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妈妈说这段时间家里的经济困难,已经捉襟见肘了,要节省开支。 B: 这场文艺演出十分精彩,台下的观众都拍手称快。 C: 由于事出突然,许多民众不得不带着他们的小孩逃离家园,以躲避来势汹汹的无情洪水 D: 离开几十年,今日重回故乡,已是人事全非,颇有沧海桑田之慨。 |
2、 | 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池沼(zhǎo) 嶙峋(xún) 砌砖(qìe) 着眼(zhuó) B: 琢磨(zhuó) 丘壑(hv) 镂空(lóu) 蔷薇(qiáng) C: 轩榭(xuān) 庸俗(yōng) 模样(mú) 松柏(bǎi) D: 斟酌(zhēn) 一幅画(fú) 对称(chèng) 阑干(lán) |
3、 | 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古时候,用“家君”“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令尊”谦称自己的父亲。 B: 古人的名字里隐藏着很多玄妙的秘密:孔子,字仲尼。根据孔子的字,你可以推测出孔子在兄弟中排行第二。 C: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D: 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 40 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如果说春天的美美在花团锦簇,初夏的美就美在万类竞绿。而我喜欢红叶似火的秋天,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shèng收。大雁南飞,成群结队与云xiāo竞飞。落日的余辉暖暖地照在这片静谧的大地,天边的云儿飘过,像是在追随同伴的脚步。 A: cù 胜 霄 mì B: zú 胜 宵 mì C: zú 盛 宵 bì D: cù 盛 霄 bì |
5、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涸(hé) 圩子(wéi) 恣睢(suī) 受益匪浅(fěi)B: 潺潺(chán) 蒌蒿(gāo) 香醇(chún) 泠泠淙淙(cóng) C: 孕育(yùn) 攒聚(cuán) 褒贬(bǎo) 分道扬镳(biāo) D: 恍惚(huǎng) 地壳(qiào) 万壑(hè) 玲珑剔透(tì) |
6、 |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针灸(jiū) 禁锢(jìn) 逮捕(dài) 大相径庭(tíng) B: 魁梧(wǔ) 诀窍(jué) 迁徙(xǐ) 惟妙惟肖(xiào) C: 隐匿(nì) 瞭望(liào) 掺杂(chān) 如雷贯耳(guàn) D: 契合(qì) 档案(dǎng) 濒临(bīn) 呕心沥血(ǒu) |
7、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B: 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 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 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
8、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余秋雨B: 《独坐敬亭山》——李白——唐代 C: 《滁州西涧》——刘长卿——唐代 D: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贾岛——唐代 |
9、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记”“说”“表”“序”“书”等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B: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其作品《马说》借马的遭遇发不平之音,激起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 C: 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其中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写的字可以放大,也可以小。 D: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小说通过叙述“我”的一家人对于勒叔叔态度的不断变化来反映那个时代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 |
10、 | 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①美国总统胡佛把美国科学友人捐赠的5万美元赠给她________华沙实验室需用的镭。 ②居里夫人的工作的重要性在她获得的许多荣誉中________出来。 ③她担任许多国家的学会组织的________职务。 ④美国总统哈丁代表美国妇女向她赠送一克镭,以________她对科学作出的贡献。 A: 购置 反应 名誉 表彰B: 购买 反应 荣誉 表扬 C: 购置 反映 荣誉 表彰 D: 购买 反映 名誉 表扬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1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从远望的角度写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岱宗”指泰山。 B: “割”字描绘了泰山分割天色,山北山南昏晓分明的画面,突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 C: 颈联对仗工整,描绘层云变幻,归鸟翱翔。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 D: 前六句写诗人仰望泰山,表现其高大雄奇之美,后两句写登上泰山顶峰后的内心感慨。 ( 2 )诗的结尾两句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写出这两句诗后来衍生的意义。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1 )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尝射于家圃 尝:曾经 B: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释:放下 C: 但微颔之 颔:下巴 D: 尔安敢轻吾射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 2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但微颔之 水陆草木之花 B: 友人惭,下车引之 康肃笑而遣之 C: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何陋之有 以我酌油知之 ( 3 )简要概括陈尧咨或卖油翁的形象。 ( 4 )欧阳修《卖油翁》的故事使你想起哪些成语、典故、俗语或名言警句?至少写出一句。 |
兰州的冬
兰州的冬似乎是很讲规矩的,它遵守自然界约定俗成的法则,总是在季节最后一个登场,从不越雷池一步。
兰州的冬又是最不讲规矩的。别看它姗姗来迟,却派头十足。就像舞台最后出场的明星大腕,千万不可小瞧,那可是压轴的台柱子,牛着呢!兰州的冬不登台则已,一登台就占了秋的色,挤了春的艳。兰州的秋和春便如匆匆过客,抑或是电影中的群众演员,在四季的镜头中,似乎只闪了那么几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冬则在兰州这个舞台占据着绝对的主角位置,二十四节气对它是没有多大约束力的。“立冬”的时间还未到兰州,冬就提前赶来赴约了,而“立春”的时间早过了,它还赖在兰州不走,你说霸道不霸道?!人们不得不在十月底就开始将暖气烧得热热的,这一烧就是近半年光景,直到来年三月底,冬的脚步才磨磨叽叽地离开兰州,春这时才能怯怯地走进兰州的大门。
兰州的冬是个性格古怪的家伙,总让人猜不透,摸不着。兰州的秋还在展示着它迷人的色彩,尚未来得及鞠躬谢幕,冬就开始骚动不安、急着要登台亮相了。你瞧,身着绿裙的柳枝还在跳着摇摆舞,杨树浓绿的枝叶还在唱着欢快的歌,银杏正表演着金色的时装秀,枫叶刚绽露出火红的笑脸,红的、粉的、黄的秋菊们正争奇斗艳,月季还在吐露着芳华。金城兰州,秋色正浓呢!冬就派风这个急先锋来为它摇旗呐喊、扬威造势来了。那风像《水浒传》中的李逵、《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一副暴脾气,逮着谁收拾谁,不给任何人留面子,像跟兰州人有新仇旧恨似的。几天前还温柔着呢,突然就变了脸,如来无影去无踪的侠客,“呼”的一声从你身边掠过,你还没反应过来,脸上便像有无数把刀子“刷”地划过。那痛是实打实的,本能地用手一摸,却什么也没有。刚一愣神,“呼”地又过来了,忙双手捂脸,躲过又一波攻击。那头发早已如一蓬衰草,又如一团黑色的火焰在头顶燃烧。那太阳也助纣为虐,看似明晃晃照着,但就是出工不出力,故意隐藏了几分热、收敛了几分暖,向风谄媚讨好。人们为抵御风寒,不得不将本该继续酣眠的围巾、口罩、手套、大衣、羽绒服等提前唤醒,让它们履行自己的职责。
你不得不承认,兰州的冬又是有魅力的,因它的到来,连黄河的水都一改沧桑的容颜,变得少女般清澈迷人起来,再没了其他季节的狂躁不安,那涛声也变得那样柔和优美,像一首浅唱低吟的抒情诗、小夜曲,与风的摇滚形成不同的风格。那沙滩也因水位的降低而裸露出来。这也是兰州人捡黄河石的好时机,人们不畏冬的寒冷,成群结队来到沙滩上,眼睛紧紧盯着黄河石,不时用脚踹踹,用手摸摸,发现有独特造型和优美图案的,顿时来了兴致,取下戴在手中的皮手套或棉手套,将石头从沙堆中搬出来,再抱到黄河边,沾着冰冷的黄河水将石头打湿洗净,黄河石上的图案便变得更加清晰起来。如果石型或图案漂亮,有收藏或经济价值,便会如获至宝,赶紧抱到岸边的布袋中装好。这时双手十指冻得像十根细细的红萝卜,居然感觉不到冷。然后带着幸福满足的笑,将石头搬回家。生活在黄河岸边的兰州人都以家中有几块黄河石为荣。这是黄河的馈赠,也是冬天的馈赠。
兰州的冬,是冷酷的,亦是温情的。
( 1 )作者开篇写到兰州的冬“似乎是很讲规矩的”“又是最不讲规矩的”,如何理解?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①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②那时是春末了,一期稻子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连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绽出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充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世间非常幸福的感觉。
③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作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把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排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④农夫用斗室扇着脸上的汗床,转过验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⑤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⑥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⑦“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⑧他开颜地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⑨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⑩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那时稻子成热的香气整个扑进我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理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其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铺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流泄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⑪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辩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⑫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⑬他笑得更得意了:“哪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⑭我便那样些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学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 1 )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