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保定三中分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者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

A: 比喻 排比 反问
B: 比喻 拟人 设问
C: 排比 拟人 反问
D: 比喻 排比 设问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收敛 哽咽 妇儒皆知 兀兀穷年
B: 崎岖 斓语 死而后已 气冲斗牛
C: 赫然 怪诞 来势汹汹 荒草萋萋
D: 同窗 骊歌 九曲连环 刮目相代
3、下列表述的文学常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在宋代被称为“四书”之一。
B: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其中“天净沙”是曲牌名。
C: 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D: 《世说新语》是由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4、下面各句中所运用的描写方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B: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C: 孩子们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
D: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加拿大一年一度的商业捕杀海豹活动________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反对。

②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防止灾区疫病流行和水源污染已经到了________的地步。

③美好的东西常常产生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而舒适的环境,________有利于事物的成长,________未必有利于其品质的提升。

A: 遭受 刻不容缓 即使/也
B: 遭到 迫不及待 即使/也
C: 遭到 刻不容缓 虽然/却
D: 遭受 迫不及待 虽然/却
6、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长在石上。;树冠顶部挑着几株青青的疏枝,在风中摇曳着。

A: 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 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B: 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 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C: 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 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风
D: 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 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大旗迎风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众目睽睽 锋芒必露 妇孺皆知 千钧重负
B: 家喻户晓 大庭广众 炯乎不同 姗姗来迟
C: 不期而至 海市蜃楼 忧心忡忡 语无伦次
D: 惊心动魄慷慨淋漓讳人不倦深恶痛绝
8、下列对句子特殊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
B: 去以六月息者也。(判断句)
C: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倒装句)
D: 是鱼之乐也。(判断句)
9、《游园惊梦》属于( )
A: 话剧
B: 昆曲
C: 戏剧
D: 杂剧
10、对《安塞腰鼓》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 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 文章采用了平实叙述的方式,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 1 )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
( 2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柳宗元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 1 )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

①非显者 ________

②驴不胜怒,之 ________

③例移柳州刺史 ________

④宗元所亲 ________

( 2 )下列加横线字与“请柳州授禹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是( )

A: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赵普》)
B: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两小儿辩日》)
C: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论语》)
D: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 (《于园》)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②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③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 4 )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怎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①为友:________

②为官:________

③为师: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力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 1 )这段文字的作者是________。
( 2 )文中认为应该如何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
( 3 )围绕“格物和致知”,作者对中国青年学生提出了怎样的希望?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需要和“被需要”同样幸福

①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需要,或是生理的或是心理的。比如,吃喝拉撒睡这算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同样,我们也有享受文化娱乐活动、参加工作与劳动,以及被关注等需要。可见,需要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有些是随着我们认知的不断扩展,其范畴也在扩展。在不断地追求与满足这些需要中,我们逐渐成长、成熟起来,乃至伴随着我们一生。

②同时,“被需要”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首先,被需要体现的是一种人生价值存在。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自己成为对他人对社会有用之人,就是一种价值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从咿呀学语到学有所成,再到事业有成,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造福于人类,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才不枉一生时光。

③另一方面,“被需要”也是一种责任与担当。让自己“被需要”不单单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更需要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胸怀。而这,正是一种责任担当。从家庭角度而言,无论是父亲、母亲、子女等何种角色,都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让家庭更完美;同样,步入社会,我们也要承担一定的角色,无论处于何种岗位,均须不忘初心,追求至善至美。

④再者,“被需要”未尝不是一种幸福。被他人需要,被岗位需要,被社会需要,看似会很累,实则不然,“被需要”意味着我们存在于世的价值,而在或工作或学习的过程中满足种种“被需要”,就会发现,这个过程并不是烦闷至极,而是处处充满了精彩,即便这个过程充满了荆棘与汗水,也会发现这才是人之一生所要经历的过程。

( 1 )为什么说“需要和被需要同样幸福”,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 2 )在社会上如何成为”被需要者”,请说出你的理解。(不少于10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那天,我真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在横线上填入一个词语, 然后作文。

②主题鲜明,写出真情实感;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④字数不得低于500字,字迹工整清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是不是该找个对象了呢”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