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 “孔子”“孟子”“荀子”称谓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C: 李白,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D: 古代用语有敬辞和谦辞的区别,如“高朋”“垂爱”“奉送”“劳驾”等都属于敬辞。 |
2、 |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朗读者》节目的推出,使人们重拾朗读之美,也越发喜欢上了阅读。(删去“使”) B: 2017年5月5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首款干线民用飞机C919试飞成功。(把“首款”调至“具有”前) C: 《航拍中国》深受好评的主要原因是拍摄者注重“高度、温度、角度”造成的。(在“是”后面加上“因为”) D: 端午节,无论是粽叶的清香,还是龙舟上的呐喊,渲染的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把“渲染”改为“表现”)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注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创伤/创新 揣度/度德量力 息事宁人/宁缺毋滥 B: 粘贴/字帖 炫耀/头晕目眩 数一数二/数见不鲜 C: 家畜/畜养 屏风/屏气凝神 妙趣横生/飞来横祸 D: 狭隘/谥号 讴歌/呕心沥血 秣马厉兵/相濡以沫 |
4、 |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老头最终还是决定进城去和儿孙共同生活,只为了享受天伦之乐。 B: 随着最新证据的出现,原来已经比较明朗的案情又变得扑朔迷离。 C: 一看群情激愤,小偷只好在大家众目睽睽之下,拿出钱包,低头认错。 D: “中国梦”并非可望而不可即 , 我们应为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而奋斗。 |
5、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民歌,讲述了巾帼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B: 《格列佛游记》讲述了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通过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C: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著名的短篇小说。作者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表现了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他是一个不屈服命运为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战士 |
6、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恻隐 敞亮 各行其是B: 犀利 琐屑 既往不咎 C: 隔阂 急躁 谈笑风声 D: 映衬 蒙蔽 一筹莫展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B: 我无时无刻都听见妈妈在召唤我回去。 C: 央视“成语大会”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D: 丢失的包里除了妈妈刚给的100元钱,还有身份证、学生证、手机等其他证件。 |
8、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本侵华期间曾经出言不逊 , 扬言要三个月拿下中国,激起中国人民的奋力反抗,狼子野心以失败告终。 B: 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 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C: 大草原上,狮子追捕猎物的场景让人看得惊心动魄 , 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 D: 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
9、 | 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借助神奇的想象力,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孙悟空的神通变化。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反天宫诸神捉怪”中,孙大圣拔一把毫毛变成了千百个大圣,打退哪吒太子与五大天王,体现的是身外有身的变化。 B: “小圣施威降大圣”中,二郎真君本领高强,孙大圣与他大战三百回合未分胜负,于是大圣与他开始比试变化的本领,体现了金箍棒神奇的变化。 C: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中,孙悟空变成虫子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体现的是孙悟空由大而小的变化。 D: “悟空计盗紫金铃”中,朱紫国皇后被妖怪劫走,悟空变成小妖进山入洞,体现的是一种外形身份的变化。 |
10、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除了你,②你是荷叶,我是红莲,③心中的雨点来了,④母亲啊!⑤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A: ⑤②③①④ B: ④②③①⑤ C: ⑤①③②④ D: ①②④⑤③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纳凉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 1 )前两句,“________”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 2 )“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1 )解释划线词语。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 ②以其境过清 以:________ ( 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 )文章第二段对游鱼进行了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 )文章通过描写小石潭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神秘的植物自燃
①在奥妙无穷的大自然中,常有一些植物会神秘的自燃,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原本生长得很茁壮的植物突然化为一堆灰烬呢?
②在南美洲的大森林里,有一种名叫“看林人”的杜鹃树,花色金黄,枝干挺直。这种植物的花朵和茎叶里,饱含着具有挥发性的芳香油脂,当森林炎热干燥时,这种芳香油脂极易引火燃烧,酿成森林火灾,所以当地人又称它为“纵火花”。
③非洲赤道地区和欧洲的西班牙有一种自焚树。它材质优良,很受当地人喜爱。但当它长到十四五年时,树内就会分泌出许多低燃点的树脂。骄阳的照射,常常把树脂点燃,使自焚树变成巨大的火炬。一株大树只需1小时,即会连枝带叶化成一堆灰烬。
④1984年2月的一天,澳大利亚南部发生了上百起森林大火,吞没了近50万公顷的林地,烧死了成千上万的动物。这些突然爆发的大火是怎样引起的呢?科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森林中的桉树自燃引起的。原来,这年2月份的平均气温达40摄氏度以上,桉树分泌出比平时多几倍的易燃物质—香油精,再加上长时间干燥无雨,所以造成大片森林“自焚”。
⑤白鲜生长在我国新疆天山地区。春天一到,白鲜的花朵就渐渐变得鲜艳起来;到了夏季,更是越长越美丽、越长越成熟,终于结出丰硕的果实。然而,在炎热干燥的晴天,它却会突然起火燃烧,不长时间,一株白鲜便烧成了一堆灰烬。原来,白鲜的叶子含有醚,醚的燃点很低,在烈日的照射下,很快就会达到它的燃点。当白鲜的果实日趋成熟之际,醚的储量也几乎达到饱和程度,一旦遇上干燥的大晴天,再加上强烈的太阳光直晒,白鲜也就自燃了。
⑥此外,物体相互摩擦生电或静电感应,或山石反射聚集阳光,也能引起干枯的植物自燃。一般地说,每隔5~25年,森林会自燃一次。森林的自燃之火,不仅可以控制森林幼树生长的数量,而且能淘汰一些病树、枯枝,为森林中各种树木的快速成材提供适当的空间。著名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的森林,原来每隔20年都会自燃起火,但是该公园得到人工保护后,80年未发生火灾,导致森林生长缓慢,新生林减少。1988年的那场大火,不仅没有毁灭黄石国家公园,反而让黄石国家公园的森林更加充满了生机。
(据《科学之友》)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主题阅读
(材料一)
认识新冠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引起的疾病。现已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nCoV)是一种先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WHO最新命名为2019-nCoV。
一 主要症状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大约半数患者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少部分患者可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能是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发病时症状轻微,没有发热。大多数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当地医院已发现多个“不典型”病例。患者不是以呼吸病症状前来看病的,他们有的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的心慌、头疼、患结膜炎,甚至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这类“非典型”患者会是隐性传染源,需要第一时间加以鉴别诊断,尽早隔离。
二 播途径
通常病毒传播主要有3种传播方式。一是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产生的飞沫进入易感黏膜表面。二是接触传播:在接触感染者接触过的东西后触碰自己的嘴、鼻子或眼睛导致病毒传播。三是空气传播:病原体能在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具有传染性。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以上3种传播途径的隔离防护措施都要做好。
三 易感人群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但儿童感染相对较低,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从目前的情况看,72%的感染者是超过40岁的人群,男性感染者占64%,40%的感染者本身还有其他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材料二)
预防方法
到底应该如何预防感染冠病毒,北京市疾控中心建议如下:
一 加强个人防护
1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触时要佩戴口罩。
2 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
3 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 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二 避免接触野生禽畜
1 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
2 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屠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场所。必须前往时要做防护,尤其是职业暴露人群。
3 避免食用野生动物。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鲜制品时,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三 杜绝带病上班、聚会
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和旅行,天气良好时居室多通风,接触他人请佩戴口罩。要避免带病上班、上课及聚会。
四 及时就医
从武汉等地外出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并戴上口罩就诊,同时告知医生类似病人或动物接触史、旅行史等。
(材料三)
专家答疑(节选)
问:据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比SARS温和,是真的吗?
单广良: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处于流行期,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传染性、感染的传播途径和诊疗方法等,尚处于逐渐发现和不断认识阶段。仅根据目前观察到的表面现象,简单地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SARS从致死的危害、传染力和传播速度作比较,还缺乏临床上系统的、可比的数据支持和充分的流行病学证据。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紧要关头,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病毒温和”的说法,有可能会令人误解,甚至削弱公众对预防的重视程度,更可怕的是,还可能造成部分人产生松懈和侥幸心理。
问:市面上口罩种类这么多,哪种可以用来防新型冠状病毒?
曹彬:目前市面上的口罩有以下几种:一是纱布口罩,此类口罩面部密合性差,防毒效率低,不能作为医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二是聚酯纤维口罩,普遍既没有飞沫隔离的作用,也起不到阻挡雾霾的效果。三是一次性医用口罩,种类较多,如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用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一般防护,或在有创操作过程中的飞沫隔离。公众注意在选择时,要选择含有过滤层的医用口罩,才能达到挡液体、过滤颗粒等效果,尤其推荐使用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四是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这类口罩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微米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米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能过滤≥95%的非油性颗粒,具体包括N95、KN95、DS2D等型号可以选择。但要注意,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式很重要,若佩戴错误会影响过滤效果。
问:呼吸道病毒传播时,是否只有N95口罩才管用?
曹彬:以流感这种人群普遍易感的传染性疾病为例,2019年3月,《美国医学协会杂志》发表了文章,证实在门诊医护人员中,N95与医用外科口在预防流感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患流感的儿童如果正确使用口罩,其家庭成员被诊断出这种疾病的可能性降低了80%,而使用的口罩类型之间的差异是微不足道的。甲型流感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都属于可经飞沫传播的RNA病毒,我们可遵循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推荐,即在离患者6英尺(约1.83米)以内的地方戴上口罩,将口罩的带子固定在鼻子、嘴巴和下巴上。尽量不要再碰口罩,直到你取下它;如果你得了呼吸道传染病,在接近别人之前要戴上口罩;如果你需要去看医生,戴上口罩,以保护候诊室的其他人;如果呼吸道传染病在社区蔓延,或者你有很高的并发症风险,可以考虑在拥挤的环境中戴口罩。戴完口罩后,把口罩扔掉,然后洗手;永远不要重复使用口罩。
可见,与其使用高级别口罩,不如选用普通医用口罩,并严格遵循佩戴规则。佩戴过后的口罩不要随意丢弃,以防引起再次污染。应折叠好,扔到标有“医疗废物”的医院垃圾箱,或者封闭处理的有害垃圾箱。此外,折叠完口罩记得洗手,因为折叠的过程同样也可能接触到污染物。
( 1 )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进入12月,七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已然接近尾声。在这一学期里,新的同学和你一起学习,互相竞争勉励;新的老师向你传道授业解惑,培育你成长;新的校长总是默默鞭策着你们,对你们寄予厚望。甚至是新的食堂阿姨.新的学校门卫……
请在新校园中任选一位人物,以《 ,有你的陪伴真好》为题.选取能够突出中心的几件事,写一篇记人的文章。
要求:①中心明确.选取的事例要有典型性;②叙事能合理安排顺序,注意详略安排;③注意多种人物描写的运用,字数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