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猫》表面看是写猫的遭遇,实际是在写人的感情。 B: 《鸟》除了表达作者的爱鸟之情,还有许多深意需要我们去体会。 C: 《动物笑谈》实际上是一篇动物科幻小说。 D: 《狼》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 |
2、 |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谋食(móu) 凄凉(qī) 瓦楞(lènɡ) 五行缺土(xínɡ)B: 獾猪(huān) 畜生(chù) 伶俐(línɡ) 厚障壁(zhànɡ) C: 潮汛(xùn) 磕头(kē) 装弶(jīnɡ) 躲躲闪闪(duǒ) D: 惶恐(huǎnɡ) 毡帽(zhàn) 模糊(mó) 松松爽爽(shuǎnɡ) |
3、 | 选出下列句子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 张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C: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D: 他的事迹如此的感人,我们觉得应该可歌可泣。 |
4、 | 下列句子使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四面山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纤美的百灵鸟向它歌唱。 B: 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C: 山城夜景异常的美丽,那错落有致的各色灯光好像散落在人间的五颜六色的焰火一般。 D: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到尘世。 |
5、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易》《诗》《书》《礼》《春秋》;其中《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赋、比、兴三类。 B: 古代称呼有很多,如: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称为君子;有才德的人称大丈夫;老年男子可称叟。 C: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些诗句所写内容都与传统节日有关。 D: 我国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崇祯五年十二月等。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截至14时30分左右,事故救援指挥部已针对8名被困矿工制定了施救方案,正布署力量全力打通大口径的3号、4号救生孔。B: 文艺工作者必须坚守艺术理想,弘扬“工匠精神”,创作出“又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 C: 走过苍黄的天底,眼前一片箫索荒凉的景象,顿时将我心底那浓浓的哀伤尽显,我就像提线木偶般,混沌前行着。 D: 与泰山相比,黄山显得要相对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的缭绕,像一位不谙世事的人,淳朴,自然,黄山总在不经意间带给人心灵上的振憾与感动。 |
7、 | 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由于 却 除非 否则 C: 即使 也 除非 否则 D: 即使 也 与其 倒不如 |
8、 | 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 ) A: 他激动极了,从脖子红到脸,太阳穴的青筋胀得像豆角一样粗。 B: 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C: 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 D: 风推开人家的门窗,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向空中扬去。 |
9、 | 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__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_____________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__________。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②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③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A: ②①③ B: ①③②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
10、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命脉(mài) 粗犷(ɡuǎnɡ) 坍塌(dān) 未雨绸缪(móu) B: 遮蔽(bì) 罔顾(wǎng) 豢养(huàn) 觥筹交错(ɡōnɡ) C: 胸襟(jīn)) 斡旋(wò) 筵席(yàn) 气冲斗牛(dǒu) D: 绽放(zhàn) 炽热(zhì) 绚丽(xuàn) 恣意妄为(zì)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入黄溪闻猿 (唐)柳宗元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 1 )第一,二句,诗人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角度写黄溪之景。( 2 )《三峡》中写道,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和渔者哀歌相比,柳宗元的哀愁抒写得更为深重,请结合诗句试作分析。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①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②上犯禁③,敢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 【注释】①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②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③犯禁:触犯禁令。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是以善为国者________ ②必先富民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池塘)B: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 C: 然后治之(指代国家) D: 民富则安乡重家(表承接)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奚以知其然也? ( 4 )理解填空。选文论述了治国之道,强调了________,从________的角度来论述。 |
听,土地深处的歌
田青
①什么是民歌?音乐学界共同承认的标准是:由人民创作的世代流传的歌曲。所以谁写的歌词、谁谱的曲都不得而知,可能是草原上挤奶的阿妈,也可能是黄土高坡上目送亲人远征的婆姨。
②民歌为什么动人?首先在于感情真挚,非唱不可。胸中有一种感情让你不得不表达,但是语言又有局限,怎么办?“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是民歌的来源。创作这首歌的人可能是普通农民,没有接受过专业音乐训练,就是有感而发,这种真诚浓烈的感情本身最能打动人。
③民歌之美,还出自“高成本”和“精打磨”职业创作者一生可能写出成百上千首歌,田间地头的人们没有生花妙笔,只有生活,终其一生可能就唱出这一首歌。更确切地说,一个人把自己一生的爱和痛、一生割舍不掉的情,都化在一两句歌里。这样的歌能不好吗?
④“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多用来形容炼字之难,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歌更是经过世世代代无数人推敲。在民歌流传过程中,谁觉得这个地方表达得还不充分,就改上一个字,无数人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人生体会加了进去,这种程度的打磨,任何歌曲创作都无法比肩,这是民歌所以动人的另一个原因。因此,我总说民歌就像钻石,小但璀璨,短短几句话浓缩万语千言。
⑤中国民歌数量繁多,自古以来就有专人负责收集各地民歌的传统,《诗经》中“风雅颂”三部中的“风”就是民歌集萃,“采风”一词来源于此。
⑥民歌种类从不同角度切入有不同划分方式,我将民歌分为四类:号子、山歌、小调、田歌。同一类民歌风格又有不同,像山歌有信天游、花儿、吴歌,小调有秧歌调、花鼓调。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不同,逐渐培育出这个地区独特的民歌风格。比如,内蒙古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放牧人远远见到人如何打招呼?短促的声音肯定不如悠长的蒙古长调传得远。
⑦如今,随着劳动方式改变,很多民歌比如号子和田歌渐趋消失。还能找到的民歌是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其博物馆化,积极找到还会唱的人,利用多媒体技术录下来,数字化保存;一是努力传承,在四川就有一些年轻人积极和老一辈学船工号子,虽然对昔日船工生活有隔膜,但其志可嘉。
⑧民歌蕴含的艺术价值绝不低于任何一位职业作家的创作;民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些高度我们至今仍未超越。期待青年一代珍惜这份文化遗产,把中华大地上这动人的歌声一代代传下去。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3月24日,有删改)
( 1 )从文中看民歌动人的原因有哪些?感悟冬天
①冬是穿着素服的白衣天使,它优雅恬静,让您感悟到它圣洁又亲切
②初冬,绿树慢慢变成灰褐色,风也变得尖啸而寒冷剌骨,花谢果落了,只有菊花还在寒风中摇曳。沿路的树叶变得枯黄而纷纷落地,冬天便这样来了,而且愈来愈寒冷。
③一棵棵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吹着口哨,周围是一片寒冷,一片静寂,你是否感悟到在那枯叶覆盖的大地之下又蕴藏着深厚的新的生命?树枝虽是光禿秃的,但树的根却深深地扎在土层中,汲取养料,在静寂中积蓄力量,一旦春天到来,这种新的生命力便勃发出来一一先是那临岩怒放的迎春花,再是那如火似霞的桃花,然后是如燎原之火的百花次第开放。
④当冰雪覆盖着大地,冬以坚冰窒息的小泉、小溪,一任飞雪铺天盖地时,大地茫茫,举目皆白。这时,别以为周围只有单调的苍白和乏味的冷寂,也不要以为万物一切都回归了自然,它们之中,还有不畏严寒而傲霜斗雪的英勇之士,梅花就是“香自苦寒来”的为此,谁又能否认冬同样是生命旺盛的竞技场?从这里,可以丈量一个不息生命的厚度,可以洞烛一切灵物的纯度。透过冬的冰层,可以发现冬的天地最明亮,冬是幽静安宁的季节,但不是安眠,而是一种积蓄酝酿,这时,我想起古人说的一句话:“夏天可畏,冬天可爱。”
⑥冬,它浓缩了一春一夏的欢乐与热情,抒写着一串串秋的盈盈豪情,它用你对大自然殷切的期待而凝结成亮丽通透的六角形诗帆,洒向空旷的大地,预示着来年的喜讯。
⑥冬,深藏着春夏秋的真情实意,用多彩的笔勾勒出写意的横竖撇捺点,展示出冬的意蕴。你若嫌其苍白单调,那就得用心去感悟它。走进冬的怀抱,需要有与寒风暴雪搏击的勇气和信心,需要能忍受冬的冷酷。冬没有百花争艳的烂漫,也没有莺歌燕舞的活泼面对冬,需要的是勇往直前不懈搏击!
⑦我的视线注意着冬的脚步,看它怎样一步步跨过寒冬走向春,我很赞赏莎士比亚“巢燕未敢来,水仙已先至”的名言。虽手脚冻得难受,但这却是走向温暖之春的必由之路,正如美国诗人斯文本恩所说“春光追蹑残冬笑”,冬的这一“笑”,把我诱入悠适的宁静.我趁冬还在身边,好好体味一下冬的深沉,冬的宁静,冬的圣洁,冬的神韵。
( 1 ) 通读全文,说说冬究竟有哪些值得体味?怎样去爱冬
需要的条件
( 4 )将本文与《春》《济南的冬天》比较作答。本文从冬的来临写起,这与本学期所学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写法相似,《春》《济南的冬天》重在描绘,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本文的写法是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重在写。
走过了春和秋,走在阳光路上,花儿用笑脸告诉我,天空好晴朗;走过了风和雨,走在阳光路上,鸽子用哨音告诉我,幸福在前方。多少追梦的身影,奔跑着拥抱希望。阳光路上无限风光,阳光路上幸福成长,阳光路上前程宽广。请以“阳光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书写工整,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③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