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____到有史以前。 ②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 ③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___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A: 远射 景观 挂满 B: 照射 奇观 挂满 C: 远射 奇观 张满 D: 照射 景观 张满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三十多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B: 夏天的长白山,是令人心驰神往的旅游黄金季节。 C: 莫言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
3、 | 下列关于名著文学常识和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33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通过以自己人生经历为蓝本塑造出的主人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告诉人们,即便再艰难再困苦的环境,我们也可以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 C: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句话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 保尔被学校开除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发电厂当学徒,在那里他认识了电工朱赫来。 |
4、 | 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因此后人也称屈原为“骚人”,后泛指文人,这种手法叫做借代。如“庙堂”指代朝廷,“丝竹”指代音乐。 B: “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是并列复句;“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是承接复句。 C: 《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是一篇演讲词,文章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勉励大家要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其子梁思成之妻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 D: 宋词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等。我们学过的宋词有《天净沙·秋思》、《沁园春·雪》、《水调歌头》等。 |
5、 | 下列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无故缺席,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吗?(设问) B: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比喻) C: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D: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对偶) |
6、 | 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最正确的一项是( ) B: 2010年度国家监测语料库中提取出新词语500条。 C: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 D: 各种传媒通过新词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 |
7、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B: 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价值观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C: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D: 这群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工,难道就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来安放自己漂泊的身心吗? |
8、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丧权辱国的中国近代史,使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 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
9、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爽直、纯洁、帅气、大方。 B: 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C: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给人类埋下了隐患? D: NBA总决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球迷们纷纷竞猜骑士队和勇士队谁能夺得总冠军? |
10、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震憾 玷污 险象叠生 诚惶诚恐 B: 拂晓 范筹 俯仰生姿 根深缔固 C: 撮和 憔悴 人生鼎沸 绰绰有余 D: 诽谤 热忱 飞扬跋扈 骇人听闻 |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钟毓、钟会①少有令誉②,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③曰:“令卿二子来。”于是敕④见。毓面有汗,帝曰:“卿⑤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又值父昼寝,因共偷服散酒⑥。其父时觉,且假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②令誉:好的名声。③钟繇(yáo):三国时魏国国相。④敕:皇帝的命令。⑤聊:古时帝王对臣子的称呼。⑥散酒:药酒。 ( 1 )释下列加点词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②相委而去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①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3 )元方从哪些方面来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4 )用自己的话回答。 甲文陈元方的聪明主要表现在: 乙文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 |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中国墨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苏东坡尤喜浓墨,对用墨的要求是:“光清不浮,湛湛然如小儿一晴。”认为用墨光而不黑,失掉了墨的作用,黑而不光则索然无神气。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线面交融,富有朦胱的墨趣。
④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制成的烟墨几乎被现代的墨汁所取代。现代墨汁以炭烟、胶料、添加剂等为主要原料,机械加工而成。它制作工艺简单,生产量大,方便使用和保存。但这种用现代技术化学合成的墨汁固定胶着,创作的艺术作品缺乏层次变化和透明度,没有呼吸的空间,使东方美学的追求有所缺失。
⑤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字上“黑”下“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因它的颜色而有了“黑色”的意思,明代魏学洢《核舟记》中就有“其色墨”的句子;“墨”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诗文或书画”。“”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
⑥成语“胸无点墨”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孟母三迁”更是把“”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
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
( 3 )阅读第④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制成的烟墨几乎被现代的墨汁所取代。
( 4 )将下列词语分别填入第⑤⑥段中的画线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墨客 C.墨宝 D.舞文弄墨
(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引用名句,引出说明对象“墨”,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家国情怀是立身养德之本
李斌
①“对于乡愁而言,还乡是惟一的解药。”年关日近,很多人的思乡情愫也愈发滚烫。家是游子的心灵港湾,是浓得化不开的情结。然而古往今来,少小离家建功立业,几乎成为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人生选择与内心情感逆向行驶,并非是因为不眷顾家园亲情,而在于炽烈情怀早已从乡土走向家国。
②家国情怀,与其说是心灵感触,毋宁说是生命自觉和家教传承。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近乎你我心中的精神归属。那种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壮怀,那种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就来自那个叫做“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
③《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正因为感收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④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指归,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融合为一,是古人的宏愿,亦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在传承优良家风中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正家风、齐家规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在履行家庭义务中知晓责重山岳、公而忘私的大义,正是家风传承中所蕴藏的时代课题。
⑤“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责任和担当,乃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不应忘了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从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到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慷慨赴义,再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为民情深,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把个人价值寄托在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与奋斗中,见证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和无私情怀。以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有这样的使命自觉。
⑥“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精神有了归属,生命就有意义。家国情怀是一股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有了它的丰润,我们必能描绘大写的人生、成就不凡的事业。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根据要求作文。
你认真地望过一朵云吗?认真地唱过一首歌吗?认真地品过一句话吗?认真地爱过一个人吗?认真地追过一个梦吗?……认真是一种态度,认真地去做每一件事吧!
请以“认真”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500字(如写成诗歌,则要求不少于16行);③错别字满三个扣1分,不满三个不扣分,重复错误不扣分,2分扣完为止;④标点使用错三处扣1分,不满三处不扣分,2分扣完为止;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