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B: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长篇叙事诗是一首南朝民歌,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功名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C: 法布尔写的《松树金龟子》是一篇介绍动物生态的科学小品文,它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和繁衍等方面情况,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 D: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通过对人民英雄纪念碑具体而全面的介绍,热情赞颂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他们英勇奋斗、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们的热爱之情。 |
2、 |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B: 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做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C: 文中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目光的犀利,灵魂的高贵。 D: 文中运用大量的排比和夸张写出了伟人平庸粗鄙的一面。 |
3、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产生小的灵感,就要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B: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名山区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和其他师生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C: 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 , 令人陶醉。 D: 小亮和王明是一对黄金搭档,在工作中两人相映成趣 , 都取得了喜人的业绩。 |
4、 | 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崩射出光明了吗? B: 你坐在那马上丝豪也不能驰骋。 C: 我看见婵娟被人虐侍,我看见你挺身而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 D: 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娱乐圈的“阴阳合同”事件遭到曝光,某些明星偷逃税款的手段让人叹为观止。 B: 纯净的自然山水、古朴的建筑、青石的街道,小镇上沿途风景络绎不绝。 C: 如何在鳞次栉比的书架上选择优秀的读物,这是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D: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 |
6、 | 有同学约小东去江边游泳,但小东认为夏天江水太急不安全,所以想劝阻他,下列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 A: 夏天水流太急不安全,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 最近江水太急,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C: 去江边?开玩笑吧!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 夏天江水太急,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你看着办吧,反正我不去! |
7、 | 下列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聒噪(guō) 锐不可当(dāng)B: 翘首(qiáo) 襁褓(qiǎng) C: 煞白(shà) 恣睢(suī) D: 星宿(sù) 追溯(shuò)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 甚矣,汝之不惠! C: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D: —厝朔东,一厝雍南。 |
9、 |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 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 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措。 C: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充满荆棘才充满挑战。 D: 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
10、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B: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C: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分四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 汉语中常用“桑梓”指代故乡,“烽烟”指代战争,“桃李”指代学生,“手足”指代兄弟。 |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 1 )请描述诗句“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中的“妻子”的形象。( 2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崔昭行贿事 李肇 裴佶①尝②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 言未竟,阍者③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 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④,又令秣⑤马饭仆。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 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⑥千匹。 (选自《唐国史补》) 【注释】①裴佶(jí):人名。②常:通“尝”,曾经。③阍(hūn)者:看门人。④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⑤秣(mò):喂牲口。⑥絁(shī):粗绸子。 B: 如此安得不乱(怎么)窥谷忘反(通“返”) C: 束带强出(勉强)皆朝于齐(朝廷) D: 又令秣马、饭仆(用饭招待)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 2 )下列划线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佶至宅看其姑门人弟子填其室 B: 将鞭之公将鼓之 C: 前何倨而后何恭也面山而居 D: 乃昭赠官絁千匹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崔昭是一个靠行贿博得“众口称美”的朝廷官员。 B: 裴佶姑父“呵阍者”“良久,束带强出”,表明他是一个素有雅望、为官清廉的人。 C: 这则小故事揭露了封建官场的腐朽与黑暗。 D: 文章塑造崔昭这一人物形象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知经叩问。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成功的秘诀
古往今来,成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采撷成功的花朵,是芸芸众生共同的追求。那么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成功要有鸿鹄之志;有人认为,成功要得到命运的垂青……其实,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是对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的项羽,做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孤军突进,一举击溃秦军主力,创下“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军事神话。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李白,仕途失意后,用全部才情打造了一个浪漫瑰丽的诗歌世界,流芳百世,光耀千秋。坚信不走寻常路才有光明前途的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一路走来,先后在法网和澳网封后,彻底打破了欧美选手对四大满贯赛事的统治局面,成为亚洲网坛一姐。坚信付出终有回报的阿宝、“大衣哥”、“草帽姐”勇敢地登上了央视舞台,借助星光大道这一平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草根明星。必胜的信念为人插上了飞向成功之巅的翅膀。
自信是对目标执着的追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他一定会收获辉煌的成功,至少会书写一段无悔的人生。正如居里夫人曾对友人所说的那样,“我们必须要有恒心……无论代价有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为了改变新中国的贫油面貌,李四光风餐露宿,披荆斩棘,足踏千山,脚涉万水,风尘苦旅30载,相继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多处油田,并成功预见了今天正在开发的xq大油田,成为共和国杰出的地质学家。为了解决亿万生命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废寝忘食、潜心钻研,以稻田为家园,视秧苗为亲人,白首不坠青云之志,浮华难动济世之心,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和谐中国,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一丝不苟;无私奉献,为他人雪中送炭。在他的感召下,雷锋精神在大江南北薪尽火传,而他也成了人们心中一座巍然的丰碑。所以,若想成功就得坚韧执着,就要忠于自己的梦想。
历史上无数成功的事例和经验证明了自信之于成功的重要,然而,盲目的自信是自负,要不得。前秦苻坚,过于自信,刚愎自用,导致80万大军在淝水之战中惨败,他自己也身中流箭,仓皇逃回北方。骄傲自满,毫无自知之明,怎能不吞下失败的苦果?真正的自信,应当建立在对自己、对他人、对时势清醒认识的基础之上。
青年朋友,愿你选定目标,坚定信念,锲而不舍地去奋斗,早日踏上成功之路。
( 1 )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写在答题卡上。筷子春秋
①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 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
②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
③“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
④《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
⑤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
⑥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
(作者 李阳波 选自2016年5月6日《光明日报》 略有删改)
( 1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筷子”的知识?要求:(1)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2)文中如需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请用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