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资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的文化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
C: 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的文学家。
B: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故乡》《社戏》等。
C: “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庄子》《孟子》。
D: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3、

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
人们的烦躁症,来自于社会结构的不稳定。你总在担心,这个机会不抓住,你被社会抛弃了,所以我们一定会急躁起来。我们不顾规则,相信抓到手的 是硬通货,排队等待的永远都只是愿景。

A: ①所以 ②因为 ③就 ④才
B: ①由于 ②如果 ③就 ④就
C: ①而且 ②如果 ③就 ④才
D: ①因为 ②如果 ③就 ④才
4、

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

A: 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 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 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D: 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家庭是阅读的起点,家长的阅读习惯和家庭阅读氛围,_________引导他们选择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籍,意义重大。①因此,家长的阅读引导,应该为少儿阅读推广的必要组成部分。②也将影响孩子成长后的阅读习惯。③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机构多方面联动。④强化为人父母者的阅读意思。⑤决定了孩子最初的阅读态度。

A: ①⑤②④③
B: ⑤②①③④
C: ④⑤①②③
D: ⑤②④③①
6、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泰州举办老街旅游文化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B: 洪宗礼先生说,没有实践,教材编写便缺了源头活水
C: 诈骗分子推陈出新 , 利用最新的市场漏洞,想出了新的诈骗手法。
D: 《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如一股股清泉,沁人心脾
7、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享天伦之乐
B: 部门领导在检查防火工作中,认真负责,吹毛求疵 , 受到群众好评。
C: 清晨的公园里,一些老人在指手画脚地打着太极拳,姿势优美,如行云流水。
D: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伟大的悲剧》一文通过对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伍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描写,赞颂了人类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B: 杨利伟是我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开启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
C: 《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是刘慈欣,他所创作的《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D: 纪晓岚,字昀,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著有《阅微草堂笔记》。
9、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李到新华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老板对他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
B: “广播已说要放包安检,你没带耳朵啊?”车站工作人员批评直接背包过安检的小林。
C: 小刚为成绩考得不理想而郁闷,小华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看开点吧。”
D: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
10、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严谨 宏敞 酒肆 长途跋涉
B: 汴粱 城郭 沉檀 舳舻相接
C: 覆灭 枢钮 描摹 农舍田畴
D: 疏密 翰林 题跋 无瑕一顾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阅读

定林所居 二月四日作

(宋)王安石 (宋)陆游

屋绕湾溪竹绕山, 早春风力已轻柔,

溪山却在白云间。 瓦雪消残玉满沟。

临溪放杖依山坐。 飞蝶鸣鸠俱得意,

溪乌山花共我闲。 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 1 )《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________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 2 )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组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存施羽被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作,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②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质)实际行动。②(悼)感到恐惧。

( 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请左右司马 具:配备
B: 乃使使告鲁为好会 使:派遣
C: 麾而之 去:让……离开
D: 君若悼之,则以质 谢:告辞
( 2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

( 4 )下列几句话中,能够直接表现孔子的知礼而有勇的一项是( )。
A: 鲁用孔丘,其势危齐。
B: 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C: 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
D: 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各题。

①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往返迁徙的独特习性。全世界9000多种鸟类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鸟都是候鸟,每年迁徙的候鸟数量可达100亿只以上。

②同一季节,随着纬度的改变,气温会产生梯度性的变化,特别是北半球的大块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盖,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许多鸟类不得不越过赤道,飞到南半球越冬。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候鸟的迁徙路线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显。

③人们用多种方法观测候鸟的飞行路线,如望远镜观察、雷达探测、给鸟涂颜料和环志等,其中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环志法。环志法是将金属或塑料做成脚环(或颈环、翅环),刻上环志国家、单位和编码,将环固定在候鸟的腿部(或其他部位),做好记录,将鸟放飞后,期望通过再次观测到它或回收脚环,这样能更好地了解被环志的鸟儿迁徙的时间、路线等数据。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也在探索在大型候鸟身上安装小型无线电信号发射器,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④经过长期监测,鸟类学家认为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东亚——澳大利亚、中亚——印度、西亚——东非、黑海——地中海、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这些迁徙路线就如一条条“高速公路”,任由鸟儿们飞来飞去,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⑤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硫磺鹀是美国东部随处可见的一种鸣禽,每年秋季,它们都会飞行3800千米,到达越冬地——墨西哥南部、巴拿马等地。让人惊奇的是,它们是以星星为标记进行迁徙的。具体用来判断方位的是北极星中心约35°以内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说,在这个区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龙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们的路标,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白颊林莺,从加拿大迁往南美洲时需要面对飞行路线的选择:如果沿着美国海岸南下,经墨西哥、中美洲再到南美洲,就会减少死亡的可能,但路途遥远。然而,这些小鸟的选择是直接勇敢的飞越大西洋,并有规律地停留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某些岛屿上休息。另外,白颊林莺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以使旅途更舒适,真是有勇有谋。

⑥对候鸟来说,迁徙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有乐趣。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云层、迎着暴风雨、遭遇天敌,还有被人类捕食的危险……比如从英国出发的家燕,首先飞越英吉利海峡,穿过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跨过地中海,途经撒哈拉沙漠,再抗击热带风暴的袭击,抵达刚果的雨林,最后到达南非。经过超过10000千米、长达4个月的旅程,只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个体能够存活下来。这是多么悲壮的旅程啊!

⑦迁徙无疑是候鸟生活中最大的“冒险事业”,每年都会有无数的候鸟永远无法到达它们的目的地。但是,它们仍然会沿着一定的路线,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 1 )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选文②—⑥段从候鸟迁徙的原因、①________、候鸟迁徙的路线、②________、③________五个方面依次介绍了候鸟迁徙的知识。

( 2 )第①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3 )对选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中“高速公路”“冒险事业”等词,使说明显得生动而有情趣。
B: 随着卫星应用技术的发展,有些国家的科学家已经通过定向接收机接收信号来观测候鸟的行踪。
C: 白颊林莺在选择飞行路线时显得有勇有谋,它们选择直接勇敢地飞越大西洋,还会选择好的天气和合适的风向。
D: 作者对候鸟迁徙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守信、责任是肯定和赞美的。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①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②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③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水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④“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欸乃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⑤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⑥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二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⑦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二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⑧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二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苦?

⑨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二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二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荷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选》,有删节)

( 1 )纵观全文,说说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

( 2 )第④段,作者引用《采莲谣》的意图是什么?

( 3 )阅读⑤⑥段,分别用三字短语概括收获莲、藕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剥莲子→________________

( 4 )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 5 )将本文与《荷》专题中的《爱莲说》进行比较,结合文本说说两文在表达主题方面的不同之处。

四、写作(分值:60分)

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你以“特殊的日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不久的未来,学生的校服随着科技的进步会越来越智能化:身份识别、智能考勤、自动定位、自动温度调节、运动状态自动跟踪与分析……假如有一天你穿上了这样的智能校服,将会有什么奇妙的事情发生呢?请你发挥想象,以“智能校服”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所选的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字数在600~800之间。③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④不要出现所在班级或师生的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浪漫的浪漫。”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