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赤峰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星球上,_________着几块色彩斑斓的陆地,那是地球上的五大洲,在陆地中间________着辽阔的蓝色水域,那是地球的四大洋。这里有生命存在,生物活跃在多彩的生态系统中,它们________这个星球以绿色的情调和生命的意义。

A: 嵌入 布满 呈献
B: 镶嵌 充盈 赋予
C: 勾勒 填充 馈赠
D: 勾画 覆盖 给予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腐蚀  劫难  嘱咐  海枯石烂
B: 两栖  稀疏  磅礴  草长莺飞
C: 瞄准  萌发  油漠  大彻大悟
D: 争讼  燎原  思慕  目空一切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石像 繁植 倘若 用武之地 从天而降
B: 惯通 单调 封锁 哑口无言 先知先觉
C: 镰刀 枯干 茅草 走头无路 接二连三
D: 屋檐 瀑布 飞禽 一丝一毫 参天大树
4、下列的说法,与作品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方鸿渐从北平大学毕业后,靠挂名岳父资助出国留学四年,游历三国,却身无长物,从德国人那里高价买了一纸假文凭回国。
B: 方鸿渐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陷入困境后,就和赵辛楣等人一起到三闾大学任教。没想到,三闾大学帮派分立、勾心斗角,任教不易。
C: 方鸿渐与孙柔嘉在三闾大学日久生情,当方鸿渐成为学校帮派之争的牺牲品时,两人决定一起离开,经桂林到香港,并在香港结婚。
D: 与妻子回到上海后,方鸿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一家报社做些杂活。后来方鸿渐失了业,又因生活琐事与妻子吵架,最后决定再到重庆去找赵辛楣。
5、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朝花夕拾》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犀利的批判。
B: 吴敬梓《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时期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苏东坡的主要功绩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6、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
B: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C: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雁门太守行》是他的作品
D: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锲而不舍 长途跋涉 翻来复去 义愤填膺
B: 随声附和 转弯抹角 草长莺飞 秩序井然
C: 毛骨悚然 锐不可挡 引经据典 苦心孤诣
D: 浑身解数 穷困缭倒 骇人听闻 猝然长逝
8、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 扬州的个园,瘦西湖,苏州的狮子林,拙政园,南京的中山陵,都是闻名全国的名胜风景区。
B: 扬州风景美如画。从扬州西下高速,沿途种植了银杏、桃树、枫树……等树木。
C: 一年一度的扬州马拉松赛已拉开帷幕,文昌路上参赛选手绵延七、八里,数万民众驻足呐喊,为运动员加油助威。
D: 不少网友心存疑惑:失踪的马航航班调查和搜寻难道就这样不了了之?
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文轩 舍:舍弃。
B: 哉 善:好。
C: 在宋城上而待楚矣 寇:强盗。
D: 虽杀臣,不能也 绝:灭绝。
10、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
B: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C: 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这句话有语病。
D: 这篇文章,语言艰涩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加点成语运用准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1 )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 2 )从修辞角度赏析“美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甲】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乙】太宗尝谓皇属曰:“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表,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终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选自《戒皇族·国朝太宗类苑》)
【注】①却:摒除。②念:想。③恣:任凭。④吉:吉祥。⑤贼:敌人。

( 1 )解释下面画线的词。
①又天子( ) ②犹失天下之士( ) ③每一衣( ) ④汝等勿人短( )

( 2 )下面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菊 太宗尝皇属曰
B: 长深宫 非亭午夜分
C: 贵为天子 则念耕
D: 谦德也 火伴惊忙
( 3 )翻译下面句子。
①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②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 4 )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甲乙两文中周公和太宗都以自身经历作为例子来告诫后代。甲文表现周公做法的句子是: ;乙文表现太宗做法的句子是:

( 5 )读完甲乙两文,请联系自身实际,淡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听,土地深处的歌

田青

①什么是民歌?音乐学界共同承认的标准是:由人民创作的世代流传的歌曲。所以谁写的歌词、谁谱的曲都不得而知,可能是草原上挤奶的阿妈,也可能是黄土高坡上目送亲人远征的婆姨。

②民歌为什么动人?首先在于感情真挚,非唱不可。胸中有一种感情让你不得不表达,但是语言又有局限,怎么办?“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是民歌的来源。创作这首歌的人可能是普通农民,没有接受过专业音乐训练,就是有感而发,这种真诚浓烈的感情本身最能打动人。

③民歌之美,还出自“高成本”和“精打磨”。职业创作者一生可能写出成百上千首歌,田间地头的人们没有生花妙笔,只有生活,终其一生可能就唱出这一首歌。更确切地说,一个人把自己一生的爱和痛、一生割舍不掉的情,都化在一两句歌里。这样的歌能不好吗?

④“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多用来形容炼字之难,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歌更是经过世世代代无数人推敲。在民歌流传过程中,谁觉得这个地方表达得还不充分,就改上一个字,无数人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人生体会加了进去,这种程度的打磨,任何歌曲创作都无法比肩,这是民歌所以动人的另一个原因。因此,我总说民歌就像钻石,小但璀璨,短短几句话浓缩万语千言。

⑤中国民歌数量繁多,自古以来就有专人负责收集各地民歌的传统,《诗经》中“风雅颂”三部中的“风”就是民歌集萃,“采风”一词来源于此。

⑥民歌种类从不同角度切入有不同划分方式,我将民歌分为四类:号子、山歌、小调、田歌。同一类民歌风格又有不同,像山歌有信天游、花儿、吴歌,小调有秧歌调、花鼓调。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不同,逐渐培育出这个地区独特的民歌风格。比如,内蒙古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放牧人远远见到人如何打招呼?短促的声音肯定不如悠长的蒙古长调传得远。

⑦如今,随着劳动方式改变,很多民歌比如号子和田歌渐趋消失。还能找到的民歌是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其博物馆化,积极找到还会唱的人,利用多媒体技术录下来,数字化保存;一是努力传承,在四川就有一些年轻人积极和老一辈学船工号子,虽然对昔日船工生活有隔膜,但其志可嘉。

⑧民歌蕴含的艺术价值绝不低于任何一位职业作家的创作;民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些高度我们至今仍未超越。期待青年一代珍惜这份文化遗产,把中华大地上这动人的歌声一代代传下去。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3月24日,有删改)

( 1 )从文中看民歌动人的原因有哪些?
( 2 )画线的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题目“听,土地深处的歌”有哪些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

万维钢

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

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在他之前就有多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做了无数计算验证。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支持,慢慢长大。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做好几十个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这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做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只要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常态,成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

⑦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不应追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

⑧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谱”。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

(选自《青年文摘》总第608期 有删改)

( 1 )第②段划线句中“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 2 )作者认为对“尤里卡时刻”的正确理解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 3 )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
( 4 )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
B: 作者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C: 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
D: 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败。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一:

2019年的电影院,因为一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而异常火爆。在我们的一生中,也一定有这样一个我和他(她)或者它的美丽故事,让我们记忆犹新,甚至铭记终生。

请以“我和我的 ”(可以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个家庭,也可以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情绪搜索中”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