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B: 比喻 拟人 设问 C: 排比 拟人 反问 D: 比喻 排比 设问 |
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收敛 哽咽 妇儒皆知 兀兀穷年 B: 崎岖 斓语 死而后已 气冲斗牛 C: 赫然 怪诞 来势汹汹 荒草萋萋 D: 同窗 骊歌 九曲连环 刮目相代 |
3、 | 下列表述的文学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在宋代被称为“四书”之一。 B: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其中“天净沙”是曲牌名。 C: 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D: 《世说新语》是由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
4、 | 下面各句中所运用的描写方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B: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C: 孩子们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 D: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
5、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加拿大一年一度的商业捕杀海豹活动________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反对。 ②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防止灾区疫病流行和水源污染已经到了________的地步。 ③美好的东西常常产生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而舒适的环境,________有利于事物的成长,________未必有利于其品质的提升。 A: 遭受 刻不容缓 即使/也B: 遭到 迫不及待 即使/也 C: 遭到 刻不容缓 虽然/却 D: 遭受 迫不及待 虽然/却 |
6、 |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B: 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 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C: 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 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风 D: 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 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风 |
7、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众目睽睽 锋芒必露 妇孺皆知 千钧重负 B: 家喻户晓 大庭广众 炯乎不同 姗姗来迟 C: 不期而至 海市蜃楼 忧心忡忡 语无伦次 D: 惊心动魄慷慨淋漓讳人不倦深恶痛绝 |
8、 | 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 B: 去以六月息者也。(判断句) C: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倒装句) D: 是鱼之乐也。(判断句) |
9、 | 《游园惊梦》属于( ) A: 话剧 B: 昆曲 C: 戏剧 D: 杂剧 |
10、 | 对《安塞腰鼓》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 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 文章采用了平实叙述的方式,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1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 2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①非显者刺 ________ ②驴不胜怒,蹄之 ________ ③例移为柳州刺史 ________ ④宗元谓所亲 ________ ( 2 )下列加横线字与“请以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A: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赵普》)B: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 C: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论语》) D: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 (《于园》)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②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③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 4 )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怎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①为友:________ ②为官:________ ③为师:________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力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 1 )这段文字的作者是________。“需要和“被需要”同样幸福
①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需要,或是生理的或是心理的。比如,吃喝拉撒睡这算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同样,我们也有享受文化娱乐活动、参加工作与劳动,以及被关注等需要。可见,需要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有些是随着我们认知的不断扩展,其范畴也在扩展。在不断地追求与满足这些需要中,我们逐渐成长、成熟起来,乃至伴随着我们一生。
②同时,“被需要”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首先,被需要体现的是一种人生价值存在。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自己成为对他人对社会有用之人,就是一种价值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从咿呀学语到学有所成,再到事业有成,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造福于人类,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才不枉一生时光。
③另一方面,“被需要”也是一种责任与担当。让自己“被需要”不单单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更需要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胸怀。而这,正是一种责任担当。从家庭角度而言,无论是父亲、母亲、子女等何种角色,都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让家庭更完美;同样,步入社会,我们也要承担一定的角色,无论处于何种岗位,均须不忘初心,追求至善至美。
④再者,“被需要”未尝不是一种幸福。被他人需要,被岗位需要,被社会需要,看似会很累,实则不然,“被需要”意味着我们存在于世的价值,而在或工作或学习的过程中满足种种“被需要”,就会发现,这个过程并不是烦闷至极,而是处处充满了精彩,即便这个过程充满了荆棘与汗水,也会发现这才是人之一生所要经历的过程。
( 1 )为什么说“需要和被需要同样幸福”,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在横线上填入一个词语, 然后作文。
②主题鲜明,写出真情实感;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④字数不得低于500字,字迹工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