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 她喜欢收藏,买了不少关于古玩鉴定的书,到各地去按图索骥,结果收回来的东西多而杂。
D: 从楼市表现来看,几个品牌房企业心领神会的降价方式可以被称作“多形态营销”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房企实际上都在“以价换量”。
2、网友批评国足一直“很稳定”的败绩,有国足队员反唇相讥:“你行你上啊?!”如果你对此作出回复,将选择的一项是( )
A: 你是国家队队员,我还是一个初中学生
B: 拿着丰厚的收入,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成绩,不害羞吗?
C: 我评论个电冰箱,自己还得会制冷?
D: 女足收入低,比赛成绩好,学学吧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猜读,指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已知的内容,推测未知的内容。比照原文,先前的猜想也许对,也许不完全对,也许完全不对,都没有关系。
B: 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为“诗圣”。
C: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标题,是新闻事实的浓缩。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
D: 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上;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B: 循着歌声,只见蔡畅面对夜空纵情歌唱“马赛曲”。
C: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D: 就在那年的中秋节(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B: 《偷影子的人》这部作品展现了马克·李维温柔风趣的写作风格,催人泪下的亲情、浪漫感人的爱情和不离不弃的友情,带给读者笑中带泪的阅读感受,唤醒童年回忆和内心梦想的温情疗愈小说。
C: 出席G20领导人峰会,深入阐述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看法和主张,倡导各方合作应对挑战,共同挖掘增长新动力。
D: “春运铁路格局的改变,反映的不仅仅是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变化。”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石培华说。
6、

对下列复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读书补天然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②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大而无当。

③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④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A: ①并列;②因果;③转折;④递进
B: ①递进;②假设;③递进;④因果
C: ①并列;②假设;③转折;④因果
D: ①递进;②因果;③递进;④转折
7、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取缔 阴晦 望眼欲穿 众目睽睽
B: 诓骗 煞白 歇斯底里 通霄达旦
C: 谀词 腆着 囊萤映雪 睡眼星忪
D: 黝黑 媲美 脑羞成怒 浩瀚无垠
8、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xùn)职 腼(diǎn) 自(bào)自弃
B: (zhà)栏 星宿(xiù) 持之以(héng)
C: 妖(náo) (xuàn)耀 自吹自(léi)
D: (jí)据 褴(lǚ) 顿开茅(sè)
9、下列画线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摩肩接(zhǒng) 喧(xiāo) 碧(piǎo) 不(xùn)
B: 嶙峋(lín xún) 临(bīn) 坦荡如(dǐ) 禁(gù)
C: 秀(qí) 踌躇(chóu chú) 首(qiáo) 络不绝(yì)
D: 轩(xiè) 惟妙惟(xiāo) 狼(jí) 鸢飞天(lì)
10、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①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②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④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A: ②①④③
B: ③④②①
C: ②④③①
D: ③②①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1 )来源于本诗,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的成语是“________”。
( 2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抒发了作者忘却世俗的隐逸胸怀。
B: 表现作者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
C: 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的道理。
D: 表达作者对山中秋色的独特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

(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

【注释】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正责之/征于 , 发于声
B: 每来见过上纸/拍而起
C: 谑弄皆有义味/我之死
D: 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哉/困于心,于虑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不 辞 谢 而 就 卧 鼻 鼾 如 雷 少 焉 苏 醒 落 笔 如 风 雨。

( 3 )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课外阅读。

太空行走

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座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氮。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氮为主的混合气体。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氮。这些氮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肪组织中。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便游离出来。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氮气迅速地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氮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

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另外,太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联系。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远近感。

​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比如在月球上行走。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加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地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像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蹦跳感到舒适。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产生的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

( 1 )“太空行走”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 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失重环境中行走,其范围是立体的,可以飘飞到任何地方。
B: 航天员在密封座舱外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中行走,靠太空机动器来移动身体。
C: 航天员在重力和大气环境与地球的重力和大气环境悬珠的月球、木星等其他天体上行走。
D: 航天员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和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悬殊的其他天体上行走。
( 2 )下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吸纯氧排氮或者提高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
B: 吸纯氧排氮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C: 如果舱内氮气的含量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则需吸3小时纯氧。
D: 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阅读《阳关雪》,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②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③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⑤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

……

⑥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⑦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 1 )从第⑤段的相关信息概括出唐人风范的特点有哪些?
( 2 )结合③-④段回答:为什么说“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
( 3 )请从修辞的角度写出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4 )结合文章主旨,谈谈你对“回去吧,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任选一题作文。

(一)题目:幸福,在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1982年世界杯,李宁获得六枚金牌,1984年奥运会,获得了3金2银铜的好成绩,成为当时当之无愧的体操王子。而1988年汉城奥运会,李宁遭受挫折。之后,他从熟悉的赛场走向了陌生的商场,并获得成功。然而2010年的转型却让李宁公司遭遇接连的业绩下滑,股价大跌,2012年公司遭受巨额亏损。危机中,李宁挺身而出,2015年带领公司扭亏为盈。弹指间,经历了成功与危机的两次轮回,曾经的民族英雄,在危机之后,仍勇敢担当。2017年4月8日,在央视《朗读者》栏目接受董卿采访时,李宁说:“你把一件事情要做到极致,或者说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大的一个收益的话,都需要勇气的。”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在看孤独的风景。”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