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魁梧(wú) 畸形(jī) 星宿(xiù) 计较(jiǎo)B: 解剖(pōu) 自诩(xǔ ) 着落(zháo) 间或(jiàn) C: 绯红(fēi) 逮捕(dài) 字帖(tiè) 订正(dìng) D: 暂时(zàn) 教诲(huì) 诘责(jié) 唠叨(lāo)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斗殴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 “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明互鉴的“软”助力。 C: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 通过老师的辅导,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
3、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产手机品牌不但转变成为引领很多技术创新的主角,而且已远离“山寨”二字。(将“转变成为引领很多技术创新的主角”和“已远离‘山寨’二字”对调) B: 赛事是发展青少年足球的关键要素之一,但绝非不是唯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将“非”或者“不”去掉) C: 近年来,微信里的各类美食群和代购群,是不少在美华人最活跃的社交。(“活跃”改为“便捷”) D: 2015年8月,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了奖项被誉为“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的雨果奖。(去掉“奖项”) |
4、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记承天寺夜游》是他贬官黄州时所作。 B: 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如“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中的“元丰”和“自康乐以来”中的“康乐”,都是用皇帝的年号表示时间。 C: 《水经注》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此书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的地理名著。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一般说来,律诗的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
5、 | 下列文段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 生:使……活下去 C: 向:从前 D: 病:困苦不堪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暖花开,听说明天要去要春游了,一些学生上课都心不在焉了。B: 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在大庭广众之下,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讲。 C: 雾霾肆虐,扑朔迷离的足球场让我们不得不终止了足球赛。 D: 如果你下定决心,那这一点点困难和挫折对你而言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
7、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新区——河北雄安,此举立刻吸引了海内外炒房团纷至沓来。B: 不少学者认为,《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C: 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 , 迎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的到来。 D: 全市上下众志成城 , 誓把襄阳建设成全国文明城市。 |
8、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 B: 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辞世。她在叙事散文《老王》中记叙了与老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她对老王深切的愧怍之情,也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C: 古代跟年龄有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 D: 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课文《蝉》就是选自其中。 |
9、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秦皇汉武”中“秦皇”指秦始皇嬴政,“汉武”指汉武帝刘彻;“唐宗宋祖”中“唐宗”指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B: 《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D: 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龄的别称。如“及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
10、 | 民间的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哪一个人物?( ) A: 孔子 B: 司马迁 C: 屈原 D: 汉武帝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习题。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早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作分析。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之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________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________ ③期年之后期 ________ ④皆朝于齐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3 )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光明行
杨轻抒
母亲不知出去干什么了,我一个人独自扶墙出了家门,门外下在下着雨,雨打在芭蕉上面,嘀嘀嗒嗒地响。我已经没有心思听雨打芭蕉的美妙音乐了,因为我再也看不见那丛我亲手种植的芭蕉了。
以前我从没有想过什么叫做黑暗,没有,我抱怨过城市是那样的拥挤,天空有好多的灰尘,抱怨过房间是那样的窄小,人群中有那么多丑陋的面孔,然而当我终于看不见这一切的时候,我才突然发觉这一切是多么的珍贵!
我从没想过我也许会在黑暗中度过我的大半生,从没!而今,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一切,我独自走进了雨中。我不想提到那个叫死字的汉字,但我绝不认为这样活着有任何意义。如果这时有一辆车向我撞来,如果身边的建筑物突然倒下,如果我一脚踏进了深渊,我会坦然接受的,我会!
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我只听到了汽车紧急的刹车声和司机的惊呼声,听到前面迅速移动重物的声音,听到人群急急走过的声音——我竟然畅通无阻地在城市的雨中行走,雨中的城市第一次变得这样宽广。
然后,我听到了一声狗叫,一种友善的,我能想象出的一种乖乖巧巧的狗的叫声。头顶的雨突然停了。
“走开!”我咆哮,“我不需要同情,我不需要可怜!”
我使劲挥动手臂,要甩开身边的一切,但我无论怎样努力,始终甩不掉那把罩在我头顶上的雨伞。我终于失声痛哭起来。
“能陪我走一程吗?”一个声音说。是一个女孩子的声音,软软的,柔柔的。我不做声。
女孩把手伸过来,拉住我的手。“阿明——”女孩叫一声,我听见小狗汪汪地叫着跑过来,围着我转圈,然后伸出舌头舔我的脚。我们在雨中走,雨声在伞外淅淅沥沥地响。女孩的手热乎乎的,天地间很静,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不知走了多久,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女孩问:“你的眼睛是谁治的?”我说出了医生的名字。“原来你就是我叔叔的那个病人!”女孩有些惊喜地说,“你的眼睛能治好,他还说,治好你的眼睛将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手术之一。”
“真的?”我还是有些怀疑,因为母亲说过,我的眼睛治愈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说,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
“真的,不骗你!”女孩说,语气是那么肯定。
“你喜欢音乐吗?我拉二胡给你听吧。”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我听见女孩试了一下弓,顿一下,一种激越的欢快的音符突然跳跃而出,是刘天华的著名二胡曲《光明行》!
女孩拉得真好!我曾经多次听过二胡曲《光明行》,但我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感到过有一大片的光明水一样猛然落满我的头上、肩上,沐浴着我的全部身心。
“看到阳光了吗?”女孩轻声说,“你一定会看到光明的!到那里你采枙子花送给我吧,我最喜欢枙子花了。小时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栀子花,洁白的,像阳光一样的灿烂光明。”
手术非常的成功,百分之二十五的奇迹实现了!医生感慨地说:“这个坚强自信的病人不多见啊!”我没有时间去理会医生的感慨,拆线那天,我跑到城外的农家院里,折了一大捧栀子花,我要去找那个喜欢栀子花的女孩!
然而,当我认定我已经走到了我曾经和女孩呆过的地方时,我才发现在我面前的,哪有什么房子,有的只的一片满是砖头瓦块长了青草的废墟。我想是不是我走错了地方?于是我重新回到起点,闭了眼,凭着感觉,走到了,睁眼,仍是那片废墟!
我见人就问:“这曾有人会拉二胡带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吗?”
有人想了半天说:“你是问那个卖艺的瞎女孩吗?她早走了,不知上哪儿了。是牵条小狗背把二胡——她曾经在这里搭了一个临时的棚。”
我说:“她叔叔是眼科医生呢!”
那人说:“哪有这事!她只是一个卖艺的女孩,胸前常戴朵栀子花。”
是这样!我发疯似的跑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见人就问,看见一个胸前戴栀子花会拉二胡的女孩了吗?所有的人都冲我摇头。
我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么多的人呢,那么多的人中没有那个长头发的牵着一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有的只是大块大块的阳光在那个清晨猛然倾泄下来,厚厚的阳光把一座城市,把所有的人都淹没了。
我把手中的栀子花抛起来,城市的天空中顿时飘满了洁白的栀子花,那一瓣瓣洁白的花像一个个梦,像一瓣瓣梦一样的阳光,像一瓣瓣阳光一样的音符随时风飘荡……
阳光,真香!所有的人抬起头,他们在寻找那些很香很香的光明呢!
我泪流满面。
(选自《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名篇赏析》,有改动)
( 1 )在“我”与女孩的偶遇中,她为“我”做了哪些事?( 2 )体会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始终甩不掉那把罩在我头顶上的雨伞。
( 3 )选文第9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天地间很静,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
( 4 )请赏析下面的句子。小时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栀子花,洁白的,像阳光一样的灿烂光明!
( 5 )阅读选文,请简要概括女孩的性格特点。( 6 )选文第26段(结尾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7 )选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又是五月槐花香
农人
①位于这个层层叠叠大山深处的小山窝窝是我的故乡。
②小村坐落在山的半腰上,被密密实实的槐树一层一层包裹着,就有了仙境般的感觉。每年的五月,当白花花的槐花铺满青山,那无孔不入的甘甜的清香,便轻轻地胀满了山里的世界。也仿佛只有在这时,劳作了一年的农人,才有了些许喘息的机会,深深地吸一口槐花那沁人心脾的香,生发出一种山里人少有的温馨又甜蜜的快意。
③家乡这满山遍野的槐树学名叫作刺槐,宁折不弯的枝干上斑驳着岁月留下的刀削斧凿般的皲裂和折皱,其上布满着尖利的针刺,像极了农家人朴实又倔强的性格。槐树的生命力极强,种植、扦插都可以成活,但主要靠根生,在几十亩方圆的山坡上,只要栽下一棵,不出几年时间,周围自然冒出的幼树便会一簇簇一团团地蓬勃开来。槐树是最早来这里的山区安家落户的树种之一,农家人之所以独独钟情于它,可能是由于它那甘于贫瘠、耐于寂寞的品性吧。这一棵棵无言的生命,仿佛只有那深深地扎进岩层的和紧抱着裸岩的根系,在不断地向这个世界炫耀着自己的清高与不屈。
④在我从小到大对绿的印象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槐树的叶,每当肆虐的残冬过后,献给荒凉山区的第一抹生命的亮色就是槐树的颜色。清明时节,尖尖的嫩嫩的叶芽就会悄悄地钻出槐枝的皮腺,这时的绿是一种柔如孩童肌肤的娇嫩。不出数日,槐叶迎风开翅长大,这时便是漫山遍野的绿了,一直到秋末冬初,槐叶才会变成金黄,依依不舍地离开槐树的枝头,融进这个世界。今天看到的槐叶,是大自然献给人们的景色,然而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槐叶却无一例外地每年都支撑着山里人几个月的生活。
⑤最不能忘怀的还是五月的槐花香。一朵朵洁白的晶莹剔透的薄如蝉翼的花朵被绛紫色的花萼缀成一串串,像一只只轻巧的蝴蝶,随风摇曳,翩翩起舞。槐花也是我所见过的花中,最慷慨最大方抑或是最奢侈的花了。每到花开时节,仿佛满世界都被它塞得满满的,真是树有多大,花丛就有多大,山有多高,花丛就有多高。最特别的还是槐花的香,除了那独特的甜甜腻腻的清香味道外,用农家人的话说,槐花的香气是打绺儿的,就是当你走在路上还未看到槐花的时候,便会有一波一波幽幽的香气,丝丝缕缕地透过你的鼻腔,再慢慢沁入心脾。这时的你,能不被槐花的香气深深陶醉吗?
⑥过去,每当槐花盛开的季节,我的父亲﹣﹣当年的林业大队长,都会回忆起带领社员们战天斗地植树造林的情景。每到这时他总会对着我说上这样的一段话:“生你的那年,我刚好30岁,就是那一年栽下了咱村山上的这片槐树。那时虽然很难吃上一顿饱饭,但干起活来却格外带劲,从没有觉得日子有多么苦。”脸上总是一副满足的笑。好像这满山的槐花才是他一生最好的杰作。
⑦在一个五月,我的父亲未能再嗅到那满山遍野的槐花香,他没能够等到槐花盛开的日子,便匆匆地离我而去了。从此,我经常久久地伫立在密林深处,听松涛阵阵,品槐香悠悠,耳边仿佛依然能听到父亲那淳朴的话语,心中陡生一种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感伤。
⑧五月的槐花香啊,你是渗进我血液里的无尽的追思和浓浓的乡愁。
( 1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2 )请分析“五月槐花”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3 )请对文中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一朵朵洁白的晶莹剔透的薄如蝉翼的花朵被绛紫色的花萼缀成一串串,像一只只轻巧的蝴蝶,随风摇曳,翩翩起舞。
( 4 )文中⑥⑦两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5 )本文运用了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请分析作者在文中借什么物抒发了什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